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汉髡
得知这群海外髡贼想迁移大明百姓去蛮夷之地,袁崇焕更加愤怒,但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问了和毛文龙一样的问题,还多问了一嘴宣慰司人口几何。
特别关心蛮夷之地的耕种条件。
高振重复了一遍对毛文龙说的话。
听到宣慰司只有区区几万人口,袁崇焕放松了不少,看来不会对朝廷有任何威胁。
他摸着长髯,沉默良久后这才缓缓开口,只不过说的不再是移民的话题。
而是问高振那些火枪和大炮能不能卖。
在袁崇焕看来,想要战胜女真,只能靠火器,如今女真人也武装了一支火器部队。
西洋蛮夷火器犀利,他是知道的,却不曾想,海外髡贼的火器更加犀利。
“当然可以,不过我希望袁督师能帮忙将我引荐给皇上,我还有许多救国良策想要献给皇上。”
高振笑着拱手,想要赌一把大的,前往四百年前的北京城,跟崇祯面谈。
“西洋小国想要面见圣颜,得走礼部,我没办法直接带你去见皇上,不过我会向朝廷禀告此事,你们需先等待回复。”
“应该的。”
两人起身,一起来到海边。
“我们这次带来的火器不多,共有两款,总计2000杆,袁督师可以试一试,看看哪一款好用。”
高振命人拿来两杆样品火器,一杆燧发滑膛,一杆燧发线膛。
他们这次准备了几千杆火枪,和十几门城防重炮,作为与大明外交的敲门砖。
袁崇焕接过枪,感受了一下重量,好奇道:“此铳没有火绳,如何引爆?”
大明现在用的火器和欧洲一样,都是火绳枪。
“此火器是用燧石点火,袁督师一试便知。”
虽然宣慰司火枪和明朝鸟铳有些不同,但袁崇焕还是很顺利的装填好弹药,动作熟练。
随后抬枪瞄准远处的一个木靶。
砰!
清脆的枪声响起,袁崇焕长舒一口气,立即就认识到了这款火器的价值。
忍不住点评道:“守城利器!”
他刚试的是线膛枪,精准度让他颇为满意,就是装弹麻烦,不适合野战,适合守城。
接着他又拿起滑膛枪,发射前先看了一眼枪管,似乎明白了什么。
熟练的装好子弹,发射,并未命中目标。
“不错,比之鸟铳便利许多,鸟铳遇风雨不便,夜间点火容易暴露,今火石触击便可使得火药自燃,缓急可应手。”
袁崇焕依旧满意点头,都已经想好这些枪该怎么用了。
“督师,我们这次过来不是...”一名将领走了过来,在袁崇焕耳边低声道。
提醒袁崇焕别忘了正事。
“有此火器,加之大船利炮,何愁不能收复辽东。”
袁崇焕却没有理会对方,自顾自地研究着手里的火枪,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心里对高振等人的称呼都从髡贼变成了汉髡,意思是短发汉人。
如果海外汉髡能与他们合作,自己的五年平辽计划或许真的可以实现。
他当时不过是为了安慰吓坏了的崇祯,一时冲动夸下海口,冷静下来后发现已经骑虎难下。
五年无法收复辽东,他就要人头落地。
汉髡手里的火器,让他看到了希望。
“不知此铳叫什么名字,须银几何?”
袁崇焕看向高振,笑着询问,两款火枪他都想买。
“壬戌式燧发枪,一款名为线膛,一款名为滑膛,价值50两白银。”
高振淡淡说道。
“啧...”袁崇焕轻啧一声,海外汉髡果然是没文化,取名也太随便了。
“此铳可自动生火,应当叫自生火铳或天火铳,另一支百步外可穿杨,应叫鹰眼铳或穿杨铳。”
“多谢袁督师赐名。”
高振笑了笑,反正都要卖了,取名这东西对方开心就好。
他们只是懒得在名字上折腾,毕竟以后还会有很多种类的火枪出现。
“哈哈哈。”
袁崇焕心情畅快,看高振这群髡人都顺眼了许多。
暂时没有去聊价钱的事情。
因为朝廷没钱,而且50两一杆,跟抢钱没区别。
但是可以试着用其他东西跟汉髡交换火器。
“走,带本督师看看你们的大炮!”
