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向古人直播:扶苏穿越到现代日常 > 第256章 杨*度,冯道

第256章 杨*度,冯道


吃过午饭,素素来到客厅,就看到了扶苏已经又打开电视在那边看起了电视剧:“扶苏,还是头一次看到你对一部电视剧看的这么起劲。”

“我很想知道接下来的发展。”扶苏点头说道。

素素走到一旁的沙发上坐下,看着电视中一个个出现的先辈们,突然说道:“可惜这里面有一个人物没有拍进去。”

“什么人?”李源硕好奇道。

“杨皙子,杨先生。”素素说道。

“这人物很有名吗?我怎么都没听过这号人物。”李源硕脑海中回想了下,确定自己没听过这人的名字。

“因为这个人物历程太过复杂,所以课本上很少有提及他的,导致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素素解释道。

“能有多复杂,总不至于当时每个党派他都参与过吧。”李源硕开玩笑道。

“你还真猜对了一部分,当时几乎所有的重大变法改革事件都有他的痕迹,可以说他试遍了当时所有的救国之路。”

“都参与了?”李源硕有些愕然,这人命这么大的吗,不同派系的大事件都有参与。

扶苏疑惑道:“他都参与了什么?”

“他的一生跨越清末民初,经历了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共和革命多个历史阶段,而且他在每个阶段扮演的角色都是不一样。”

“详细说说看。”扶苏听到素素这话,一下就被勾起了兴趣。

“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20岁反对《马关条约》,参与公车上书,22岁学新政,28岁参与戊戌变法,29岁赴日留学,研究宪政,37岁支持过袁世凯称帝,试图用君主立宪制救国,44岁赞同孙先生的救国理念,并跟随其进行护法战争。”

“他这跳跃的幅度也太大了吧。”李源硕听到这些事情,瞪大了眼睛,这些事件可都是当时影响巨大的事件,这人竟然都参与了。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他还在48岁时加入过国民党,52岁参与营救李先生,53岁成为青帮头目的军师,最后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便在54岁加入共产党,利用旧日人脉为革命事业提供帮助,56岁病逝。”

“好家伙,这人是参与了整本近现代历史书啊。”李源硕听得目瞪口呆,而且竟然还有黑帮青帮。

这是连黑帮救国的想法都试过了吧。

“我倒是蛮佩服对方的,不管加入什么党派都是为了救国,而且他每一次改换阵营,几乎都是选在这个阵营最艰难的时期,这人是真正的在探索救国道路。”素素说道。

“我觉得他最牛的地方应该是每一条路走到最后都能活着出来。”扶苏佩服道。

李源硕听到这话,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和冯道好像。”

“像吗?虽然冯道也很厉害,为政清廉,在乱世中也尽力稳定朝局,保护百姓,但他的一直以来的政治思想都没怎么改变,杨先生可是每一次都是政治思想发生重大改变的。”素素回想了下冯道的事迹,说道。

“那是因为杨先生所在的时期有多种新政治思想已经出现了,冯道那时候还是封建社会,只有一种帝王制度的思想,我觉得冯道要是生在先辈们那时期说不定也会想尽各种办法救国。”李源硕对于冯道其实很是敬佩,能在封建那种充满忠君思想的社会中,说出:在孝于家,在忠于国,这一句话。

认为服务民生比效忠一姓更重要,就已经超越了很多只知道忠一个姓氏君王的臣子了。

“冯道是谁?”扶苏听着两人的对话,有一种两人把自己排除在外的感觉,听的云里雾里的。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为官四十年,历经四朝十帝,还次次都是位极人臣,而且他所生活的年代是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之一五代十国,那是一个吃人的时代。”素素一脸认真的解释道。

扶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冯道居然做了十朝天子的臣子,那些皇帝都不会忌惮的嘛。

李源硕听到素素最后一句话,赞同的连连点头:“可不就吃人时代,它和十六国时代真的是让人恨不得它们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时代。”

“那些皇帝都不会心中有疙瘩吗?他都效忠过这么多朝代的帝王了。”扶苏还在震惊于冯道的十朝元老中,不解道。

“那时候本来就是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又不止冯道一人频繁换朝代效忠,只不过冯道本事更厉害,换的朝代比较多些罢了,不过他能一直坚守初心确实很让人佩服,起码比起那些愚忠的臣子好多了。”素素回答道。

