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362章 再给33亿造16架运10?闹呢!

第362章 再给33亿造16架运10?闹呢!


“……随着技术发展,自动化程度肯定会越来越高,甚至智能化……不过咱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先解决有无,然后才是提升性能……”

    谢威跟王志恒、叶明德两人边走边聊航空技术发展方向。

    快到校部楼了,才遇到缓慢走来的张鸣秋。

    “谢威,王校长、叶书记,你们怎么来了?”

    张鸣秋脸上的不自然一闪而过。

    他早就接到了于国峰跟杜国旺几人带着一群技术带头人跟系主任去揍曲洪涛的消息了,一直都拖着没有动。

    这刚出校部楼,就遇到谢威跟西工大两位领导,是他没想到的。

    也不知道于国峰等人是否知道把曲洪涛那王八蛋拖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揍。

    要不然,让兄弟单位的领导看到,传出去就成了笑话了。

    系主任跟学部委员们联合起来打副校长……

    开了全世界高校的先例,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聊聊合作的事情呗……”

    谢威脸上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看得张鸣秋都不敢跟他目光对视,“张校长不知道要准备去哪里?要是忙,我们就先回去?”

    “不忙,不忙……”

    张鸣秋急忙表示不忙。

    谢威带着两人从校门口方向过来,那边问题应该解决了,自己就不用去假装帮曲洪涛那王八蛋。

    对于让曲洪涛去统筹珠三角事务,张鸣秋是有怨言的:不是因为谢威的人事任命,而是明知道曲洪涛犯了严重错误,出卖学校利益,甚至差点影响整个学校未来发展,不管曲洪涛用什么来交换,都不应该让他去珠三角!

    “让人通知一下吴厂长跟马总,咱们今天先聊聊合作的事情吧!”

    谢威并没有提曲洪涛的事。

    此刻,不合适。

    “这小子,直接用这种上级对下级的口吻对他的校长下命令,不想进步了还是不怕挨打?”

    王志恒见谢威这么对张鸣秋说话,不由愣了。

    要是他的学生这么对自己这个校长说话,非得大嘴巴抽他,告诉他谁是大小王不可。

    张鸣秋当着自己跟叶明德,面子上应该过不去吧!

    “好,好,我马上安排人去。”

    让王志恒没想到的是,张鸣秋居然很自然地点头同意了,仿佛面对上级指示。

    “这……”

    一时间,王志恒的心理受到了极大冲击——他知道谢威在哈工大很重要,地位特殊,可之前根本没想到会是这么回事!

    看来,这次合作的关键不在学校领导身上,而是在眼前这个还是学生的年轻人身上。

    不由向着一旁的叶明德看去。

    恰恰叶明德的目光也向他看来,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跟自己同样的心思。

    失算了!

    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谢威,而这次合作好像谢威的态度又是最重要的。

    “两位领导,不知道学校的预警机如何了?”

    到了张鸣秋办公室旁的小会议室后,张鸣秋让人泡了茶,随后又打电话让人通知吴权跟马总到这边来,顺便也通知了刘德宝,还有从招生办刚升任主任不到一年的谭和平。

    谢威的问话,顿时就让两人感觉到了压力。

    从进了校门看到谢威几句话就阻止了一帮大佬的打架,再直接给张鸣秋安排工作。

    此刻两人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虽不如张鸣秋等人把自己摆在谢威下级的那种程度,至少也把谢威当成跟他们身份地位的等同的人了。

    哪里知道,谢威一开口,就让两人感觉到一股压迫感。

    这特么的好像面对上级领导一样。

    错觉!

    一定是错觉。

    “唉,别提预警机了。我们目前没有经费,预警机方面,先不说载机平台的性能,连更先进的通讯技术、探测技术、计算机等,差距都太大了……”

    虽然心中觉得是错觉,可王志恒还是开口回答了。

    西工大在国内航空领域,一开始可以说是基础最好的。由交大、浙大、金陵大学航空工程系组建的华东航空学院搬迁至西京,然后再在70年哈军工拆迁的时候,并入了哈军工整个航空工程系,从而一跃成为全国最专业的航空技术院校。

    只是可惜,学校一直都没有充足的经费。

    恢复高考后,这所学校在全国甚至没有多少知名度——这也跟空军一直没有多少经费有直接的关系。

    “通讯技术跟探测技术吗?”