城防重炮被运了上来。
不仅是袁崇焕,毛文龙、孔有德等人也都是迫不及待的围了上去。
“此炮可是精钢铸造?”孔有德摸了摸炮管,询问道。
这些火炮一看便知用了挺久,但没有跟铁炮一样生锈变形,只能是由精炼钢铸造的了。
“正是,在我们那叫合金钢。”
“合金?可是金属混合之意?”
“没错。”
一众明朝军人围着火炮,满眼好奇,不停询问。
大明有铜炮、铸铁炮。
也有钢炮,但是钢炮因为钢材质量不够,容易炸膛。
现在军备废弛,无论是火枪还是火炮,都做工稀烂,前线将士只敢用以前生产的老古董。
万历十五年生产的大将军炮现在都还在用。
试射了几发,等火炮冷却下来后,孔有德仔细检查了一下,炮膛光滑,精度良好,比起铜炮也是丝毫不差。
还真是用精钢铸造的上等炮。
“这些火炮本督师都要了!”
袁崇焕大声说道,安装在宁远城上,女真人这辈子都别想破城。
“一千五百两银子一架。”
嘶...
听到价钱,众人猛地倒吸一口凉气,汉髡怎么跟夷人一样,喜欢狮子大开口。
欧洲人最开始到达亚洲的时候,很多地方的人都没见过火枪。
而欧洲人不知道该卖多少钱,结果就是乱出价,一支原始火枪卖1000两黄金都有人买。
然后欧洲人就养成了高价出售的习惯。
袁崇焕依旧没有谈钱的事情,让高振带他去船上看看。
“你说此船叫什么?”
“汉宣帝号。”
“哈哈哈...”
袁崇焕不禁讪笑,还好是古代帝王,如果汉髡敢用大明皇帝给船只命名,他绝对是要翻脸的。
参观完战舰,袁崇焕回到岸上,突然心情又有些低落,唉声叹气地走回营帐。
他想不通,大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为何西洋蛮夷能驾驶帆船纵横四海,船坚炮利。
海外的汉髡,仅是一夜郎小国,可无论是火器还是海船,皆远胜蛮夷。
而煌煌大明,却如同一个气喘吁吁的百岁老人,每走一步,仿佛都是最后一步。
当晚,袁崇焕和高振聊了一宿。
他事无巨细询问着殷洲宣慰司的情况,从地理环境到民生风俗,还有与西洋诸国的战争,甚至还有印第安人。
对高振的话,袁崇焕半信半疑,心中却没来由的生出一股苍凉之感。
高振说大明虽然繁华,但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京海尽管人少,百姓却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街道上看不见一个乞丐。
袁崇焕虽然听着很不爽,感觉高振是在讽刺,骂他们这群文人士大夫没用。
但却又无法反驳,因为高振描述的大明是真的。
“看在火枪大炮的份上,我答应为高先生引荐一二。”
天微微亮,袁崇焕起身,竟朝高振行了一礼,称呼也变成了先生。
聊天过程中,袁崇焕发现高振虽然对儒家经典知道不多,但能扯上几句,观点甚是新奇,算半个读书人。
只不过是半个离经叛道的读书人。
“那就有劳袁督师了。”
高振客气的回了一礼,乘船返回了济州岛。
与大明建立联系的初步计划算是完成了。
为了让袁崇焕欠他一个人情,高振将2000杆火枪和十几门重炮大方赊欠给了对方。
现在的大明根本就没钱买军械。
临走前,高振还送了袁崇焕一个锦囊。
里面的内容是建议袁崇焕加强对长城防线的重视。
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毛文龙不死,黄台吉可能入关,也不可能不入关。
入关的话,大概率还是会走长城喜峰口一带。
只希望能少死点无辜百姓吧。
袁崇焕回到宁远城,打开锦囊,心中很是诧异,这伙海外汉髡似乎对大明情况十分了解。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808/256517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