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归来
那不是冬青么?她在那儿做什么?
青山村众人并不识烟雾弹。李癞子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好,但过了半晌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便不再关注此事。双方僵持了很久。李癞子手里虽然有刀,但他也只是拿来唬人的。他不想杀人,那可是要偿命的。
李癞子是个挺有眼色的人,虽然对方多是妇孺,但胜在人多。就算不抗打,这么百十来号人,他也不敢用他那把刀。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不会陡然冒险。
熊澈以前也是读书人,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礼字,性子相对来说也比较文气,不够横。生石灰矿是李癞子所有的,他要是咬死不肯给,以熊澈的性子也是无法。但让他一两银子买他平日里最多几文钱一斤的东西,他也不愿,这明摆着就是李癞子故意使的坏。
村里百废待兴,需要花的银子地方还有很多,哪能这般浪费。
于是,李癞子同他那些同伴就这样被青山村一帮人堵在了山上,一时间骑虎难下。
冬青从山上悄悄下来,若无其事地来到沈染染旁边。沈染染一见她连忙把她拉到一边说话:“冬青,你方才在山顶做什么?你一个人跑来跑去,实在太危险了。”
冬青晓得沈染染是真心实意的关心她,心里一暖,答道:“爷走之前给了我几个信号弹。叫我一旦你有事就发出去,很快就会有人来帮我们的。”
没想到熊峥走之前安排的这么细致,沈染染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如今青山村遭了大难了,她反而盼着他晚些回来了。毕竟现在灾情还没过去,就怕路上有个什么万一就不好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洪水的原因,大约过了一个半时辰,才远远见着山下有人往她们这里走上来。
此时已近傍晚,红日有些西沉。大家伙都耐着性子打算熬他几天,就不怕这李癞子不发难,等他一发难,他们就有办法治他了。
“谁是李癞子?”
忽然从人群中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喊声。向后一望,只见三个衙役一路从山下走来。众人自觉分出一条路来,让衙役通过。他们走到李癞子面前,捕头从怀里拿出一张盖了红泥官印的纸念起来。
“知县道,李家主仁德宽厚、积善之心,愿无偿贡献李家石灰矿,并将生石灰分发给全县各地以御疫症。特赠匾“积善之家”一副,聊表谢意。”
众人闻言皆高兴的欢呼起来。捕头凑近李癞子,又拿出一张李父亲手按了手印贡献石灰矿的文书给他看了眼,低声道:“此时匾额已挂在你家前厅之上。还不快让他们让开,彼此也好行个方便。”
那捕快说的客气,动作可一点也不客气,收回文书,便把腰间的剑“噌”地一下抽出了一小段,白刃上的反光刺的瘌痢头睁不开眼。
李癞子的老爹是隔壁宋畈乡的一大恶人,仗着自己手里有点地,肆意盘剥佃农,弄得村里人怨声载道的。要说他是个善心之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人怎么突然倒转了性。
众人一听这矿被朝廷接管了,忙冲到矿上,用带来的锅碗瓢盆赶紧把石灰装了起来。
李癞子虽然横,可他哪敢跟官府作对,尤其是那个柳逸,六亲不认,手段狠厉。记得柳逸刚到云州县城上任的时候,李癞子有几个在县里的兄弟为非作歹,被那柳逸抓住,连夜审问,等第二天他去牢里疏通关系救人时,他们已经被打了个半死,说是判下来还要吃上几个月的牢饭。
他想想后背就一阵冷汗,他可不想惹上这种狠人。既然官府都来人接手了,他哪里还敢作妖,连忙喊上那几个壮汉,灰溜溜的下了山。
里长见衙役来了,有些意外。这如今正是洪灾,水还没退去,县里怕也是重灾区,衙役忙都忙的要死了,哪里还有工夫到他们这乡下地方来管这闲事。他便问:“这位官差大人,多谢你们及时赶来相助,帮了我们青山村大忙。不知知县大人是如何得知生石灰之事,又是如何让那李霸天轻易把这矿献了出来?”
捕头笑了笑,说:“老人家,我们做手下的只管办事,哪里晓得这么多。”说着,他又转头朝大家喊道,“天快黑了,大家赶紧把生石灰装好拿回去。这生石灰要兑上水,在屋子院子的角落里,还有所有有水的地方都撒上一遍。村里的淤泥全部要轻扫干净,死尸腐烂之物全部要焚烧掉,以防万一。明日县里会派人来把这生石灰分发出去的。”
沈染染没想到捕头说的这么详细,这柳逸倒真是干实事,一心为民的好官。心思细腻,几乎把所有的细节都想到了。她也去舀了一木盆的生石灰,跟着爱莲嫂子一同扶着里长打道回府。
回到熊家祖宅,天已经黑透了,全村人都在里长家里领了米粥回去。里长要求每个村民回家连夜兑好石灰水,在各处泼洒干净,明日依旧到祖宅里集合。
沈染染吃了粥,拉着冬青到各处去撒生石灰水。她见冬青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安安静静的,很是佩服:“冬青,你是怎么通知知县大人的?”
