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开局五百人,结局一个国 > 第117章 东亚海域势力划分

第117章 东亚海域势力划分


长崎城内的守军只能躲在地形掩体后瑟瑟发抖。

敢冲出去野战的只有几百人,还没冲到近前,就被朝鲜弓箭手的箭雨淹没。

不少人趁着城墙被轰塌逃跑。

一名身穿大铠的武士怒声呵斥,想要阻止军队溃逃,甚至追着逃兵砍,但毫无效果。

因为城内粮食告急,守军也早就受够了。

很多人都在盼着敌军早点进攻,他们好早点解脱,这一天终于到来。

一些人嫌跑的不够快,连盔甲都不穿。

向井将监和加藤忠广等人得知长崎陷落,已经是几个小时后的事情。

等他们率军队来的时候,这座城还在烧着,几天后就会变成一座废墟。

华朝联军战舰封锁着海洋,军队扼守着几个交通要道。

如果想要夺回长崎,势必要经历一场恶战,而且最后只能得到一座焦土城市。

敌人打不过了可以随时撤回海上,让他们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加藤忠广被迫撤军,并派出使者,想要跟华联共和国单独媾和。

他想造反。

因为德川幕府想把他从石高52万石的肥后藩改易到只有1万石的小藩。

石高是东瀛表示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计量单位,类似GDP。

藩类似欧洲的封地,大名就是封地领主。

肥后藩一年的GDP相当于52万石的粮食。

其他大名见状也不想再打了,海外来的汉髡只想要长崎和平户,给就是了。

要是自己手下的武士损失太多,下场就是被改易。

要么跟加藤忠广一样,被封到穷藩去,严重点的,可能会直接被剥夺领地。

没有大船根本打不过汉髡。

从江户来的向井将监则是气的破口大骂,扬言回去后一定会如实禀报将军。

他的一番言论更是让本地大名都生出了一丝反心。

直接带兵回了家。

要是德川幕府真对他们动手,他们绝对立马倒向汉髡,谁让汉髡更牛逼。

“资治通鉴里司马光对东瀛人的评价还真是一针见血。”

“这个民族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必卑伏。”

游川收到加藤忠广的议和信,不禁莞尔一笑,想起了古人对东瀛人的评价。

朱元璋也说过东瀛人笑里藏刀,卑躬屈膝的面容下,是时时刻刻想着下克上。

后世的康熙评价东瀛人甚是卑贱,毫无国家信义可言,只服从于武力威慑。

游川很认同古人的话,所以他拒绝了加藤忠广的求和。

因为加藤忠广想要投降,并不是被打服了,而是其本身就不满德川幕府。

想要真正驯服东瀛,得学后世的美利坚狠狠揍,他们才会听话。

于是休整了几天后,大军北上,把平户也拿了下来。

平户藩主直接献城投降。

长崎和平户是当前东瀛对外贸易最重要的两个港口,也是唯二的外贸港。

东亚贸易网络北起长崎,途径琉球和明朝沿海,南至濠镜。

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基本控制了东亚的海上贸易。

在这条线上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现在贸易线的一端被华联共和国控制。

游川立即颁布了早已准备好的‘东亚海贸法案’,这片海域的贸易秩序以后肯定要由他们来制定。

从此北洋第二舰队便多了好几项收入来源。

一、所有出入平户、长崎、济州、仁川、东江五个港口的商船必须购买华联共和国颁发的‘贸易许可证’,才能在这五个港口进行货物买卖。

二、五个港口全部征收进出口税,税率5%-10%。

三、对船舶停泊费进行详细规定,按照船只大小和停泊时间收取相应的港口维护费。

四、五个港口都可以提供货物仓储服务、货物搬运装卸服务、船只维修保养服务、物资补给、翻译与中介等。

五、北洋第二舰队对特定商品实行贸易垄断,包括生丝、白银、铜、毛皮、药材、丝绸、瓷器、武器等。

主要商品几乎全部垄断。

不过军队不会亲自下场去搞贸易,武器除外。

垄断之后,贸易特权会发给诸如毛文龙、朴昌范以及明朝、朝鲜、东瀛等任何愿意给华联共和国当小弟的人或势力。

例如渤海沿岸的毛皮贸易特权就给了毛文龙。

陆地上的商人只能把毛皮卖给他,海上只有毛文龙的船可以运毛皮。

其他人偷偷运,一旦被抓到,下场就是喂鲨鱼。

朴昌范和朝鲜国内几个重要大臣获得了药材垄断权。

利益分配的明明白白。

关于东亚海域的势力划分,高振去年已经跟郑芝龙商议好。

以钓鱼岛为界。

北方海域是华联共和国的势力范围,包括渤海、黄海、东海部分海域。

南方海域则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

郑芝龙对此没有意见,因为高振答应帮他对付海盗刘香,一个活跃在广东沿海的海盗。

并且郑芝龙只关心福建海峡,这里才是东亚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大琉球东部的航行条件不太好。

来来往往的商船宁愿走西部的海峡给他交过路费,也不愿意绕远路走大琉球的东部。

地位都快比的上马六甲海峡。

尼德兰人肯定会对这个势力划分不满意。

不过高振等人压根不在意尼德兰人怎么想。

因为他们不是在餐桌上,而是在菜单上。

根据所探得的情报,尼德兰在东亚有大小武装商船上百艘,分属十几个贸易公司。

主要军事重心放在南洋,那边还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英格兰人在跟他们竞争。

尤其是英格兰被从殷洲赶出去后,便加快了对印度的殖民,连带着也加大了在东南亚的军事投射。

武装商船的数量比原本历史上增加了两到三倍。

四个国家的贸易公司在南洋上演合纵连横的大戏,争夺重要的香料岛屿和贸易据点。

他们很难顾及到东亚北方海域。

尼德兰人和葡萄牙人在长崎和平户都建有商馆。

商馆商人得知这里被华联共和国控制,且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定,碍于对方海上实力太强,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

华联共和国海军打东瀛人的经过,他们几乎是全程观看,太吓人了。

并且他们仔细算了算账,华联共和国收的钱和东瀛人相比,没增加多少。

不仅港口服务的质量提了上去,还比德川幕府更开放。

唯一的不足是,跟德川幕府一样,禁止传教。

于是淡定接受了城头变换大王旗的现实。

高振等人占领长崎和平户是为了殖民东瀛,殖民东瀛归根到底是为了赚钱,而想要赚钱肯定得保证该地区海贸充满活力。

所以他们不会去干涉当地的海上贸易。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808/256517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