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理寺女仵作日志小说 >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两个凶手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两个凶手


“真相?什么真相?谁的真相?”兰池发出疑惑三连问:“你家主子说话,就不能说完?非得留点悬念让我们猜!”

“若是你们连这都想不到,那主子还真是看走了眼!”丫鬟胆子极大说话也颇有底气:“这边坐的客人都是当年那多嘴多舌之人,那边的客人身份尊贵些,是当年巴州一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和姑娘,再过去是当年府衙的大人于长史以及验尸的夏仵作,还有一些证人。”

谭安若目光跟随瞧过去,连当年的仵作以及证人都寻来了,对方还真是齐全。

看来真相对这位主子来说,真的很重要。

宋九安在其中看见了于长史,不由得扶额,他们该是被一个圈套设计进来的。

“三位,时间可不多,主子就等着看你们的本事了!”

丫鬟交代完便转身离去,她手中拿着红绸原是还有事情未做完。

待丫鬟离开,被禁锢的人又开始挣扎哭喊。

宋九安自先来到于长史身旁,发现禁锢住他们的竟也是同样的铁链,见解不开宋九安直接询问:“当年关于郝府灭门案,于长史可曾有事瞒着我?”

于长史心中一阵冤屈,嘴上喊着天地良心同宋九安哭诉:“属下当真无事欺瞒大人。”

他如今被困于此地快小命不保,自然不会说假话,他若是真有所隐瞒也早就如实交代了,毕竟保命要紧,可是真没有啊!

“我相信你!”

宋九安一句相信,于长史满心满眼的感动。

“李参军呢?”宋九安追问:“他可有被抓?”

“没,属下与李参军走散,如今看来他们只抓当年与郝府灭门案有关系之人。”

所以于长史被抓,而李参军没有,对此于长史心存期望,李参军没被抓那他就一定会想法子来救他们。

“大人,当年的案子证据确凿,凶手就是郝家养子郝晏川无疑,这些人到底还要什么真相?”于长史神情焦灼,此案难不成还宁有隐情,可是当年的证据的确都指向那郝晏川:“难不成郝晏川就藏在这些人之中,这背后之人想要我们将郝晏川给找出来?”

可又抓那么多女子作甚?于长史惊呼:“莫不是这郝晏川还会易容成女子!”

谭安若看向那些被抓来的妇人姑娘:“她们可不是旁人易容的,这些人之中有没有藏着郝晏川我不知,但我可以肯定此真相并非是指郝府灭门案的真相。”

于长史和兰池听得糊涂,于长史十分迫切:“那是何真相,谭仵作你可得考虑仔细,本官与这么多人的人命都掌握在你三人手中呢。”

没有人想死,哪怕此人是府衙的大人。

于长史自认就算要死,那也得死得其所,而不是死得这样窝囊。

见众人因为于长史的话都有些紧张,谭安若安慰着于长史:“不会死的,若是他们想杀你们早杀了,不必等到此时,他们想找的只是一个真相一个真凶。”

“真凶?郝晏川?”

于长史若不是被禁锢在椅子上动弹不得,现在恨不能起身挨个逼问,到底谁是郝晏川!

当年因着他郝府二十余口皆惨死,如今因着他,又是这么多人受到牵连!

此人当真是罪大恶极。

谭安若却再次反驳着于长史的话:“他们要找的真凶或许不是郝晏川!”

宋九安与谭安若想法一致,他接着谭安若的话解释道:“他们要找的不是郝府灭门案的真凶,而是杀死郝家姑娘郝雨桐的凶手!”

此言论一出,那些本在哭喊之人瞬间安静下来,有的怯生生低下头有的双手不安紧紧扣着椅子。

无一例外,他们皆在心虚。

“果真如此!”谭安若见状便知道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在此处的诸位并不是当年与郝府灭门案有所牵连之人,而是与郝姑娘有牵连之人!”

“所谓多嘴多舌之人,便指当年污蔑郝姑娘清誉之人。”

“当年家境富裕的公子和姑娘,应该也是与郝姑娘交好或是熟识之人。”

此乃关键!

“至于夏仵作与于长史......”

不用多言,当年他们负责调查郝府灭门案,也曾调查过郝姑娘的死因,所以受到牵连一并也被抓了进来。

“那郝姑娘不是在郝府灭门案中,被郝晏川所杀?”于长史略微有些惊讶:“那她是被谁所杀害?难道郝府灭门案有两个凶手不成?”

关于此事,那于长史当真是不知。

谭安若如今两手空空何证据都没有,如何得知郝姑娘是被所害:“卷宗记载郝姑娘的死因与郝府其他人不同,我希望于长史你能告知我当时的情况。”

情况......

回想起那天,于长史就犯怵,巴州自来民风淳朴何时发生过这样的惨案。

“我带人去时,府衙很多人已经赶到,不少尸体也被送回府衙,但是我当时见到了郝姑娘的尸体,她就坐在她自己的院中,身上穿着大婚时的喜服,胸口插着一根素净的银簪,脸色发青浑身僵硬已然是去了!”

郝姑娘的死因与郝府其他人的确不同:“郝府众人死法血腥,但是郝姑娘浑身干净就像是死前刻意清理打扮过一番,接下来郝姑娘的尸体就被交给了夏仵作。”

夏仵作听说过谭安若,她本就是来接替他这个老头子的职务,也让他可以放心养老,与谭安若说话,夏仵作也没任何隐瞒:“这郝姑娘身上并无其他伤痕,致命伤就是胸口那根银簪,银簪刺穿心脉导致郝姑娘死亡。”

这与卷宗上记录的一致,仵作也并未在郝姑娘身上发现其他线索。

“当时郝府二十余口的尸体都存放在府衙,当夜我明明记得走时还将郝姑娘的尸体存放好,次日我去时那郝姑娘的尸体竟不翼而飞了!”

府衙竟无人发现尸体是何时丢的。

于长史回想起来:“我记得,当时原是因为城外破庙走了水,府衙的人闻讯都去帮忙灭火去了!”

当夜府衙的人不多,也就根本没人看见是谁偷走了郝姑娘的尸体。

“破庙走水?”谭安若纳闷:“我看过卷宗,那不是发生在灭门案五日后的事情?”

“谭仵作说的是死人那件事情吧。”于长史同她解释:“那破庙自从郝府灭门案后,原是走过两次水,一次发生在夜间府衙的人扑灭及时没造成什么大患,第二次发生在白日,那次烧死了人!”

“同一个地方短时间内走水两次?”

谭安若和宋九安默契对视。

这世间的巧合大多是人为!

夏仵作见他们说起这案子,也就索性一次说了:“这第二次走水时,火势就远比这第一次要大,我赶到时火是已经燃灭了,但是里面的人也被烧成了灰,完全无任何痕迹可查验。”

哪怕事到如今,他们连死者是谁都不得而知。


  (https://www.02ssw.cc/5019_5019413/271104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