“不过可惜,冯道在宋明清时期的评价都不怎么好。”李源硕叹息道。

“能好才有鬼,后面那些文人的脑子都被儒家的忠君思想给腌入味了,把儒家的伦理道德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也不看看他们自己忠的君是什么玩意。”素素气愤道。

“尤其是宋朝,欧阳修和司马光是怎么有脸批评冯道忠君问题的,冯道不知廉耻,他们怎么不看看他们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么上位的,不知廉耻有赵匡胤不知廉耻吗,明明自己想谋朝篡位,还硬说是被属下逼的,说什么“忠臣不事二主”,这谁比得过赵匡胤,他倒是够忠臣的,忠臣到直接取代柴荣的王朝,从臣子成为皇帝。”素素最看不惯的就是双标,有本事骂完冯道也说说赵匡胤啊,专挑软柿子捏,倒是真有勇气。

秦朝

嬴政对于杨皙子和冯道很是欣赏,只是可惜这样的人都在后世,并不是他的大秦。

不过,看了看下方萧何,樊哙,陈平等人,心中满意的点了点头,已经比原来历史上好多了,慢慢来,他相信总有一天大秦的人才遍地都是。

汉朝

“连孔子后人自己都做不到不事二主,这些儒家文人倒是有脸去批判其他文人的不是,也不怕让人笑掉大牙。”刘邦对于后世这些文人表面一套背面一套的表现给气笑了。

吕雉嘲讽道:“这些儒家人要是有脸皮,能延续这么久。”

唐朝

李世民听完冯道和杨先生的故事,不由的感叹道:“虽然他们做不到忠臣不事二主,但他们却都做到了忠于百姓,忠于国家,这样的人才是更难得的。”

虽然身为君王的他不应该说这话,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天下是百姓们的天下,有冯道和杨先生这样的人才是百姓们的幸事。

宋朝

赵匡胤被素素说的面红耳赤,陈桥兵变时他有没有喝醉,他自己最清楚了。

赵普看向上面的官家,心中不由暗暗叹了口气,有些事情不管再怎么美化,后世该清楚还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宋英宗时期的朝堂上,宋英宗和群臣们都面色难看的看着天幕,本来宋太祖上位史就不光明,现在被素素这样大咧咧的暴露在天下人面前,想来他们赵家在民间声望又要有一番波折了。

“五代礼乐崩坏,君臣易位,而太祖以仁义得天下,结束了长期分裂,冯道怎配与太祖相比。”司马光指着天幕上的素素恼羞成怒的喊道。

欧阳修神情怔愣的看着天幕,虽然冯道是爱护百姓不错,但频繁更换国家效忠,难道这不是对原来故国的百姓们的一种残忍嘛。

明朝

小朱棣看着素素那霹雳吧啦的的对宋朝皇帝的一顿输出,转头看向自家大哥:“原来不是只有父皇才有这待遇,这宋太祖也不逞多让啊。”

看素素把赵匡胤骂的,几乎就是指着对方的鼻子骂对方是逆臣贼子。

“你闭嘴吧,嫌这几天没挨揍屁股痒了是吗。”朱标听到这个连忙抬头看了看上方正看着天幕的父皇,见对方没听到的样子,连忙转头看向朱棣。

朱元璋怎么可能没听到朱棣的话,他只是懒得去说。

冯道他知道,如果是他还是普通百姓,他会很希望能有冯道这样的官员,但现在他是君王,就算知道冯道是为了百姓好,但这样的臣子谁敢重用,如果他生于后世,也许也会如素素一样想法,可惜他不是,他是生在元朝,创立大明的朱元璋。

特殊年代

学校的师生们听到这名字一愣,他们有不少人都知道他,而且有的人还认识他。

他们没想到这人在以后竟然把每个救国的方式都尝试了遍。

“杨先生当真是吾当楷模。”有老师忍不住的发出了感慨。

当初知道他支持袁世凯复辟的时候,不少人还对他极其失望,以为他开始贪图享乐了,原来对方的信仰一直都没变。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738/2406913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