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没必要见面
顾广志神色一动:“好,安排的不错。”
“娄晓娥的事情,你也要安排好。”
“要是这一步棋真正实现,那咱们就多一条线了。”
“但是也要把控住,掌控住局势,不然将来失控,就是大麻烦。”
顾英华淡然一笑:“他们不敢失控。”
这一点,顾英华有绝对的信心。
而且,到这个层面,既然他们也选择了自己,那如果敢失控,顾英华也不会优柔寡断。
李怡红带着秦淮茹和刘岚过来了。
“东西收拾完了。”
顾广志和顾英华也说完了事情,笑着走了出来。
“都去休息吧,我这一辈子还没睡过暖气房子呢。”
“走走走,咱们也享受一下英华的孝敬。”
顾广志笑着说道。
李怡红笑了起来。
他们去后院休息,顾英华看看秦淮茹。
秦淮茹脸一红:“今晚我刚去看了,我妈带着念冬早就睡了。”
顾英华大喜,一下搂住俩人:“今晚一起……岚子,快去把衣服拿出来给淮茹换上。”
刘岚啐了一口:“就知道你不想好事。”
“别闹,家里公婆在呢,让听到了还不丢死人?”
秦淮茹笑着说道:“又是剪坏的保暖衣?”
刘岚抿着嘴唇:“比那个还……那个……”
……
顾英华揉着腰起身,秦淮茹这战斗力又长了……
自己一对二,有点势均力敌了。
“哎?”
“二叔和小姨还没起?”
顾英华穿好衣服洗漱一下起身,还没听到动静。
外面于莉走了进来:“首长早就起来了,听到你还没起,我给做了饭,他们吃过饭,就带着警卫员出去了。”
“前院住的那个李上校,也出去了。”
顾英华有点尴尬……
对于于莉住在后院,顾广志连问都懒得问。
两个人正在说话,秦淮茹站在门口扶着门:“于莉,早饭做了?”
于莉脸一红,连忙不看秦淮茹,她知道秦淮茹是怎么回事。
“做好了,我马上端过来。”
顾英华也不去管这些,吃过早饭,他考虑一下,让秦淮茹和刘岚在家休息,他起身来到街道办。
给街道办上次送了一车物资,这一次,顾广志那边给带了一些东西,顾英华要亲自送过去。
也正好谈一谈知青下乡的事情。
这不是给王红的,这是给刘树言的。
说白了,这是顾广志给顾英华维持政府这条线的。
刘树言自然很清楚,更知道该怎么做。
他已经几次托王红询问,想要去拜访顾广志,都被拒绝了。
有些关系,知道就行,没必要见面。
说白了,顾英华很清楚,顾广志只是想保留刘树言这条线的利益交换,而不是成为自己人。
顾英华也是如此,自然不会答应这种事情。
刘树言其实也清楚,要想靠上顾家这条线,他还不够格。
别看他是首都的厅级干部,可在这里,算个什么?
放到地方上去,或许还能算一方小诸侯,在这里,他头上没人,就根本不算什么。
能有机会跟着人家一起做事沾光,就算是不错了。
但是态度得有。
王红看到顾英华来,顿时热情无比。
“王姨,您这红光满面的,这是……”顾英华笑着打趣。
旁边李干事春风满面:“王主任如今是咱们街道办的主任了。”
王红笑了起来:“就你嘴快。”
顾英华故作惊讶:“哎呀,这可是正牌的王处长了!”
王红笑着打了顾英华一下:“你这家伙,就知道开你王姨玩笑。”
“走,快进去坐坐。”
王红如今可是春风得意,街道办主任扶正了。
不过这可是借了顾英华很大的力量。
听说顾英华给刘树言那边带了一车物资,王红更是眉开眼笑,立刻笑着带着顾英华去了区政府那边。
到了那边,顾英华也没多说,只是和刘树言打了个照面,说这是支农的地方支援城里政府的。
说的好听点,谁都会。
看到车上的物资,刘树言大喜。
这上面很多东西都是没有标签的。
原来的特供标签什么的,都被处理掉了。
可有心人都懂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
这也是给刘树言站个台,刘树言是他们那边的人,将来刘树言有机会更进一步。
顾英华这边,政府这条线上,有一些以前的老战友和老朋友。
但是恰好身边这个层面没有,刘树言是个不错的选择。
刘树言能力可以,做人也可以,王红和顾英华那边,打交道很多。
顾广志和徐政喜也是考虑了这块两年了,算是终于打算收下这条线。
这物资直接给刘树言,刘树言负责分配,这是给刘树言在政府里攒人气。
送完东西,顾英华和王红一起往回走。
顾英华看看周围没什么人,低声道:“王姨,知青下乡的事情,李怀德找过你没有?”
王红看看四周,低声道:“找过我,和我说了,他说是你的意思。”
“你们厂里,牛书记那边也同意了。”
“你刘叔那边,我让你刘叔悄悄问了下,那边的人很高兴。”
“你要多少人?”
顾英华满意的点头,李怀德还是很能办事的。
昨天才说的事情,今天他就跑的差不多了。
不过这个事情,本身也是让大家欢迎的事情,自然也就顺利。
他轻声道:“多了不敢说,千八百的我现在就能收。”
“明年我打算提前联系,把几个加工厂搞起来。”
“需要不少人手。”
“以后人多了也行。”
现在顾英华已经过了发育的初级阶段,虽然还在发育。
但是农村这盘棋,已经算是活了。
如今三山公社在省里已经是重点项目,没人敢轻易动。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三山公社竖的更高一点,影响力默默的发挥到更高的层级。
到那个时候,就没人动的了。
就算风起,国家的大事也都没耽误,就是因为不管谁起风,都不敢对这些根基做手脚。
能护的住。
轧钢厂那边,技术才是立足的根本。
三山公社这边,只要经营成特殊地位的存在,那也会是一个牢固的基地。
比如特供农场……
当然,这些肯定不会和王红讲。
王红只知道他要人就行了。
“行,那过了年,你给我个计划,我按照计划给你安排。”
“你这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上个月,我们街道办刚拿了先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青下乡顺利,而且,知青下乡做出了贡献。”
“不过,英华啊,你把三山公社的功劳,都分给知青们了,你自己可是太亏了。”
王红现在是真的很关心顾英华。
顾英华笑笑。
这个功劳,自己全拿?
放到改开后敢。
现在哪敢?
他要的就是把事情做完,把功劳稀释,变成一个群体。
动一个人容易,动一个群体难!
到时候三山公社发展起来,工人、农民、响应国家号召下乡的知青,这么几个群体背后,还有队伍的影子,谁敢动?
原则?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748/233882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