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砍竹做饭盒!我带爹爹赚万千金银 > 第589章 完结感言

第589章 完结感言


大夏明珠的故事讲完啦,感谢看到这句话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肯定写不完这个故事。

这不是客套话,是真心感谢。

我在前面的作者说里面说过,我是个反应很慢的作者,但凡热点我都抓不住。

在本文的低谷期,我一遍又一遍翻看你们给我的回应和鼓励。

看到喜欢我的,就笑得跟个二傻子一样。

我从你们这里得到了能量,又埋头继续写下去。

当然,我也碰到了很多质疑、捏造剧情、恶意剧透、故意差评等,以及因不满人设就攻击谩骂作者之类的行为。

在此特别感谢那些替我辩驳的朋友们,你们的善良在恶意跟前闪闪发亮!

这让我坚信我的坚持是值得的。

所以,再次感谢一路支持我的朋友们!

----------

接下来说说文的事儿。

这本书其实是个意外。

当时,我已经在类型小说、纯文学里摸爬打滚了十几年,累计写了几百万字,题材涉猎武侠、悬疑、科幻、奇幻等等,一无所成。

真一无所成。

——要是靠小说收入吃饭的话,我已经又是一条好汉了。

我也怀疑过我是不是不适合吃这碗饭,怀疑过后我还是再次捡起了键盘。

——没办法,割舍不下。

但这一回,我不打算再写什么宅斗宫斗阴谋算计,我就想写个轻轻松松的种田文。

我要把心思搁在太阳下,让所有的阴谋诡计见了它都不敢抬头。

“红心闪闪,放光彩——”

但是呢,我觉得,只种一家的田没啥意思,于是就加了“基建”进去。

加完基建我想了想,天下这么大,先建设哪儿呢?

于是,我又加了“家乡”进去。

于是这篇文的主题就变成了我问过大家的那个问题——

“假设时光穿越,让你们回到了出生的地方。你们会再次选择出走,还是愿意留下来建设那里呢?”

我选了后者。

于是就有了宋明珠这个一腔赤诚的孩子。她就负责向这片土地献上她的赤诚,至于其他的事儿,自有别的人来帮她解决。

因此,我愿将这个故事称之为献给故乡的情书。

但是!

其实我自己很小就离开了第一个故乡。

印象里,我们村里有很多竹子,其中一片竹子中间有个棚屋,里面住着一位哑巴伯伯。

听说哑巴伯伯原本是个很厉害的人,是下放到我们那儿去的,没有老婆孩子(可能有,具体咋了我也不知道)。

反正我没见过。

我爸有时候会带我去看哑巴伯伯,哑巴伯伯就兴奋地对着我比划,吓得我直往我爸身后躲。

我爸说,哑巴伯伯是喜欢我。

哑巴伯伯还拿糖给我吃,有时候一颗颗黑秋秋的姜糖,有时候是红糖里面结的糖块。

这在当年农村里,是很高的礼遇了。

所以,我由衷地希望哑巴伯伯能过得好点。

——相信你们已经猜到了,明珠师父的原型,就脱胎于这里。

犹记得当年我们村很穷,一下雨泥巴能偎到小腿,但是天气好的时候撒野也很开心。

有时候几个小孩子打了架,大人们知道了,还能再打一架。

结果转头我们几个小的就又玩在了一起。

但大人们却很记仇,发誓老死不相往来。

后来,一辆三轮晃晃车拉着我们全部的家当离开了老家。我爸坐在副驾驶席,我跟我妈坐在车斗里,远去的泥巴路、路旁的青草丛、树下掩映的土砖屋是我对老家最后的印象。

然后,我来到了第二故乡。

第二故乡是丘陵地区,刚去的时候我没有朋友玩,一个人孤单了很久。

后来我爸交了朋友,他朋友的小孩儿就带着我一起玩。

他们年纪比我大,带我去偷他们村里一位叔叔家的枇杷。

那位叔叔跟他家里的奶奶平常很小气。

小气到什么程度呢?

