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砍竹做饭盒!我带爹爹赚万千金银 > 第291章 扫村

第291章 扫村


小五又在宋明珠家吃了一顿酸梅煮稻花鱼,心满意足。

但他来时唐知县交代过,让他在宋家台多待两天,等看了明珠学堂开学的情况再回去。

于是,村正只能把小五安排到徐夫子隔壁去做邻居。

反正大家都是熟人了,正好也给徐夫子帮帮忙。

但先说好了,晚饭得去村正家吃。

“小五啊,我都跟家里说好了,晚上给你做荷叶鸡吃!我家老婆子跟明珠她娘学的手艺,你尝一尝,回头给点主意!”

被委以重任的小五:“那好吧……”

宋明珠下午不用上学,便去学堂那边玩儿。

“明珠啊,你来得正好!”村正把宋明珠喊过去,说了唐知县给外村学子的优惠政策,道,“到时候,我们要拿着全部学子的名册,去县里申领束脩补助!”

这无疑是增加了宋家台的工作。

但村正并不这么觉得。

他就觉得这是莫大的荣幸。

“这是好事呀!”宋明珠就道,“外村的人来得越多,我们村就会越热闹!”

这事儿吃饭的时候小五没说,大概也是想着村正肯定会跟宋明珠说吧。

“知县大人那边,给我们加多了六个优奖银名额,你觉得……”村正又道,“要怎么分配好?”

“那就取课考前六名好了!”宋明珠稍微想了想,道,“一等奖取第一名,一人。

二等奖取第二、第三名,共两人。

三等奖取第四至、第五、第六名,共三人。

合计不就是六人了?”

“那我们自己村的三个呢?是跟知县大人的六个加在一起,变成九个?”村正又问,“还是分出来,就做我们村自己的?”

“分出来,做我们村自己的!到时候就叫做……‘宋家台优奖银’!”宋明珠道,“县里的就叫‘县优奖银’!”

主打一个通俗、直白、好理解。

“那……”村正想了一下,又道,“岂不是前三名学子可以拿双份优奖银?”

“对啊!”宋明珠点头,“优奖优奖,本来就是奖励优秀呀!我们公平公开公正,学子们各凭本事,有什么不行的呢?”

徐夫子想了想,开口:“我觉得明珠的办法可行。毕竟,殿试也只取前三甲。”

既然徐夫子也支持,村正当然也不会反对。

“行,那就这样!”村正拍板,然后恭敬地对徐夫子道,“那学堂这边,能不能请徐夫子拟个章程?”

到时候才好办事。

“没问题!”徐夫子答应下来,“我现在就来拟。”

就这样,唐知县从肖家人身上收到的赎罪钱,换成这种方式,回馈给了那些想要读书的孩子们。

宋明珠也不知道这里面的经络,就觉得唐知县真是好官啊!

“对了小五哥,知县大人跟陛下熟吧?”宋明珠跑到正在给徐夫子帮忙的小五身边,仰起小脑瓜问。

小五:“……”

这叫他怎么回答?

“还行吧……”小五支支吾吾地道。

徐夫子瞟了两人一眼,没吭声。

“那能让知县大人帮我带封信给陛下吗?”宋明珠问。

徐夫子跟村正都震惊了。

明珠啊,你这是想干什么?

难道你想跟陛下搞关系?

“你想给陛下写信?”小五望着宋明珠,好笑地问。

这孩子怕不是以为见陛下很简单呢!

但转念一想,他家郎君见陛下,好像确实不难……

“对啊!”宋明珠点头,很认真地说道,“我要告诉陛下,我们宋家台是个好地方!我们以前很穷,但是我们现在好了,有饭吃了!

我还想跟陛下说,唐知县是个好官!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官!

还有哦,我想请陛下尝一尝我们宋家台的稻花香米,还有稻花鱼!

当然了,活鱼肯定是不行的了!但鱼干可以呀!

先泡一下水,再切块,上锅清蒸,香得嘞——”

村正跟徐夫子、小五三人听着,刚开始还觉得很好笑。

但听着听着,村正眼眶里就泛起泪花来。

明珠这孩子,总是想着自己村子啊!

徐夫子也是深受感动,眼眶热热的。

只有小五在真心帮宋明珠想办法。

“那你写呗!我回去的时候帮你带给郎君!”

于是,宋明珠便兴致冲冲地回家给皇帝写信去了。

另一边,镇上各村接到高里正的通知,都炸锅了。

“什么?去宋家台上学不要束脩?”

“哦不是!是女娃才不要束脩!”

“那男娃呢?”

“只免一半?”

这些人就不满意了。

镇上的乡役就道:“都免除一半了,你们还想怎样?”

人心不足蛇吞象!

乡役记得可清楚了,当初肖家村状告他们里正的时候,这个村子的人可没有站出来帮他们说话!

“还有哦,要是上学只上一两天,又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那可是要把束脩还给县里的!”乡役说清楚了事情,就走了。

这村子跟宋家台之间隔着两个村子,是早前肖家村的附庸。当初修路他们也不在里面,现在他们也不会去宋家台上学的。

说多也没有意义,不如省点时间去别的村子。

乡役走到谢家村外头那个村时,这个村的村正多问了一句:“那我们……也可以去?”

“是的,你们也可以去!”乡役点头,道,“不过你们这距离,中午回来吃饭不方便,可能得自己带个饭才行!

宋家台那边只管上学,不管饭的,先说清楚!”

“这我们知道……”该村村正道。

正说着话,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男人从屋里跑出来,抱住村正就喊:“爹,我要吃糕!我要吃糕糕……”

还一边说话一边摇晃村正,个头老大不小了,但神态就跟个三岁的小孩儿似的。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儿从屋里追出来,手里拿了块黄不拉几的糕,塞给年轻男人,温声哄道:“哥,给你吃糕!”

年轻男人接过糕,咬了一口含在嘴里,高兴地道:“……七糕!”

“去娘那边吃,啊!”小女孩儿把年轻男人拉走,“爹在有事呢!”

两人拉拉扯扯地走了。

但很快,这个小女孩又回来了。

她站在门口,一边观察着她爹的脸色,一边试探着开口。

“爹,我能去上学吗?”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759/2568512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