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初二回娘家的罗家人
她的眼里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漂浮的“海上粮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景象,困扰海洋水稻推广的两大核心难题——土地和生物侵害,似乎在这个年轻女孩天马行空却又逻辑严谨的构想中,找到了完美的突破口。
“没问题,慕教授!”
苏砚秋的声音都是干劲,仿佛已经能看到那些漂浮板在海上铺展开来:
“您放心,慕教授!我今晚就着手整理思路和初步设计图,争取这两天发给您!”
电话挂断的“嘟”声响起,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苏砚秋走到窗边,推开些许窗缝。清冷的空气涌入,带着村庄里零星的鞭炮声和夜空中倏然绽放又转瞬即逝的烟花光芒,映照着她亮晶晶的眼眸。
“开工!”
她对自己说,“先把核心设计图画出来,再把理念框架搭好,最后用AI工具润色成规范公文格式,不能再让慕教授帮我返工了。”
想起上次何教授熬夜帮她修改报告的样子,她仍觉得不好意思。
掌握AI工具,果然是事半功倍的利器。
“小秋啊!小品开始了!快出来看呀!” 母亲罗爱萍的敲门声响起,打断了苏砚秋的思绪。
她妈还记得那是她每年都心心念念的节目。
“来了来了!” 苏砚秋扬声应道,快步出了房间。
这个新年,就在电视里的欢声笑语和家人的谈笑风生中流淌过去。
对苏自强而言,这是自结婚以来过得最舒心畅快的一年,肩上无形的担子似乎轻了许多;而对苏砚秋来说,这份团聚的安宁与温暖,更是弥足珍贵。
转眼到了初二,外婆剩下的六个子女拖家带口地回来了。
车子刚在院门口停稳,一行人就被眼前景象震住了——记忆中老旧的农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气派非凡、修葺过半的新宅!
大舅母第一个惊呼出声,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哎哟我的天!爸妈!你们这…这是起了座小洋楼啊?!”
她扶着车门,眼睛瞪得溜圆。
外婆闻声笑呵呵地迎出来,连忙摆手:“不是洋楼,不是洋楼!是秋丫头专门请人设计的新中式三合院!说是要跟咱们这山山水水配着,看着不扎眼,舒服!”
大舅已经围着地基和框架转了一圈,粗糙的手指敲了敲裸露的、足有手腕粗的钢筋柱子:“嚯!老四家这手笔!两层楼用得着这么粗的‘筋骨’?这得多结实!”
六舅也凑近仔细看了看水泥浇筑的墙体厚度和密实的钢筋结构,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下好了,以后别说刮风下雨,就是来个八级地震,爸妈住这儿我们也睡得着觉了!比我那商品房里的空心砖强一百倍!”
“大舅!小舅!别光看房子啦!快进屋暖和暖和,刚出炉的烤红薯,香着呢!”
苏砚舟站在堂屋门口,热情地招呼着。
三姨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紧跟着进来,一股浓郁的烤红薯甜香立刻钻入鼻腔:“爸妈,我带了点自家鹅蛋……哎呀!这红薯烤得可真地道,闻着就甜!”
她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大姨跟在三姨身后,看着眼前几乎认不出的“新家”,有些恍惚:
“我这才多久没来啊?差点连家门都找不着北了!这变化…也太翻天覆地了吧!”
三姨回头笑道:“所以我才说等等你一块儿来嘛!早就跟你说爸妈跟着老四享福了,他们这儿的东西,他们种的味道好得很,都不够卖!快进来,外头冷,赶紧吃个热乎红薯暖暖!”
她熟门熟路地往里走。
苏砚秋端着两杯热气腾腾云雾茶一人递上一杯:“大姨,三姨,喝杯茶暖暖胃。”
苏砚舟则机灵地用盘子托着几个烤得流蜜糖的红薯递过去:“小心烫!流糖水了,先拿纸包着捧着暖暖手正好!”
这时,三姨父也跨进门来,目光却直接热切地锁定了苏砚秋,顾不上寒暄就急急问道:
“秋丫头!你上次说的那个改良莴笋种子,啥时候能匀点给我?刚路过你家那片菜地,我的老天爷!那莴笋长得油光水滑、又粗又壮,整整齐齐一点杂草没有!我问爸,爸说你压根不打药?这…这怎么做到的?”
三姨父家里专种莴笋,十多亩地是他的命根子,看到苏砚秋田里颠覆认知的长势,心里早堆满了问号。
“嗯,草还是要长的,现在是人工除的,但是确实没有打药。”
苏砚秋点点头解释,“因为打药虽然见效快,但会有农药残留,更会破坏地里益虫益菌的生存环境,长远看得不偿失,所以我还是坚持生态管理。”
“讲究这么多啊,这么多年我们都是这么种的呀,那你详细给我说说?!”
于是,热闹的堂屋里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其他人围着炭火盆吃着红薯、拉着家常,而三姨父则像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凑在苏砚秋旁边,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抛出来,从土壤改良到虫害防治,问得极其详细,三姨也凑的近近的还不时补充提问。
苏砚秋则耐心地一一解答,条理清晰,用词既专业又通俗,听得三姨父时而恍然大悟地点头,时而陷入沉思。
“就是按照你这么种菜,除非能种出你家这个味道,不然真的是亏本要亏到姥姥家去!”
“三姨父,我这边的育种可能会提前,大概这个月底就能出第一批莴笋种,可能就是2月底的样子,到时候你试试,就是不能打药,除草的话其实也还好,莴笋基本是小苗的时候除一次草就可以了,只是你要想种好我这种莴笋,你那长期喷洒农药的田地得先改良改良,不然口感也会比我的差上许多。”苏砚秋直言。
苏砚秋都听她妈说了,三姨父种的莴笋他们家自己的牛都不吃,从小到大膨大素都要打两回,还要喷除草的,除虫的,防空心的,那田里自然不少农药残留。
“啊,这么麻烦啊?”
“哎呀,怕啥麻烦啊,我刚都听说了,秋丫头的莴笋卖30块钱一斤,还是批发价,再麻烦有啥子!我们打那么多药其实也麻烦!”
三姨大嗓门,生怕自己家这个没出息的又打退堂鼓。
“那我们种出来能卖30一斤?”三姨父还是想多问两句。
“不一定,得看你们种出来的品质,至于销路,只能等达标,我可以联系美日优购离你们近的超市收购,但是必须是符合标准的,不能有任何农残哦!”
苏砚秋怕三姨父还是想图省事,特意强调。
“那你都这么说了,我肯定不敢用农药了,那你快说说我这土地要怎么改良?”三姨夫追问。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153/237323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