你从他家门口路过,讨碗井里的凉水,他都不给。人家扔掉的馊了的饭菜,他家奶奶捡回来淘洗一下还能再吃。

所以几个大孩子偷枇杷的时候,难免带了点报复心理,折了人家一根大枝子。

那位叔叔发现了,告到家里,几人喜提一顿竹笋炒肉。

而我因为年纪小,没动手,事发的时候又跑得快,最后那位叔叔送了一串枇杷给我。

“听说你读书很聪明,你要好好读书啊!”

其实我那时候才读二年级,哪里看得出聪明不聪明?

后来我妈说,那位叔叔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婆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儿,一家人的生活全靠那位叔叔一个人种田,以及他妈到处拾荒撑着。

“也不容易啊!”我妈说。

自此之后,我再也不敢干这样的事情,怕自己一个无心,就打断了别人生活的路。

也是在这里,我见到了几件至今还耿耿于怀的事情。

----------

第一件事,是我读到三年级的时候,班上一位男生退学了。

退学的理由很简单,他家穷,供不起他上学,他要回去放羊。

虽然是同学,但我跟那个男生不是很熟,印象里只记得他身上的衣裳永远短一截——上衣一定遮不住手腕,裤子一定吊在小腿那里。

以及他总是笑盈盈的脸。

——真的是笑盈盈的,见谁都笑。

直到他退学之后,有一次我跟一个女同学跑去离学校很远的一座大山里玩,迷了路。迷路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天坑,跳下去之后发现坑太高,出不来了。

我们拼命喊啊喊,真的是喊破喉咙,期望有人能够听见。

大约喊了一个多小时的样子,外面终于有人应了我们。

一看,就是那个同学!

我们喜出望外。

他半挂在天坑外面,挨个把我们拉出去——要是没有他,我们那天肯定都完蛋!

后来我们问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他说他家就在附近,他放羊路过。

于是我们又跟着他翻过了半座山,看到远处的山窝窝里有座石头垒的房子。

才知道他每天为了上学,五点就要起来,才赶得上七点多的早读课。

每天放学之后,他要走十多里路到山垭口,然后再翻过两座大山,才能回到家。

你们以为命运就只到这儿吗?

不。

更离谱的是,有个枪毙的人就埋在这条必经之路上。

埋的人可能不大想干这活儿,又或者什么原因,没有刨土,就拿石头简单堆了个坟。

这坟也没堆好,还露了一条腿在外面。

你们能想象那情景吗?

他每天摸黑起床,背着书包经过这座坟,跟一个枪毙鬼相望……

我们几乎是逃一样离开了那个地方。

他很善良,怕我们再迷路,还把我们送到山垭口。

他在山垭口看了我们很久。

时隔多年,我早就不记得他的成绩是好还是坏,但是我一直记得他笑盈盈的脸,以及他垒在山窝窝里的家。

当年还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算普及了,他也念不起书。

因为中间还有一顿午饭他们家解决不了。

----------

第二件事,是我五年级的时候,前面说的那个很穷的叔叔家里出了事。

那位叔叔的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小的是个儿子。

听说当初生那个儿子的时候,鉴于他老婆身体不好,他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怀孕的时候族人就劝他不要这个孩子,说生下的孩子可能会有缺陷(其中可能还有点近亲的关系)。

但是他们两口子坚决不同意,一定要生。

结果生下的孩子果然有缺陷,从小就不断生病,三四岁还不能下地走,交通全靠抱。

但是,这到底是个儿子。

他们那个女儿,可能比我小一岁,很聪明——是真聪明,成绩年级第一,还特别勤劳,回家就干活,全村人都夸奖的那种。

但是,她再聪明,也是个女儿。

她家在山里,上学的地方在另一个村,相隔很远。她每天都是自己一个人上下学。

有天下暴雨,她回家路上摔了一跤,一条腿断了。

她拖着这条断腿走了不知道多远的山路,爬回了家。

但是,这位叔叔一家人都不肯拿钱给大女儿看腿。族人来劝,村长也劝,就是不肯  。

最终,这个妹妹到底是瘸了一条腿。

而一家人看重的那个儿子,没多久也早夭了。

----------

第三件事,发生在初一那年。

我们那会儿女孩子喜欢抄歌词,班上有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成绩不大好,但是歌词本做得非常漂亮,我们都很喜欢跟她借歌词本。

但是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她跟我说,下学期她不来上学了。

我问为什么,她说——

“我要嫁人了。”

当时我以为我耳朵坏了。

才十四岁的孩子啊!

