第403章 要不得
“听话,不然家法伺候。”李松没好气的说道。
“哼!”朱玲想到李松说的家法伺候脸色一红,哼了一声。
“其实一直有人暗中保护你!”
“给你车之后只是把暗中保护你,变成了明面上保护你。”李松知道这个时候还是比较乱。
只是没有历史上那么乱了。
历史上这一段时间这么乱,主要就是很多人无所事事。
而现在国内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在突破。
像今年就要出口超过一百万辆的摩托车,甚至好的话能够出口两百万辆。
就单单这一点,要带动多少就业岗位。
更别说家电,纺织,化工,工程机械领域。
还有军工领域。
宝马摩托车厂,宝马汽车厂,宝马舷外机厂,用工人数已经超过十万。
这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又需要多少岗位。
无所事事的人少了,那么社会治安自然就比较好了。
但是仍然有那么一小撮人。
这些人家庭富裕,而且有背景,他们根本看不上这些工作岗位。
在开放当中,有些人就太开放了。
“那好吧!!”朱玲听到李松这样说,也只有答应下来。
“你们多久去拍广告?”
“现在这边还有京都的电影制片厂,正在磋商这个问题。”
“因为宝马汽车厂那边说了可以提供拍摄车辆。”
“这两个场子都想拍,拍的好了就能跟宝马汽车厂搭上关系,到时候弄点配额。”朱玲说的话,让李松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你回头找你们厂长,就说你有办法弄到二十台车的配额,其中不少于五台轿车。”
“给你车对外宣称是宝马汽车厂都给你们这些代言人使用。”
“现在想给你跑车,有些太显眼了!”
“不过到时候拍的时候你拍跑车!”李松又安排起来。
“嗯!!”朱玲听着李松的絮絮叨叨的话,感觉很幸福。
因为李松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第二天,李松醒来的时候,朱玲已经去上班了。
朱玲还是开着她的面包车。
而这个时候欧洲媒体已经炸锅了。
伦敦时间比京都时间,要早八个小时左右。
李松早上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九点过了。
这个时候正是伦敦时间凌晨一点。
昨天晚上港岛时间十点钟,凤凰电视台放出的一架疑似女王的私人飞机照片。
伦敦那边虽然没看到任何照片,但是港岛这边的媒体已经把消息传过去了。
所以伦敦的晚间新闻就报道了这个消息。
对于欧洲媒体来说,伦敦王室那是妥妥的流量密码!
这个流量密码比李松更好用。
欧洲的媒体纷纷报道,伦敦王室疑似订制星辉客机!
这一下子整个欧洲媒体就炸锅了,包括伦敦的媒体。
因为王室的开支都要通过议会!
而这架飞机在之前根本没有任何消息!
所以各种各样的猜测满天飞!
现在就等港岛那边的照片送到。
现在各路媒体正在高价求购相关的照片。
港岛那边直接包了一架飞机,送相关的照片,录影带到欧洲。
不过现在的飞机要从埃及中转,至少要十五个小时以上。
飞机是港岛时间,晚上十点钟起飞,要在港岛时间下午一点才到欧洲。
而港岛时间下午一点,就是欧洲早上五点。
各路媒体纷纷摩拳擦掌,编辑部印刷厂,都在待命。
录影带照片到了之后,全力开工。
空客公司对这件事情也是感觉到无奈。
因为空客公司大概能够猜测,伦敦王室这架私人飞机,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因为伦敦王室,那是时尚的中心。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星辉客机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
当然阿美的波音公司,麦道公司,还有相关的媒体,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不过现在还只是一个消息,所以这些公司还有媒体,没办法真正判断究竟是不是真的。
虽然说港岛那边的人打电话表示千真万确,但是一切要以实物为准!
不过媒体已经铺天盖地的开始报道。
特别是电视媒体,最喜欢这种不确定的消息。
而且这件事情里面有两个流量密码,一个是李松,还有一个是伦敦皇室。
所以各种猜测出现了:
伦敦女王与世界知名作家,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交易?
伦敦女王的私人飞机究竟是怎么回事?
世界知名作家李松先生,要送给伦敦女王一架私人飞机,然后打开私人飞机市场?
世界知名作家,著名企业家李松先生与伦敦女王有什么关系?
惊!东方神秘国家长安飞机制造厂惊现伦敦皇室涂装的私人飞机!
皇家蓝涂装的飞机究竟谁是主人?
至于说长安飞机制造厂首飞CA201客机的事情,仿佛被媒体遗忘了。
因为一架两百多个座位的客机首飞不是新鲜事情。
根本比不上伦敦女王私人飞机的关注度。
而在伦敦,贝都奇公司的ceo看着媒体上的报道,还有从阿美那边传来的消息,整个人高兴的不得了。
这架飞机的手续早就做完了。
停在长安飞机制造厂的伊丽莎白号皇家蓝私人飞机。
是贝都奇公司送给伦敦女王的样机,女王有着三十年的体验期。
在这三十年中,贝都奇免费为这架飞机进行保养维护以及更换发动机!
而且贝都奇公司每年还要付给伦敦女王十万英镑的费用。
因为伦敦女王每年要提交一份体验问卷。
如果李松把这架飞机送给伦敦女王,那么伦敦女王反而没办法接受。
因为伦敦女王的关注度非常的高。
会引发一系列政治上的猜测。
或者是对皇室负面的影响。
当然李松也不愿意免费送给伦敦女王,因为说不定后面会被骂是奴才相。
而贝都奇公司作为星辉客机全球独家经销商。
又是纯纯正正的伦敦公司!