    谢威沉思了片刻,看着王志恒,“学校目前正在研究数字通讯跟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这方面应该可以加大合作的。”

    “……”

    王志恒愣住了。

    不是说哈工大有什么正在研制的项目可以提供给预警机项目。

    当初谢威把预警机丢给西工大的时候可是说了要合作,要支持的。

    结果呢?

    到现在为止,哈工大方面连问都没问过。

    他有些不信谢威的鬼话了。

    “那啥,谢主任,西工大没法跟哈工大比,虽然我们也跟着贵校学习成立了校企办,不过成立这一年多,利润并不高,一年下来也就几十万的利润,根本无法支撑预警机这样的项目……找三机部、空军跟国防科工委多次,都是没钱,整个项目到现在就给了600万经费……”

    一旁的叶明德拉了拉王志恒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开口,旋即说出搞预警机项目的困难。

    “……”

    王志恒愣了。

    张鸣秋也愣了。

    他们没想到,叶明德如此不要脸:谢威就问了项目情况,他就在这里诉苦没钱,摆明了告诉谢威,其他方面的支持无所谓,关键是给点资金支持。

    很有李瑞那不要脸的老家伙的风范啊。

    此刻,看着叶明德脸上真诚的表情,谢威也是同样的想法。

    “资金的问题倒是好说,我们校企办有一笔闲置经费,这笔钱专门用来支持兄弟单位的项目跟发展……不过呢,那是学校为现在项目后续研发准备的专项经费,闲置在那里也是闲置着,如果贵校需要,可以先挪借给你们……当然,这利息可能会比银行要高一些。毕竟我们学校的绝大部分项目都是自主立项,自筹经费……”

    谢威一脸笑容。

    “这个还是后面再说吧,后面再说!”

    叶明德讪讪地笑着,他也没想到谢威如此奸猾,比李瑞那个不要脸的老家伙强太多了。

    换成李瑞,为了面子会毫不犹豫答应。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即使找上门谈这事,李瑞也都会以各种借口搪塞,实在搪塞不了就耍无赖,甚至不会承认他说过。

    “如果需要,在两三亿范围内,三年内偿还,都没有问题。三年后就不行了,根据目前学校的项目经费增长情况看,如果校企办收入增长速度不够快,到时候借出去的资金也回收不回来,我们就得到处化缘了。”

    谢威一脸苦笑。

    哈工大未来三年不会缺科研经费!

    王志恒跟叶明德两人内心震惊不已,他们现在每年都拉饥荒,到处找经费堵窟窿啊。

    都是国家重点大学,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尤其是哈工大还同时承担十号工程、三代坦克、防空导弹等项目的研发。

    为什么西工大的校企办就搞不到钱?

    一时间,小会议室里陷入了沉寂。

    “哟,谢威也在这里啊?这几天忙完了?”

    刘德宝还没进门就看到谢威,一脸笑容,进来后才看到王志恒跟叶明德两人,“两位来了?”

    态度差得确实多了。

    可两人一点情绪都没有,已经麻木了。

    现在更加意识到谢威这个年轻人对学校的影响力,他们要指望在合作中得到更大的好处,就得看眼前这年轻人的态度。

    “我们在这边已经等了两天了。上面只说让我们来这边谈合作,也没有具体合作什么。”

    王志恒看着几人说道。

    他也不知道是问谢威还是问张鸣秋跟刘德宝,心中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

    “运-10。”

    这次没有再沉默,谢威开口说道,“运-10在完成试飞工作后,会下马。”

    “啊?这不去年才完成首飞,现在还有很多的飞行试验都没有进行。”

    两人都愣住了。

    西工大也是运-10项目的核心研制单位,用于静力实验的机身、机翼等零部件都是西工大主导设计。而运-10强度结构计算中,机翼机身对接区复杂结构的整体解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就是由西工大主导设计开发。

    运-10刚首飞成功,居然要下马了?

