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机会
苏阳忍不住就一愣,“江老,您对我们这很了解呀?”
江老忍不住笑了。
“哎呀,谈不到了解,我年轻的时候打游击,就在梨树沟待过,这都多少年了,那时候还是个红小鬼,少年团成员拿着一个红缨枪,给人放哨!”
“不过后来梨树沟我也去过两次,一次是三年自然灾害,还别说,当地的乡亲们在穷山沟子里生活的还算可以。”
“再后来就是改革开放的初年,那回也是类似于像现在的调研,我也去了一趟梨树沟。”
“哎呀,从我当红小鬼一直到后来这两次去梨树沟,都知道梨树沟是最穷的地方,这个地方怎么办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阳东县现在自身的问题也很大,虽然不算是一个贫困县,但是在这周边的省市里,阳东县可是落了后腿了!”
这话一说,说的李欣荣和苏阳频频点头。
苏阳突然笑了。
“老爷子啊,我倒觉得梨树沟,将来还是有希望的。”
“只要有一批踏实肯干的人,从上到下一起努力,阳东渐渐的也会把这些贫困村,贫困乡慢慢的扶贫成功!”
“我这次去虽然不是主动要求去,但是我到那看了看,我觉得那还是有希望的!”
江老忍不住笑了。
“好啊,那你跟我说说,你想把那里搞成什么样子?”
苏阳把手一摆。
“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说我们利用什么样的手段,强行把一个地方能够扶贫……”
“当然,如果这个地方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把别人的一些经验拿过来进行复制粘贴试一试也不是不行!”
“我只是觉得梨树沟,他之所以穷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比较偏远,那里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是属于山里。”
“山里的粮食种下去,无论是土地贫瘠,再加上山洪频发,那个地方想要生存很难!”
苏阳忍不住叹息。
“另一个呢就是它的大环境,比方说交通环境,还有包括开发的环境,一直都没有起来,说白了只靠种粮食,老百姓吃不饱肚子。”
“没有交通,就算是在那里搞一些什么山货了,或者是梨树沟的那种梨想要贩卖出来,运出来都太难了!”
“有一句话说的对,越是这种地方就越想要富,就得先修路啊!”
老爷子忍不住点了点头。
“是这个道理,只是你觉得这梨树沟都这么多年了,他为什么一直没有修一条路呢?”
苏阳忍不住笑了。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扶贫工作如果要是走到这个节骨眼上,只要能够找好一个不错的项目就有希望。”
“哪怕就是种梨树,形成一个我们说的这种水果产业的话,那它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这个道路!”
“可是依靠这个道路修路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一块对于阳东县阳东市,甚至对于咱们阳东省来说,好像都太难了!”
江老忍不住点了点头。
“我明白你的意思,像这样的修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如果不是国家扶贫有专款,花特别大的力气进行投入,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苏阳点了点头。
“其实头几年曾经有过这样的思路,搬家!”
“像这种特别贫困的山区,如果真的没有可开发利用的项目,修路的话又非常非常的消耗资源得不偿失的话,曾经有过,想把这样的村落搬走。”
“比方说挪到山脚或者是更为富饶的一些地方,但是这个情况各有不同,如果只是那种穷山沟倒也罢了,可是如果要是面临国境,森林等驻扎因素那就不行了。”
“那里就必须要有人口进行驻扎,就必须要有这个村子在那,那这种情况就要另当别论。”
“所以这些年都知道想致富先修路,可是从县里到市里,再从省里,恐怕就要等国家来解决问题。”
江老点了点头。
“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你是不是很希望我向省里打报告,希望省里能够为梨树沟修一条路,或者是通过国家的扶贫基金,帮助梨树沟呢?”
苏阳忍不住摇了摇头。
“我觉得光修路也不能解决问题,修路还能够让修路的成本下降,并且让梨树沟真正致富,这个思路如果要是能够结合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
“老爷子,我现在暂时没想好……”
哦,江老忍不住笑了。
“你是没想好,还是去了梨树沟找到了一些办法?”
苏阳忍不住笑了,“江老,我确实是找到了一些东西,但是我觉得这东西不成型!”
“我跟您说了,回头在这方面万一要是胎死腹中,那我等于就向您说了大话了!”
江老突然哈哈大笑,旁边的李欣荣倒是觉得,这苏阳与江老之间的谈话,居然让她有了一种敬佩的感觉。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年轻在官场上才混了几年,居然还真的忧国忧民,真的想出了一些干实事的事,这还真是有意思。
李欣荣觉得有些奇怪就在于,实际上这个江老找苏阳,可能谈的还是病情问题。
没想到两个人竟然好像一见如故,如同往年交一样,当然,他们讨论的东西也是官场上的东西,但是彼此说的都十分的接地气。
大人物说的接地气,那是反映出大人物的格局不一样,小人物还能够接地气,并且能够和大人物谈笑风生,那就说明这个人很有智慧,很有能力了!
江老忍不住叹了口气。
“好啊,这样吧,我可以答应你一件事,我这个人这辈子刚正不阿,从来不答应这些走后门的事,但是我给你开个特例!”
“我对梨树沟还真是有感情,你这样,如果将来梨树沟要是有了进展,有了真的发展的一个机会,真有遇到了困难,你给我打电话。”
“我给你想办法帮忙!”
“不过咱前提条件得说清楚,得是你,真的把梨树沟的事情做起来才行。”
“以前呢咱们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那个时候大家就想通过学大寨呀,还有包括学钢厂啊,希望我们能够转变思想。”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027/2601182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