这家公司送给伦敦女王体验产品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很多奢侈品都会免费送给伦敦女王样品进行体验。
能够被伦敦女王带出去的样品将会形成一股时尚风潮。
只是说贝都奇公司这次送的样品价值有点高罢了。
双方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
所以不管是从流程还是从法律上,都没有任何瑕疵。
田家辉看着公司楼下这么多的记者。
也是摇摇头,这些记者现在最想问的就是有关那架神秘皇家蓝涂装私人飞机的消息。
田家辉当然知道,但是不能说。
就连凤凰电视台今天也有不少同行在门口等着。
不过凤凰电视台表示无可奉告。
当然偷拍这架皇家蓝涂装飞机的记者,一下子就出名了。
港岛的其他电视台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没任何办法。
港岛的民众也是议论纷纷。
港岛的民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偏中,认为自己的根在内地。
还有一部分受到殖民统治,对于西方这些有一种莫名的崇拜。
这种文化以及思想上的割裂,主要是港岛这个特殊地方,以及这么多年来殖民统治有关系。
因为人在这个地方受到外来文化影响非常大。
李松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因为现在的消息传播速度,没有互联网是很慢的。
现在人们获取消息的渠道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美体,另外一个是书本!
这也是为什么八九十年代很多杂志,把国外描绘的是天堂,很多人也愿意相信,主要就是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少。
然后就导致这个年代出生以及成长的一部分人,始终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
任何制度都有好有坏!
李松在沪上起来之后,洗漱完毕就溜达出门了。
其实这个时候出门,体验感不是太好。
因为这个时候你想去购物,你拿着钱没票没本,也是干瞪眼。
就连你想去饭店吃饭,大部分饭店又要钱又要票。
除非那种涉外的饭店。
现在你想体验那种美食一条街随便畅吃,那是不可能的。
李松也就看看这个时代的风景。
当然还可以在河里面钓鱼。
“这个时候黄浦江里面的鱼类资源还比较丰富。”李松看着河里面的渔民用的网眼非常小。
黄浦江在七十年代后期因为过度捕捞所以鱼类资源逐年下降。
李松在这个时代的确吃了很多的好东西。
长江刀鱼的确很鲜美。
还有鲥鱼。
更别说熊掌之类的其他东西早就吃过了,因为现在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
李松在沪上溜达的时候,金都的主要领导又在一起开会。
这一次是港岛百盛公司提出来要在国内投资建立动物保护区以及动物园。
国内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鼎湖自然保护区。
不是什么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之类的。
而第一个动物保护区是绵阳王朗,动物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
之所以主要领导要召开会议,是因为百胜公司的投资非常大。
要在粤省建立一个大型的热带动植物园,并且还要建立一个海洋世界。
另外还要建立可可西里高原保护区,并且还愿意捐赠一批通用直升机。
另外还要在长江流域建立白鳍豚以及江豚保护区。
还有像华南虎研究,以及大熊猫研究基地捐款。
这些项目的第一期投资达到五千万美元,总投资可能超过数亿美元。
“大家都说说吧!”主要领导把相关文件拿给相关部门的人看。
“李松的这些企业非常注重环保,包括在工人的工作防护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
“所以他们建立这些动植物保护区,应该是处于环保目的!”有领导看完之后开口说道。
“可可西里无人保护区,还有在粤省建立热带植物动物园,这个问题不大。”
“白鳍豚还有江豚保护区这个恐怕就要详细调查一番!”
“毕竟长江流域有很多渔民,还有很多的船。”
“要怎么做到平衡双方之间的关系,毕竟现在很多人还吃不饱!”
“天大地大,吃饱饭最大!”
“其实我觉得这不是大问题!”
“李松名下有那么多的产业,如果他要在哪个地方建立保护区,那么完全可以在当地修建大型工厂!”
“我倒是觉得有个好办法,长江流域一带冬季蔬菜产量不少!”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一带有着广袤肥沃的农田。”
“李松他们不是要在北疆开荒种地吗。”
“还要在那边建立一些蔬菜工厂,我觉得在长江中下游也完全可以建立。”
“至于说李松他们考虑的地方上的问题,我就不信没有解决办法。”
“现在主要是敏感时期,刚刚包产到户,政府就出面强行让农民这样做那样做恐怕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那就让党员干部带头!”
“我记得李松他们的方便面里面就有蔬菜包。”
“我也觉得党员干部带头!”
“老百姓只要看到能挣钱他们肯定不会拒绝。”
主要领导听到这话,敲了敲桌子:“我个人觉得李松的这些投资完全没问题。”
“白鳍豚江豚保护区!”
“咱们只要制定法律法规,严禁捕捞捕杀违规的处罚就是了!”
“咱们没必要用当地人的生活来绑架对方!”
“而且保护区的建立,李松他们又不是不拿钱。”
“李松他们的产业问题咱们不干涉。”
“咱们今年的外资投入比去年要翻两番。”
“就是李松做好的带头作用!”
“咱们一定不要给这些外来的投资者一个不好的印象!”
“咱们要记住一点,别人拿钱来投资是为了赚钱的。”
“他们不是来扶贫的!”
“扶贫是咱们政府的责任!”
主要领导说这话,语气就比较重。
因为这个头不能开。
一旦开了头的话,那么外来投资者会怎么想!
主要领导不知道有人是故意这样做还是无意。
但是起码表面上表现的是为当地农户考虑。
但是有些事情往往就藏在看不见的事情当中。
“我建议咱们听听当地领导的意见!”
“咱们也不能坐在这里就把事情决定了,还是要听听当地领导有什么话说。”主要领导想到了什么,于是又开口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25_5025675/111107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