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资助政策
虽然扶苏来这所大学的次数不少,但来这里的食堂还是第一次。
当走到食堂门口,看着来来往往青春活力的学子们,又看了看兴高采烈往食堂内走去的素素,扶苏不由感叹道:后世的学子还真是活力四射,上了这么久的课,还这么精力充沛。
进入食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大厅内排满了整体桌椅,抬头望去就看到了层层叠叠不规则的楼层,而每个楼层也都排满了整齐的餐桌和椅子,也许是刚好赶上用餐时间,整个食堂里座无虚席,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着。
“这是食堂?确定不是图书馆吗?”扶苏看着这食堂内部设计诧异道。
“是食堂,只是装潢设计比较像图书馆,走,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这里可是五湖四海的菜品都有哦,绝对能让你们大开眼界。”素素说着就往打菜窗口走去。
扶苏来到打菜窗口,就看到眼前铺满取餐台的各式各样的美食,确实多的让人看花了眼,但扶苏看着这些菜系,一时之间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扶苏,李叔叔,这个鸡腿饭评价不错,你们可以点这个试试。”素素选好自己的午餐后,就看到扶苏和李源硕还在那边纠结,便建议道。
“那就这个吧。”扶苏说道。
在结账时,扶苏看着素素刷卡时刷卡器上显示的金额有些惊讶:“这里的饭菜价格这么低!”
“嗯嗯,对本校学生来说价格是很实惠的,不过要是校外的,价格就要高些了。”
素素带着两人在大厅中环顾了下,刚好看到有个角落的位置空着,素素转头对俩人说道:“那边有空位,我们去那边。”
来到空位上,扶苏放下餐盘坐下后看向素素问道:“我发现刚才打餐的时候很多员工都好年轻,看年龄有些都和你差不多大,这么年轻就出来工作了吗?”
“他们大多都是本校的学生,很多人上学的时候会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来赚取生活费或者是积攒下工作经验。”素素解释道。
“这样不会耽误学习吗?”扶苏觉得学生在校应该努力学习才对,工作等毕业后有的是时间工作,不必这么着急。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而且有的人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找份兼职也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
扶苏听到这解释,突然想到一件事,好奇的看向素素和李源硕问道:“要是家里条件不好,学生没钱读书会怎么样?”
李源硕想了下说道:“九年义务教育就不说了,这时期是国家强制学生上学,不用担心学费,中西部农村地区学生还可以额外享受每天的免费午饭。”
扶苏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当初他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已经够让他震惊了,没想到竟然还给农村孩子补贴午餐费。
“高中的时候,会有国家助学金,对于家里比较困难的学生,会免除学杂费。”
“大学的时候,除了助学金外,会有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利息是全免的,还有国家奖学金,而且学校对于贫困生也会有绿色通道,录取后可以先办理入学手续,再申请资助。”
李叔叔,国家是不是有一种学费代偿的政策。”这是素素有次在网上看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刚好听到李叔叔在讲这个,素素就好奇的问了下。
“确实有,赴中西部或基层就业满3年的毕业生,可申请学费代偿,还有对应征入伍学生也会实行学费补偿或学费减免等政策。”李源硕点头道。
扶苏对于现代国家这么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上学既惊讶又感到情理之中。
现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他是知道的,所以国家希望所有人都上学也正常,但没想到现代国家会花这么大财力去做,这真的有些出乎意料了。
扶苏:“这样下来想来那些想上学的贫困生都能上学了。”
李源硕和素素听到这话表情都有些不自然,毕竟国家想再怎么周到也不可能顾得到每个人。
“助学金和奖学金都是有名额限制的,而助学贷款虽然没有名额限制,但也不是所有贫困生都会贷款上学,所以有一部分人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不会继续学业的。”素素无奈的说道。
“这样啊。”扶苏理解的点了点头,虽然如此,但他也觉得国家已经做的很好了。
春秋
孟子听到后世的各种对贫困学子的帮扶政策,拍案叫好道:“好,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战国
嬴稷虽然佩服后世对百姓的大力培养,可是他也明白,这样的方式现在的大秦做不来,而且他觉得这些政策还存在很多漏洞,有的人稍微操作下,就很容易会被钻漏洞。
不过有了后世的例子,想出一个符合大秦的政策,还是可以的,看来接下来又多了一个政务要处理了。
嬴稷想到这里,不由的看向怀中正乖乖捧着书本阅读的小嬴政,抬手摸了摸对方的小脑袋叹息道:“你要是再大点就好了,这样就可以直接带你参与国事了。”
小嬴政从手中的图画书籍上移开视线,疑惑的抬头看向自家曾祖父,不明白为什么曾祖父一直只盼望自己长大,祖父和阿父不都在吗,国事他们不是可以帮忙的吗。
幸好嬴稷不知道小嬴政想什么,不然他一定会告诉小嬴政,一个在位三天,和一个在位三年的人,有他们和没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自己努力活得久些,决定国家大事就只用他们祖孙俩人就足够了。
宋朝
苏洵想到了本朝的贡士庄与贡士库,同样是朝廷和地方设立,资助贫困学子,这与后世的助学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后世除此之外,还多了其他方式帮助学生的渠道,不像现在,虽然也有资助贫困生,但资助的人数和规模远远比不上后世啊。
“后世的学生算是历朝学子中最幸运的人了,不仅可以免费读书,还有免费的午餐。”苏轼笑道。
苏辙点点头,九年义务教育,已经足够后世的孩子们学会基础知识了,之后的就看他们的学习天赋和努力程度了,以后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他相信他们不会轻易让一个成绩好的学子无法读书的。
苏轼看自家弟弟脸色不错,想来心情一定也不错,随即转移话题道:“那子由,你看天幕今天展示了这么多的美食,你看要不要哥哥我给你露一手,做些后世的美食给你和爹品尝品尝。”
刚才食堂那些美食实在太眼馋了,他现在恨不得马上去厨房试试。
但自从那青菜月饼之后,自家弟弟和爹就禁止让他下厨祸害食物了,今天难得看他们心情不错,现在不趁机说,那还要更待何时。
苏辙和苏洵听到苏轼这话,一脸无语的看向他,这都能扯到吃上,自家哥哥/这儿子上辈子怕不是饿死的吧。
明朝
“可惜我们的朝廷只有学田制,而且名额有限,要是有后世那样的助学贷款就好了,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人可以读书了。”说这话的学子现在就是在朝廷创办的义学中读书,他家里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但因为名额有限,到最后只有自己一个人能上的了学,这名额还是家里长辈四处打点后得来的。
朱高炽在听到后世朝廷花这么多钱培养学子时,脸上是止不住的艳羡,要是自家老爷子能少打点仗,他也能把更多的银子花到教育上。
现在国家急缺人才,尤其是科研类的人才,要是钱财足够,说不定就能多培养几个了。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738/2368005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