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猴子带路
村长叹息道:“我懂。”
“不然我们也不可能一直躲在山里不出去。”
“只是没想过,外面会贫穷到这个情况。”
村长拿出两张银元票跟两枚“站洋”银元,问道:“这些银票,是不是都没有用了?”
【注1:“站洋”、“站人”银元为英国贸易银元,因银币一面为一名洋人武士站立岸头而得名。从1895年开始,最先在两广使用,1900年后北方,特别是京津流行,直到1935年停止铸造,品相好的价格与袁大头差不多。】
【注2:此处为剧情需要,借用一下,介意的请忽略哈。】
沈知月问:“你们身上都是这样的吗?”
村长叹一口气说:“可能还有村民家里有银锭吧。”
“这都过去几十年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沈知月惋惜地看着他说:“现在都没办法用。”
“不仅不能用,随便拿出来还会被人抓起来。”
“早些年,政府就将这些全部一比一兑换给人民了。”
村长心痛不已,他忧愁地说:“那我们出去以后该如何是好。”
“钱又不能用,又没地方住。”
贺云骁安慰道:“到时候政府会安置你们的。”
“不用担心那么多。”
正常情况下,都是就近分插到周边村子里面去。
“那就好,那就好。”
吃完饭,村长带着他们两个去了客房休息。
沈知月就着燃油灯,看着村长给的村民资料。
她像是发现什么一般,朝正在闭目养神的贺云骁身旁坐过去。
贺云骁看着她,似乎在问做什么?
沈知月指着上面的几个名字,齐恒,蔡阿兰,江远生,刘子松还有另外几个名字。
压低声音说:“你看着这几个姓氏,不觉得很巧合吗?”
贺云骁将这几个姓氏,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齐、蔡、江、刘、赵、绍。。。。。
脑海中灵感一闪,那么凑巧??
小九他们住那条街的人,姓氏全在上面。
沈知月又压低声音问:“更重要的是 ,你不觉得,闵大娘的女儿,跟小五长得有七成像吗?”
她还想说话,突然就被贺云骁一个翻身压在身后。
沈知月立刻反应过来,娇嗔地骂道:“干嘛呀?”
“这里又不是家里,你就不能忍一忍吗?”
贺云骁讪笑着打诨:“我们是夫妻,怕什么?”
“再说我就一个星期的假期,肯定要多努力才行。”
沈知月气得掐了掐他的手臂说:“不行,回家再说。”
“明天一早还得出发,要是找不到路估计还要困在山里好几天呢。”
贺云骁郁闷地说:“怕什么,你男人经验丰富,肯定能带你出去的。”
见沈知月不肯,贺云骁只好躺平。
“行吧,睡吧,明天一早我喊你起床。”
“早点回去也好,到时候还得让派出所的人过来这边,一来一回又得耽误两天时间。”
油灯熄灭,屋里安静下来。
门口处,一道身影悄悄离开。
贺云骁跟沈知月对视一眼,默契的没再说话。
只不过,一个晚上,也没真的熟睡过去。
第二天一早,他们在村里人期盼的目光中,带上村长家里准备的干粮,离开村子。
两人一路安静地辨别着方向,做上记号。
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特别好,离开村子一个小时后,就遇到只猴子朝他们扮鬼脸。
贺云骁将手里的干粮递给猴子,商量道:“你能带我们离开森林吗?”
那猴子快速抢过干粮,扒拉了几下,跳上另一棵树,又朝他们咧嘴笑。
见状,贺云骁说:“跟着猴子走。”
沈知月觉得不靠谱,拉住贺云骁问:“会不会出问题?”
贺云骁淡定地说:“放心,它拿了我们的粮食,不会有问题的。”
听他这样肯定,沈知月也只好跟上去。
一路上,沈知月发现,这猴子确实是在给他们带路。
甚至,他们走得慢一点的时候,猴子还会坐在树上挠痒痒等他们。
这让沈知月觉得格外奇怪。
兜兜转转,绕了半天,终于离开丛林深处。
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村庄跟农田。
那猴子叽叽喳喳地,沈知月只好将自己背包里的野果子全部给它当谢礼。
猴子一手抱着野果子,一手抓住树干,又快速消失在树林里。
沈知月这才好奇地问贺云骁:“你怎么知道它会带我们离开?”
贺云骁轻笑着解释:“自然是有人希望我们离开。”
“那猴子是人工喂养的,聪明得很。”
“带着我们兜了一大圈,将我们弄出来,又记不住路。”
“甚至,我们刚刚路上做的标记,都被人弄掉了。”
沈知月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地问:“怎么会?”
“村长他们不是说,想要带着村民出来吗?”
贺云骁忍不住笑了出来,他拍拍沈知月的脑袋。
解释道:“村长的爹,确实是希望将村民带出来。”
“可村长还有村里的年轻人不愿意出来。”
“甚至,他们知道怎么出来,却不想让村里人出来。”
看沈知月一脸不相信的模样,贺云骁只好给她一些提示。
“村长家里人穿的衣服布料跟闵大娘他们穿的有什么不一样?”
“昨晚我们吃的鸡,你觉得好吃吗?”
沈知月回想了一下才说:“鸡好吃啊,香嫩可口。。。。。。”
她恍然大悟地望着贺云骁,就是可口!
贺云骁见她明白过来笑了笑:“食物要变得美味,少不了各种调料。”
“而盐,最为重要。”
“人如果长期不吃盐,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可在深山里面,哪来的盐?”
沈知月脑海里思索一下,深山里面什么东西能代替盐巴。
好一会儿,她才想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通过燃烧芦苇杆,将它们的灰烬放在竹篮里,用滚烫的热水浇灌下去后,再将沾有灰烬的黑色水用大火煮开。
慢慢地熬干水分后,锅底会出现白色液体,等液体晾干,是可以刮下来起盐。
将粗粒的盐磨成粉后,就变成了芦苇盐。
同理,草木灰也能用相同的法子取盐。
(https://www.02ssw.cc/5020_5020861/269481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