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砍竹做饭盒!我带爹爹赚万千金银 > 第476章 双向奔赴

第476章 双向奔赴


唐知县他们落脚的这座驿站,是官驿,平常以接待官员为主,但也接待其他人。

不然的话,只靠朝廷那点津贴,驿站怕是难以维持下去。

这也是默认的规矩。

所以这间驿站里头除了唐知县这波人之外,还住了其他人。

那伙人是一队商人,本来正吃着自己的饭,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吃的。结果给宋明珠那桌的香味一勾,登时就觉得自己手里的饭不香了。

他们看得清楚,那个酱是那个一看就十分伶俐的小姑娘拿出来的。

他们也不是看不出来那桌人身份驳杂,里头明显有官员。

但是,他们是商人又不是逃犯,在不触犯朝廷律法的情况下,上去打个招呼又如何?

“几位打扰了!敢问小娘子这坛子酱,是在哪儿买的?”那伙人里头出来一个,对着唐知县这桌行了一礼,十分客气地问。

宋明珠望望来人,看了眼她爹跟唐知县,乖巧地没吭声。

唐知县主动接话:“这位郎君,我听你说话,应该不是这方的人?”

这人虽然说的官话,但是带着明显的口音。而且外表看起来风尘仆仆,应该是赶了很远的路。

“哦,我们是台州府那边的人。”这人回答道。

“哦?”唐知县来了兴致,“郎君为何远道来了我们这边,可否坐下来详细说说?”

“自是可以。”那人也起了结交之心,便道。

反正饭已经吃差不多了,唐知县干脆让人收拾了桌子,换上茶水,请对方坐下说话。

宋长河跟郑师傅见唐知县要说事儿,都自觉地走了。

宋长河本来还想把女儿一块儿带走的,结果拉了一把,没拉动。

宋长河:“……”

难道是他的力气下轻了?

宋明珠眨巴着大眼睛望着她爹:“……”

爹,我是个乡君呐!品级比唐知县还高呐!

宋长河:“……”

哦,是了!他们老是忘记这回事儿!

于是,宋长河便自己走了。

陈娘子本来也走了,结果看到宋明珠坐着没动,便把唐玉珠又塞了回去,陪宋明珠一起听。

唐玉珠:“……”

她本来有点懵懵的,但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她娘这是让她跟明珠学着点呢!

于是,一桌四边,主位坐了唐知县,左边坐了宋明珠,右边坐了那个商人,下首坐了唐玉珠。

两个大人两个孩子,看着十分怪异。

但那个商人能从台州走到这里,也不是简单人,自然不会去质疑为什么两个小姑娘能上桌听大人说话。

“在下姓沈,乃是台州府人。”沈郎君就道,“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在同行那里见到了脚踏车……”

他的同行弄到了一辆脚踏车,当做稀罕物来跟沈郎君显摆。

沈郎君只看了一眼,就被迷住了。

“当时我就觉得,如果这样东西能够跟牛、马、骡子、驴一样普及的话,必定能对现行的出行方式造成很大冲击。”

沈郎君行商已久,对新鲜事物的感觉十分敏锐。

“于是我就打听了一下,得知是一位叫做‘巧工宋’的民间奇人做出来的。”

“民间奇人”宋长河下了饭桌也没走远,就去骡车上拿了几块木料回来,打算在客栈的客堂里找个角落借个光,再做几张折叠小桌板出来。

听到这话,不禁愣了一下。

哎,奔着他来的耶!

怎么办,那他要不要上去打个招呼呢?

“然后,我又打听了一下,得知那位巧工宋是荆湖北路的澧阳县人,那时候我就存了想来寻一寻这位巧工宋的心。”

沈郎君也看到了走出去又重新进来的宋长河,但是他不认识宋长河,只觉得这人为什么突然望着他发愣。

出于礼貌,他朝宋长河点了点头,当作见礼,然后又继续跟唐知县说话。

“后来,我又得知,朝廷推行的脚踏犁跟脚踏打谷机,也是这位巧工宋发明出来的。

再加上去年冬天,朝廷在各地推行火炕,我得知这火炕也是那位巧工宋发明出来的!

我以为,不论是脚踏车还是脚踏犁,还是脚踏打谷机,或者是火炕,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所以,我那颗想要结交巧工宋的心就越发强烈!”

宋长河听到这里,还有什么猜不到的?

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因为他做的一样东西,就跨越千山万水来找他。心中感慨得不知如何是好,眼眶也不由得湿润了。

“于是今年开春之后,我就同友人组了一支商队,一路往荆湖北路这边过来……”

目的自然是来寻巧工宋啦!

唐知县听了,心里也是十分感慨:“沈郎君,你的这份心意,委实也太重了!”

宋长河不知道台州府在哪儿,但是唐知县是知道的。

台州府与他们澧阳县之间,隔了两千五百多里路。

而澧阳县到京城才一千七百多里呢!

几乎是一个半从澧阳县到京城的距离。

“沈郎君,你们可是刚过完正月就出发了?”唐知县算了一下,问,“当时你们那边的雪可停了?”

不然的话,他们不能够在这个时候踏进澧阳县。

“我们那边的雪,正月初三就停了。”沈郎君道,“我想着别处的雪可能还没停,就一直等到进了二月才动身。”

他们这次出行,沈郎君基本上把自己能调用的资源都调用了。他连骡子都没有用,用的全是淮马。

其中还有他想尽各种办法,撒泼打滚不要脸搜刮到了两辆脚踏车。

当时宋长河脚踏车的出货量本来就不大,这两辆脚踏车就是流去他们台州府的全部数量。

为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澧阳县。

“沈郎君,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天爷都愿意帮你一把。”唐知县对沈郎君的真诚和毅力感到十分佩服,起身引着他去到宋长河跟前,“你的一腔衷情,巧工宋已经知道了。”

“啊?”沈郎君十分惊讶。

他望着宋长河,仔细打量。只见这人望着他,眼里热泪盈眶。

沈郎君忽然福至心灵。

“敢问……”沈郎君颤抖着,难以置信地开口,“您可是……巧工宋?”

“在下……”宋长河哽咽着回答,“正是巧工宋……宋长河!”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759/256849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