对于被沈染染看透,她一点也不惊讶,毕竟她也没刻意瞒着她:“我只是按爷的吩咐,飞鸽传书罢了。今日听人说李癞子这人,便觉得这事要糟,就提前通知了知县大人,以信号弹为信,一旦需要他们出手就点燃信号弹。本来因为洪水之故,没报多大期望的,没想到柳大人还是派了人来,甚至直接逼得那李癞子爹将整个矿拱手相让。柳大人真厉害啊。”
沈染染没想到是这样。如此也好,全县都用生石灰来防疫症,这样更是万无一失。听说这疫症可是会传染的,万一其他地方爆发起来,青山村也会被无辜殃及。
村里百废待兴,祠堂需要清理;每家每户,各种尸体、凌乱的家什、淤泥都需要清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口水井都需要撒上石灰水消除疫病;稻田需要重新耕种;死去的亲人也需要安葬;倒塌的房屋需要重建……
第二日天还未亮,村中大部分人都已经到了熊家祖宅前集聚,等着里长发话。
里长熊澈一晚上想了许多,几乎没怎么睡,精神有些不济。可现在村里人又有几个能睡着的,有些人家房子整个被洪水冲走,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晚上只能在里长家找间空的屋子随便对付一下。
里长站在高处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人头,心中感慨,全村五六百号人,除了派出去买米粮的一百二十二个人,算上老人小孩,也只有三百人左右。看来这次村里死了不少人。
里长心头顿时沉甸甸的。他知道死者当入土为安的道理,便分出了两百人,五人一组,结成四十组,一边清扫各种淤泥垃圾,一边把动物及人的尸首分别整理到村口的一块空地上。
剩下的老弱妇孺,除了要准备饭食的人,其他的都去了山上拿生石灰。
沈染染本来也想跟着去,却被里长和宋氏拦了下来,把她安排去了厨房。冬青自然也同她一样留在厨房里帮忙。
很快不过两三日的功夫,村里已经清理的七七八八。十几座房子已经完全被冲垮了,其他房子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等到第四日,所有的房子全部清理干净,里长就安排大家把空地上自家人的尸首抬回去埋了,剩下认不出面貌的及其他动物的尸首统一焚烧了。接下来的日子就要伐木建房、清理稻田以及播种晚稻。只可惜熊峻他们还没有消息也不知粮食和粮种有没有买到。
到得夜里,熊松率先领着队伍回来了,终于赶在粮价大涨前,压着一百五十石粮食回来了。
听到动静,村民们纷纷赶到里长家门口,亲眼见到这么多粮食,大家伙这才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在村中干活重建更加卖力起来。
又过了五日熊峻他们也压着两百石粮食回来了。只不过大部分人身上都挂了彩。原来隔壁县在云州之后也糟了水灾,熊峻他们买好稻米回来的时候被困住了,好不容易等水小些,又遇到饥民前来抢食。幸好熊峻之前为了以防万一又出了笔银子雇了十几个镖师,这才好不容易护着粮食回来了。
等他们回来时,村里已经面貌大变,村道田间已经没有了淤泥。被大水冲毁的房子也已经被完全拆除。有些破损的房屋也已经补好,外墙用新的石灰浆涂抹了一遍,就像是新房子一般。村外空地上也堆着许多新伐好的准备建房的木头。一切虽是百废待兴,但在熊澈有条不紊的安排下,整个青山村的人都好像有一股劲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民以食为天,既然早稻已经绝收,晚稻必须马上种下。
事不宜迟,粮食运到的当晚,里长便点了几十号人通宵达旦的轮流选种育种,准备种植事宜。
这几天整个青山村里里外外都清理干净了,沈染染同冬青也搬回了秋山居。冬青自然住回原先的偏房。
沈染染每日在厨房里做事,回来就累得只想窝在床上不动弹。但是她身体虽累,脑子却还不想睡。
大骗子,明明说好一个月内就会回来的,结果都超过六天了,还一点消息都没有。
他没回来,会不会是路上遇到了流民,或是被水势拖慢了行程?
这么一想她又开始担心起来。
正当她胡思乱想之时,房门被人悄悄推开。一个穿着箭袖窄衣,腰配宝剑的人走了进来。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549/111111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