就要嫁人?

我问她,你爸妈同意?

她说,对方三十岁,愿意出十几头羊娶她,所以她家里答应了。

第二学期,她果然没有来上学。

这事儿,我真是……一直都记得!

我实在无法想象那幅画面:一个十五岁的花季少女,背上背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手里拿着羊鞭,在大山里放羊。

大山那么葱翠,但是她的人生……

将永远留在那里。

看吧,现实远比小说更魔幻。

第二年,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学杂费。

这一年我转了学,去了另一个地方。

我不知道这些小伙伴们后来怎么样,不知道他们的人生轨迹有没有随着国家的发展发生改变。

但我由衷地希望他们能够挣脱原先的命运。

于是,我把这些事改了改,放在了二狗子他哥、宋榴、吴明慧身上。

我到底是温柔的,没有让他们在小说里再经历一次前半生的痛苦。我幻想我有能力,达则兼济天下。

但实际上,我只是个平凡的人,十几亿分母中的一员,是祖国的不断发展给了我们这些普通人活着的机会。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国家经历了许多大型危机事件,例如98年特大洪水、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03年非典事件、08年汶川地震、前几年的新冠等等,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很多事情。

站在现在回头看,是国家保护了我们。

因此,我由衷地希望我们的国家强大、强大、再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辉煌闪耀整个宇宙。

因此,我把对祖国的热爱映射在了宋明珠身上。

----------

我这篇小说,遭到谩骂最多的一个地方,是许多读者不满意明珠她娘梅氏的人设。

说梅氏不理解明珠、拖明珠的后腿,讨厌这个人设,骂我为什么要这么写,骂我爱男等等。

讲真,我第一次在一篇小说里面,收到这么多对一位母亲的恶意。

难怪大家都喜欢写孤儿。

其实我也想问,你们都喜欢宋长河这样的爹、不喜欢梅氏这样的娘,为什么呢?

因为梅氏就是许多母亲的真实映射。

小时候我们讨厌母亲的管束,长大后我们成为母亲,然后在生活和操劳中一点一点领会母亲,却依旧无法全部理解母亲。

就在前段时间,出来个新闻,说一位男子辞职在家带孩子,得了产后抑郁症,跟妻子离婚。

这事儿是非对错我就不评论了,就借用一代女皇的话式说句话。

——“把爸爸放在妈妈的位置上,他就变成了妈妈。”

所以你们看,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理解自己的母亲。

我们对母亲抱有偏见、怨怼,有些人幸运地可以和解,但有些人不幸地一生都无法和解。

而梅氏最大的不幸,只是因为她女儿叫宋明珠。

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当代人,竭尽全力包容着特立独行的女儿,却还是难免有矛盾。

这是人之常情。

但凡换个女儿,梅氏都是世人口中的贤妻良母。

那些无法理解梅氏、谩骂梅氏的人,他们跟自己母亲的关系和睦吗?

恐怕也不。

说到这儿,这里要对最初因为“青梅竹马”这个标签点进来的朋友们说声抱歉。原先我确实打算让宋明珠谈一场恋爱,嫁个看得顺眼的人,完美这一生的。

但经过这些事情之后,我决定,让宋明珠做大夏的女儿。

——她不必成为谁的妻子,也不必成为谁的母亲。

——她不必去为柴米油盐的事情发愁,也不用去管随随便便的丈夫跟青春期的孩子。

——她不需要去为感情拉扯,她的人生有更有意义的事情。

——她就是她自己,为她的一腔理想而活。

——她是大夏当之无愧的女儿。

为此,有了最后的明珠。

她燃烧了她自己,照耀了整个大夏,完成了我对她的期许。

——没错,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碰上一群理想主义者的故事。

----------

话说到这儿,基本上想说的都说完了。

……当然也可能漏了一些。

最后,祝所有的朋友们——

顺颂时宜,百事从欢,平安喜乐,前路繁花似锦。

下个故事见!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759/256848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