    如此消息,仿佛一声惊雷。

    “试飞会按照计划继续进行,上面已经不准备拨款用于继续的研制跟改进……民航总局那边态度明确地表示不会采购运-10,目前加快了跟麦道公司的谈判接触……”

    谢威不知道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

    反正自己了解内情的态度必须表达出来。

    要不然,会如同吴权等人忽悠李瑞那样,让李瑞真以为再投入三两亿的经费,运-10就能成功。

    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谢威只能通过网上的一些不多的资料了解运-10研制的真实情况,他认为运-10下马就因为沈图等王八蛋被麦道收买才导致国家拥有百吨级大飞机的时间推迟了至少20年(运-10下马后20年,国产大飞机C919才开始)。

    了解了真实情况才清楚,运-10在这个时代如果继续坚持下去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经费需求将会如同一个无底洞,不停地往里面一点点填,将会挤占其他项目的经费;而大笔投入,别说三机部跟相关单位,整个国家都支撑不起。

    空中客车A-300跟运-10几乎是同时代的,研发经费花费25亿美元,后续改进跟新机型研制的投入更多。

    从立项到下马,运-10一共消耗经费5.377亿,其中科研投入3.34亿,基本建设费用1.747亿,沪市提供流动资金2900万。

    而跟运-10配套的涡扇-8发动机研发投入的1.84亿还没有计算在内。

    这些投入,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下来差不多3.7亿美元。

    中国有很多节省经费的办法,可在基础比欧洲三个工业最强的国家联合起来差了不知道多少的情况下,投入经费差距如此大!

    难道真因为国外的研发经费都被资本装兜里了?

    “……”

    对于谢威提出来的这些,王志恒跟叶明德两人无法回答。

    西工大参与的只是部分的技术的研发,哪里了解那么多?

    很快,吴权跟马总等人也到了这边。

    “上面指示,由我们合作,继续把运-10的研究工作搞下去……对于这事情,我是支持的……”

    寒暄后,谢威首先表态。

    “今年二月,三机部向中央财经小组请示:需要再追加1.7亿的研制经费跟1.6亿的流动资金,表示如果资金到位,到90年的时候可以交付16架……这意味着再投入3.3亿的经费就可以小批量制造……”

    谢威脸上的神色变得严肃。

    这是三机部向中央财经小组汇报请示提出来的,就在前不久。

    “吴厂长,马总,我想问下,如果再投入3.3亿,能确保运10可以投入到民航市场执行飞行任务吗?”

    谢威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吴权跟马总。

    “这……”

    吴权很想直接说没有问题。

    却被马总给阻止了。

    马总看着年轻的谢威,虽然这是第一次见面,他却早听过多次谢威的名字:谢威之前的态度一直都是坚决抵制哈工大接手运-10项目。

    说哈工大接手运-10项目其实有些不合适,让哈工大校企办投资,让运-10继续研制下去,才是真实目的。

    “谢主任,如果资金充足,配套能跟上,交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马总脸上神色有些苦涩。

    谢威比三机部的领导们更不好应付啊。

    “比如?”

    “……”

    马总沉默了,需要配套的太多了:大压机、发动机、飞控系统、航电系统……

    “咱们换个说法吧,运-10的大梁目前采用的分段锻造,最后焊接组装的生产工艺,这问题,设计团队准备怎么解决?如果不改变工艺,以目前的运-10,机体寿命应该不会超过300个小时,对吧?”

    “啊?”

    王志恒跟叶明德等人都一脸不可置信。

    “你怎么知道?”

    吴权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为了运-10继续研制下去,他们向部里就没提使用寿命的问题。

    “因为我们学校也有飞机项目!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一些结构进行强度计算……”

    “你们是战斗机啊,跟民航客机不一样的!”

    吴权急切地说道。

    谢威提出的问题,是他们不愿意提的,同时也是根本无法绕过去的。

    “是么?战斗机可以接受300小时的机体使用寿命,因为没有战斗机,我们无法获得制空权,地面部队就只能如同抗美援朝战场上那样不停地挨炸!而民航客机可以么?按照现在提出来的,不算之前的研发成本,也不算涡扇-8还需要追加的投资,平均每架的价格在2000万左右,就按照400小时算,每个小时光是飞机的成本就得5万……按照178座的经济布局,平均票价得多少才能维持运营?燃油什么的需要不?”

    谢威依然一脸平静。

    这番话,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小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目前的运-10,只要不解决大梁分段锻造然后焊接的工艺问题,在空中每一次飞行,都冒着非常大的风险。

    哪怕马总等人每次试飞都在飞机上!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23_5023524/111107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