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海上金矿
另一边的渤海市,地理位置是后世的波士顿。
今年也新到了3000多来自辽东的移民,因为气候相似,这群移民适应的还算比较快。
小型定居点初具规模。
波士顿附近的海湾对标的是渤海,所以穿越众把这座城市命名为渤海市。
海湾命名为勃海湾,去掉了三点水。
这里是一座天然良港,冬季不结冰。
打造渤海市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分担部分京海的贸易压力。
同时减少欧洲国家利用贸易对京海的渗透。
二是在北边建造一个可以护卫京海的军镇。
毕竟北边就是法兰西的魁北克殖民地,不能把首都暴露在别人眼皮子下。
这座城市对共和国的军事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
不过由于它距离纽芬兰渔场近,具备经济快速发展的天然优势。
此时的小港内,正聚集着数十艘大小渔船,最大的有五月花号那么大,排水量三四百吨,最小的只有几十吨。
共和国还在这里建造了一所航海学校,名叫渤海航海学院,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为共和国培养足够的优秀水手。
明朝移民大多不习水性,尤其是北方人。
当前共和国海军中的士兵和水手,基本都是南方来的移民以及疍民,数量相比辽东移民来说很少。
这也导致了共和国面临水手短缺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全国在籍注册水手只有11294人,其中大半都加入了海军。
比起英格兰、尼德兰、法兰西等欧洲航海强国,华联共和国的水手无论是在比例上,还是在人数上,都远远落后。
水手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说是决定海军力量的最关键因素。
船被打沉了可以再造,但是水手死了,那就真的死了。
11294名在籍水手代表着共和国海军的后备兵力只有这么多。
而且里面很多水手都只是见习水手。
懂船舶操作、甲板维护等基础专业知识,可以出海捕鱼,但不代表可以参加海战。
用渔船训练水手的情况,在全世界都非常普遍。
既能赚钱,又能给水手加经验,一举两得。
渤海市航海学院的建立以及捕鱼业的发展,将使这里成为共和国水手的孵化摇篮。
正好为几年后即将服役的南洋舰队培养足够的预备海军。
全球四大渔场,纽芬兰渔场是最惨的那个,原本的历史上,这座渔场因为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
因为不管是后世的美利坚、加拿大,还是欧洲诸国,都能到这座渔场捕捞,属于公共渔场,无人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
好好的一个摇钱树被硬生生薅秃了,生态变成了不可逆的状态。
华联共和国自然要避免悲剧重演,对捕鱼业进行合理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
毕竟是家门口的渔场,未来赶跑了法兰西人,这个渔场就完全属于华夏民族了。
可以世代福泽后世。
早在1628年,内阁便和法兰西魁北克总督签订了双方共同拥有纽芬兰渔场的协议。
规定只有明国人和法兰西人可以到这片海域捕鱼,其他国家统统滚蛋,谁敢来直接没收船只。
还规定了每年八月到次年三月为休渔期,双方禁止捕捞。
华联海军会不定期巡视,一旦发现有人违反规定,有权把船只没收。
这让不少欧洲国家表示不满,尤其是英格兰。
但面对一个殷洲小霸王,和一个欧陆小霸王,查理一世只能强烈谴责,默默把这笔账记在小本本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发誓总有一天,会让野蛮的明国人付出代价。
纽芬兰渔场的主要鱼种是鳕鱼。
这种鱼类在全球海域广泛分布,北大西洋尤其丰富。
它也是许多欧洲国家的传统食物,对英格兰人来说,鳕鱼更是信仰。
在他们那单薄的菜谱里,十页菜谱鳕鱼占八页,算是英格兰的国鱼。
19世纪的英格兰就非常流行‘听说在下雨天,炸鳕鱼和炸薯条一起吃更配哦’的饮食习惯。
鳕鱼对很多国家的人民来说,是生活必需品,营养价值高,还能加工成富含维生素的鱼油。
华联共和国对纽芬兰渔场自然是垂涎三尺。
一个好好保护,就永远挖不完的海上金矿,谁不想要。
现在正好是捕鱼期。
渤海市港口内百舸争流,无数艘大小渔船朝着北方海域驶去。
张二狗是一名来自山东的渔民,祖祖辈辈在胶州湾附近一个小渔村内生活,世代以捕鱼为业。
明初海禁只禁止海贸和远洋捕捞,但不禁止百姓近海捕鱼,片板不许下海是一种夸张的形容。
毕竟皇亲国戚、地主豪商们也得吃海鲜嘛。
穿越者如果去到张二狗住的那个小渔村,就会惊讶地发现正是后世的青岛。
海上常遇风浪,他们每一次出海捕鱼都是九死一生,仿佛是从老天爷手里抢饭吃。
因为官府不许造大船,小船抗风浪能力太差。
运气不好的人,可能在海上抓一年都抓不到一条鱼,毫不夸张。
而且渔民的竞争非常激烈,
近海能抓的鱼都快抓完了,很多人可能还是两手空空。
便只能冒险去更远的地方,大多都回不来。
一个小风浪就能把船掀翻。
张二狗的父亲和爷爷都死在海里,连尸体都找不到。
抓不到鱼,家人就会饿死。
张二狗觉得官府很不喜欢渔民,他们不仅要缴纳固定的高额鱼税,比农税要高,还得缴纳各种跟海有关的税。
记不清具体有哪些税,反正一只手数不完。
他原本有一个媳妇和一个女儿,都饿死了。
直到有一天,官府把他们那个村的渔民全部征召,说是去济州岛开荒种地,实则是跟汉髡换粮食。
因为当地很多渔民活不下去,被人哄骗说辽东可以活命,于是纷纷偷跑去辽东给女真种地。
为了避免山东百姓流向辽东,或者成为海盗,明廷决定把当地沿海的贫困渔民也纳入换粮人口的范畴。
起初张二狗是绝望的,因为他害怕大海,四岁的时候爷爷出海未归,八岁的时候父亲又步爷爷后尘。
但为了生存,他刚满十岁就被迫跟着乡亲们出海,每一次都是心理上的折磨。
如今他站在船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心中没有任何畏惧,只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他非常感谢当初把自己送出海的青天大老爷。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808/256517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