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砍竹做饭盒!我带爹爹赚万千金银 > 第570章 状元郎

第570章 状元郎


宋明珠心里很清楚,她走的这条路,是一条不可复制的路。

但科举不是。

科举是一条光明正大的路,对宋致远这样的农家子而言,那是他们能看见的唯一的通天大道。

毕竟早十几年前,宋家台全都是贫民。

所以,宋明珠也是真的希望他们宋家台能够出几个人才,通过科举入朝做官,从封建统治的根本上抬高一下他们村的地位。

所以她才那么心焦。

“郡主应该相信你们宋家台的风水才是。”李院丞摸摸胡须,如是道。

“也只能这样了!”宋明珠叹了一声。

好不容易等到放榜那日,唐府一早就派小五守在了张榜处。等到榜单贴出来,小五一眼就看到了最上面那个名字。

“啊,中了!”

小五一路骑着脚踏车,飞快地回到唐府,大声报喜。

“中了!宋公子中了!”

“中了什么?”唐二抢着问。

“中了状元!”

唐二眼睛瞪圆了:“啊,真的?”

“真的,我看得清清楚楚!”小五打包票,“二公子您等着,一会儿朝廷报喜的就来了!”

宋家台几人都喜不自禁。

很快,朝廷报喜的敲锣打鼓地来到唐府。

“恭喜明珠郡主,你们宋家台出了状元啦!”

“多谢各位差役大哥!”宋明珠亲自送上喜钱。

送走报喜的人,宋致远忍不住泪目。

数十年寒窗苦读,一路跌跌撞撞,而今金榜高中状元。梦想已成,却只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他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放榜之后就是赐服,红袍上身、帽子上宫花一插,那人整个儿就得意起来了。

夸街的时候唐府的人一路护着,愣是没有让京城的大人们把宋致远捉去做女婿。

夸完街之后就是琼林宴。唐府在处理琼林宴上非常有经验,包揽了一应事务,甚至还送了一位书童给宋致远,书童小名小十一。

宋明珠:“……”

你们这是蓄养了多少书童啊?

琼林宴之后,宋致远得了一个假期,要回乡告慰父老乡亲。宋明珠几人跟着一起启程。

都来了半年了,她也要回去了。

除了宋明珠自己带来的人,她还问皇帝带走了一波厉害的工匠,回去跟她一起搞蒸汽机。

喜报传回去,整个澧阳县从县界起就张灯结彩,喜迎状元郎回乡。

沾状元郎的光,宋明珠还踩了一回红毯,主打一个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啧,你们当初对我可没这么热情啊!”宋明珠笑着对县里人道。

“都是郡主让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县里人乐呵呵地道,“我们都记在心里呢!”

日子好了,礼节自然也就隆重起来了嘛!

再说了,这可是他们县出的第一位状元郎啊!

状元郎拜了父母官,又回去村里拜爹娘、拜后山的老祖宗。他跪在老村正坟前,端端正正地磕了三个头。

后山上的香火越发旺盛,整个宋家台上空那看不见的功德也更加浓厚。

等热闹过去之后,宋致远回去京城复命。皇帝本意想让他入翰林院,但他自己请求外放。最后精挑细选了一个穷哈哈的小县,去当县令。

“陛下,臣想为百姓做些实事。”宋致远真切地道。

他们宋家台出来的人,就是这么的脚踏实地!

皇帝准了。

“你这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先把亲成了,再去赴任吧。”皇帝又道。

鉴于京城里好多人家想把状元郎抓回去做女婿,皇帝又问状元郎自己的意见。

“臣一位老师的女儿就很好。”状元郎如是道。

他那位老师是国子监博士,他在国子监求学时颇得这位老师的照顾。

由于这位老师在朝中属于清流,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实很简朴。但老师还是时常把他喊回家吃饭,天冷师母还会为他准备衣物。

皇帝也知道这些事,给状元郎赐了婚。

常瑾去喝了一杯喜酒,回来之后悄悄跟皇帝说道:“新娘子跟明珠长得很像。”

“我就说嘛!”皇帝拍着大腿道,“都二十好几了还不成亲,要么就是不行,要么就是心里已经有了人,不愿意将就!”

远在宋家台的宋明珠:“……”

陛下,你们也是很八卦了啊!

这个三年里,村里好几位老人故去了。相熟的、不熟的,宋明珠都给写了小志。

也不知道是因为缘分到了,还是因为受到了长辈去世的冲击,宋家台这帮原先很抗拒成亲的逆子们,纷纷成了亲。

二狗子娶了高里正的亲孙女,高元佑娶了汪郎君的亲孙女。

两个小姑娘见到宋明珠眼睛都亮亮的。

“哎,郡主!”一个抱着左胳膊不放。

“哎,明珠郡主!”另一个抱着右胳膊不放。

两人一起:“我们都是听着你的故事长大的!”

宋明珠:“……”

就问苍天饶过谁?

大毛二毛大壮二壮大虎二虎他们都成亲了,就连四虎都到了成亲的年龄。

第二年,村里出生了许多小萝卜丁,白天嗷呜嗷呜,晚上啊呜啊呜,东家哭完西家嚎。

吓得宋二郎背起行囊,外出游学去了。

“娘,您等着,我一定混出个名堂再回来!”

大风吹过青瓦房,吹得人间摇摇晃晃(1)。大黄趴在伍老娘脚边,望着宋二郎意气风发离去的身影,慢慢合上了眼睛。

作为一条普普通通的田园犬,它的寿命其实已经超出了寻常狗子寿命的范围。

宋明珠把大黄葬在家旁边的竹林里,外出回来都打个招呼。

“大黄,我出去了!”

“大黄,我回来了!”

新来的外乡人不知情,还以为宋师傅家外面的竹林就叫做大黄。

三个月后,大乖在一个月亮明亮的晚上,也在睡梦里安静地去了。

同一个晚上,在遥远的京城,东宫里,年迈的小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颤颤巍巍地从自己的窝里爬起来,走到房门口,伸出一只前爪扒拉着门要出去。

侍女怕小乖吵到太子妃,要把小乖抱走,小乖躲躲闪闪不让。

唐玉珠到底是被吵醒了,起来看。

“怎么了?”

“回太子妃,小乖不知道怎么了,突然要出去!”侍女惶恐地回答。

唐玉珠挥挥手,让侍女走开,自己轻轻靠近小乖,蹲下来问:“小乖,你是要出去外头吗?”

----------

(1)来源于一首叫做《大风吹过青瓦房》的歌,丹正母子演唱哟。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759/256848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