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的发展、军火出售
1624年1月1日,又是新的一年。
殷洲宣慰司下辖总人口来到了6048人。
拥有领土面积来到了25万平方公里,也就是探索的最大范围。
李槐带着他的陆军打到哪,就在哪里插个旗子。
总人口仅指登记在册的人口。
宣慰司领土上还有很多印第安土著,约莫有数万到十万人,隐居在深山老林,没有被登记在册。
双方互不干涉,偶有贸易往来。
例如一个叫哈瓦雷特的部落,村庄坐落在一片水草丰茂的地方。
那里的印第安人每天天不亮就会起来割水草,太阳出来后送到穿越者建立的农场里,白天替农场主干活,中午管饭,傍晚拿了报酬回家。
像这样的部落还有很多,成为宣慰司经济体系中的一环。
领土主要是北美东海岸地区,以及巴哈马群岛上的一个小岛,上面建立了一个海军基地,由新组建的海军第三军负责驻守,名为镇江堡。
这是邵四的要求,辽东镇江是他的故乡,也就是后世的丹东,朝鲜隔壁。
1621年明朝将领毛文龙在那里击败了女真军队,取得大捷,一度给人要扭转辽东局势的感觉。
但是现在,已经完全沦陷。
农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突破。
凭借着充足的畜力条件和先进的耕种工具,农业耕地突破三万亩大关。
平均一人5亩。
粮食可以自给自足,甚至用于加工出口,例如酿酒。
不少穿越者成为大地主,坐拥千亩良田。
畜牧业方面,战马数量增长迅速,一年增加将近300匹,牛群300,包括肉牛和奶牛。
猪羊鸡鸭鹅等数量就更多了,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院子里养上几只。
由于拥有领先时代的生产力,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巨额利润,宣慰司严格执行了后世的劳动法。
一周工作四天半,每天工作7到8个小时。
多余的时间闲的没事,就养点小动物,并定期参加军事训练。
当然,欧洲契约奴和印第安劳工,以及俘虏奴隶,不在劳动法保护范围内。
最早的几批欧洲移民和印第安归顺民在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后,获得宣慰司外籍公民的身份。
除了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他们可以在宣慰司领土上自由生活。
总计562人。
这些人刚一得到自由公民身份,就被各个私营工厂给抢了去。
实在是因为那些契约奴和劳工无法胜任工厂的工作,他们只能干苦力活,比如种地挖矿。
稍微需要动点脑子的工作,他们都会选择摆烂。
毕竟又没工资,谁会努力工作,奴隶也不是傻子。
不暗中使坏、破坏生产机器就谢天谢地。
这种质量低劣又危险的劳动力,不符合工厂主的要求。
但是明朝移民和获得自由公民身份的人不一样,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庭和财产,当然会安分守己。
近现代史上,奴隶制度的陆续废除,人权的觉醒,便是因为工业化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劳动力。
所以,有些东西并不需要穿越者们自己去做。
他们只需要将后世的先进技术带过来,无论愿与不愿,都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全方面的进步。
不用跟很多穿越小说一样,主动的宣传思想解放。
生产力的突破,会让该解放的都得到解放,这不是由某个人可以左右的大势。
到时不管是谁挡在前面,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穿越众作为过来人,知道历史的走向,自然不想被挂路灯,所以他们不会去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
只会顺应潮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
此时是奴隶主,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就赶紧转行当资本家。
如果怕被红色的星星之火烧到,就及时让出生产资料,拿着钱玩金融。
反正不管怎样,只要顺应时代,不跟历史大趋势作对,日子就能过的舒舒服服。
工商业方面。
京海钢铁厂每月可稳定生产生铁和钢总计300吨,满足内部需要后还有多余用于出口。
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钢铁自由。
除了一些特殊金属需要进口外,完全自给自足。
铁山堡兵工厂的产能也得到极大提高,相关负责人正在极力说服内阁,允许火枪和火炮的出口。
因为宣慰司军队的胃口根本吃不下他们生产出来的武器。
大炮太多,但是没有足够的军队消化。
放在仓库里太可惜了。
内阁会议室内。
许平、秦国栋、柳绍原、王建国和黄景轩正在关于军火出售一事进行讨论。
他们一方面希望能将军火卖出去,提高财政收入。
有了钱能发展的更快。
另一方面又担心欧洲人买到他们的先进火器后,威胁到殷洲宣慰司的安全。
“从火绳枪到燧发枪,再到击发枪、后装枪、连发枪和自动步枪,我们可以保证每一步都走在时代的前列,所以火器出口是必然的。”
“但出口的时机和对象,我们得慎重考虑。”
“目前欧洲的主流火器是火绳枪,我们的壬戌式燧发枪至少领先了他们三代。”
“先进的点火装置、内刻膛线提升精准度、以及更低廉的造价、还有定装火药。”
黄景轩难得一次性说这么多话。
不过他是反对将火器出口的,建议暂时关闭铸炮厂和枪械厂。
但这样又会惹得两个厂子的穿越者不高兴。
别人在大把大把的赚钱,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却只能堆仓库。
如果给他们重新安排工作,不仅会影响别人的利益,也不利于以后两厂恢复生产。
两厂的工人都已经熟练掌握了造枪造炮的技术,这时候让他们去制瓷纺丝,重新来过,很难接受。
“依我看,可以将生产线改一改,让他们生产与欧洲差不多水平的火器,利润少了点,但总比没有好。”柳绍原提议道。
“你这话说的,他们自己能产,凭什么买我们的?在他们眼里,士兵的命不一定有火枪和大炮值钱。”
“就算他们生产的武器质量不如我们,也不太可能横跨一个大西洋来买武器,一来一回,成本至少得翻一倍。”
“再说了,我们的产量对于人口庞大的欧洲诸国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
秦国栋摇了摇头。
欧洲商人感兴趣的是更先进的武器,而不是跟欧洲同等水平的。
一是不好卖,二是利润低。
宣慰司的军刀和板甲由于是用高碳钢打造,欧洲无法生产,这才让欧洲商人趋之若鹜。
“其实大家不用太担心,欧洲一百年前就有了燧发枪,也有很多人在研究如何改进。”
“所以他们和我们的真正差距不在于改进火枪的理念,而在于枪械制造背后的冶金工艺。”
“他们冶金技术不够,就算拿到了我们的枪,也绝对仿造不出来。”
许平淡定说道。
燧发枪之所以还无法在欧洲普及,就是因为当前整个世界的冶金技术水平无法制造出燧发枪所需的核心零部件。
简单讲就是前置科技没点亮,无法点亮后面的燧发枪科技。
导致燧发枪性能远远不如火绳枪,让欧洲各国军队都不太喜欢用。
或是成本太高,让统治者不喜欢。
许平并不担心欧洲人拿到枪后大量仿造,能造的话他们早造了,不用像原本历史上,等到18世纪才开始全面装配燧发枪。
“许首辅的意思是?”秦国栋问道。
他对历史了解的不多,现在也没条件去给他恶补历史。
“武器当然可以出口,但是出口的对象不一定得是欧洲。”
“奥斯曼,欧洲人的宿敌,和明帝国一样,传统的封建国家。”
椭圆形的会议桌上,是一张彩绘的世界地图。
许平说着,将一枚棋子,放在了和欧洲毗邻的奥斯曼帝国上。
他准备给整个欧洲埋一颗定时炸弹。
如果可以出售到明帝国,他们当然更愿意把先进火器卖过去,但是现在没有门路,得等机会。
目前只能就近选择买家。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808/256518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