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我的系统太大方 > 第393章 又一轮参军热潮

第393章 又一轮参军热潮


云城战役的辉煌胜利,让“护卫队”和“王老板”的名号响彻华北,甚至传遍全国。

无数热血青年、溃散官兵、甚至对现状不满的国军士兵,都将王泽的根据地视为希望之地,从四面八方涌来。

特别是拿下云城,根据地和后方的通道就彻底打开,最后一道阻碍也随之烟消云散,他们可以安全地直达根据地。

虽然说兵贵精不贵多,但王泽也明白此刻正是扩充实力、奠定未来格局的关键窗口期。

况且他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依仗——那个能分辨敌我的小地图,足以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无处可藏。

“敞开招!”王泽对根据地的陈大山下令,“另外,按我给你的那份名单,立刻执行清洗计划!”

名单上的那些人,都是在“小地图”上显示为红色的敌人。

根据地,陈大山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旁,脸色铁青,眼中寒光闪烁。他身边站着保卫处处长孙怀义和军情处几名精干的军官。

“名单都核对清楚了?”陈大山的声音冰冷。

“核对三遍了。”孙怀义递上一份名单,“根据老板传回的消息,结合我们这段时间的甄别,潜伏在乡亲里和护卫队中的‘鼹鼠’全在上面了,一共一百四十七人。”

陈大山接过名单,目光如刀般扫过一个个名字。有些名字他很熟悉,甚至是看似勤恳的“老黄牛”。

“证据确凿?”

“铁证如山!”孙怀义肯定地回答。

“好!”陈大山猛地一拍桌子,“按名单抓人!要活的!老子倒要看看,是哪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记住,行动要快、要准、要隐秘!绝不能让一个人漏网!”

“是!”孙怀义等人领命,迅速消失在门外。

一场针对护卫队内部的日谍、各势力特工、甚至心怀不轨者的肃清行动,在胜利的喧嚣下悄然展开。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护卫队的招兵处人山人海,新兵团高振华几乎忙得脚不沾地。

云城招兵点更是火爆异常,护卫队“天兵天将”般的形象深入人心,大批青壮年从云城及周边县乡蜂拥而至,负责登记的军官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姓名?籍贯?年龄?以前干过什么?”招兵军官头也不抬地快速记录着。

“喜子!云城西关人!20岁!以前…以前在铁匠铺打铁!”黝黑壮实的小伙子激动得声音发颤。

“打过枪吗?”

“没…没打过真枪,但用木头枪练过,打得可准了!”

“好!登记!去那边体检!”军官指了指旁边临时搭建的帐篷,又立即转向下一位。

队伍蜿蜒数百米,其中不乏身着旧军装、眼神锐利的老兵。

更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还混杂着不少卫长官部队的基层军官,有的甚至已经脱下军装混在人群中。

王泽站在不远处的高地上,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景,嘴角微微上扬。

“长官,您看这…”参谋长拿着几份报告,有些无奈地递给卫长官。

报告显示,这几天,卫长官麾下竟有几百上千名基层军官和士兵,偷偷跑到护卫队在城北设立的临时招兵点报名,其中甚至包括几个颇有潜力的军校毕业生。

理由虽然五花八门,但明眼人都心知肚明——护卫队精良的装备、优厚的待遇,以及战无不胜的威名,无不令人向往。

尤其是得知主力步兵团团长林振生竟是黄埔出身,更让他手下一些军官心思浮动。

卫长官接过报告,苦笑着摇摇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王泽那里有飞机大炮坦克,顿顿白面馒头还有肉罐头,饷银发的是现大洋,受伤了有最好的医生救,阵亡了家属有丰厚的抚恤金…”

“换了你我年轻二十岁,能不动心吗?”

他放下报告,长叹一声,“由他们去吧。强扭的瓜不甜。告诉下面,不许阻拦,但也不许鼓动。王泽此人…深不可测,与之交好,利大于弊。”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况且,我们这次也不是全无收获。那36门105榴弹炮,可是实打实的硬家伙!王泽这人,做生意倒是蛮痛快。”

想到即将到手的新式火炮,卫长官的心情又好了一些。

就这几天,云城以北直到临汾的广大区域,已基本落入八路军手中,这是跟卫长官早就商定好的。

李云龙的新一团受命到临分驻防,他的团现在算是八路军的一面旗帜,防守109师团一部足够了。

鬼子109师团在洪洞,依托同蒲铁路和坚固城防,也是摆出了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

王泽并没有急于挥师北上,鬼子的打算,他早已心知肚明,王爱国早就破译了他们的电报。

趁此机会,扩大部队规模才是正事,等鬼子援军到了,他也不怕了。

“老板,施密特中校和冯·霍恩少校来访。”王爱国走过来报告。

两位德国顾问走进临时指挥所,姿态比以往更加挺直,施密特中校上前一步,靴跟“咔”地一并,竟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王将军,”施密特中校的声音异常正式,带着明显的敬意,“首先,请允许我个人,对您荣升中将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中将?什么中将?”王泽眉头微皱,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

施密特连忙解释:“将军,就在三天前,你们军事委员会已正式发布命令,擢升您为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并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亲自签署的任命状,想必已经在途中了。”

王泽看向施密特,平淡地摆了摆手:“我对此事并不知情。况且,军衔不过是虚名,打鬼子靠的是实力,不是肩章上的星星。”

施密特和冯·霍恩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他们没想到这位手握重兵的指挥官,对正式授予的高级军衔竟是如此反应。

施密特连忙提醒道,“将军,这个军衔不仅是对您个人功勋的认可,更是对您麾下这支强大力量的肯定。”

冯·霍恩少校也补充道:“将军,这个身份,对您未来与各方…包括我们即将展开的更高层次的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024/2375140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