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传承百年的盗墓世家
窗外灯光刺眼,重卡轧过泥坑,轰隆作响。
满是褶皱的老脸上不见半点血色,眼中闪烁着惊恐的光。
一颗接一颗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又滴落在衣领上。
对面,林思成仰头望着车顶,像是在走神。
一群警察面面相觑,言文镜更是急的冒火。
但凡有点经验的都知道,对面的嫌疑人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但凡再用点力,他就能一泻千里,该说的不该说的全撂了。
林思成可倒好,发起了呆?
言文镜没忍住,使了个眼色,但林思成魂游天外,无动于衷。
他咬了咬牙,准备咳嗽一声。但刚张开嘴,耳麦里传来一声冷哼:“给老子闭嘴,老实栽愣着!”
言文镜悻悻的低下了头。
指挥车里,于光放下对讲机,盯着监控:“蠢货!”
特勤的两位队长没说话,只是对视了一眼。
相对而言,言文镜还是欠些火候,经验也要欠缺一些。
这是个三进宫的老炮,心理素质、抗打击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你以为他马上就要撂了,其实顶多只是击溃了第一道心理防线。后面还有两道,更或是三道、四道。
就像马山,每一次都像是即将崩溃,马上就要交待的样子,可最后,他交待了没有?
对付这样反审讯经验极为丰富的顽固份子,你得讲究策略和技巧。就像现在的林思成:他看似在走神,其实是在找要害。同时,也给这老炮充足的时间,让他好好算算账。
就这样沉默着,差不多快十分钟,林思成突的开口:“杨老大,算清楚没有,盗掘长公主墓判多少年?”
老汉震了一下,瞄了他一眼,又低下了头。
捉贼捉赃,捉奸拿双,人家把地点、墓主、级别都说的清清楚楚,想赖也赖不掉。
少说也是二十年,搞不好就是无期。但他今年已五十挂头,二十年和无期没啥区别。
正转念间,林思成冷不丁的一句:“手上沾过血没有?”
老汉愣了一下,眼中闪过几丝鄙夷:手上要有人命,我还和你在这里磨牙?
“看来是没有,那就好办了……”林思成掰着指头,“想必你和徒弟才堪到金井,刚破开金顶。墓里应该有机关,所以你们没敢冒然下坑。严格来说,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三年顶到天……”
“你五年前出狱,但五年了,开的只是个破金杯,抽的是五块钱的白沙。婆娘还在乡里种地,去年才花二十万给儿子在市里买了个老破小,彩礼都还是找亲戚借的……杨老大,你这混的不怎么行啊?”
听到前半截,老汉先是一震:都还没见到墓,他怎么知道才破开金顶?
但不对。
挖了公主墓,才判三年,这狗日的雷子莫不是在糊弄人?
随后,他又撇着嘴:确实混的不行,但那能怨我吗?
刚出来的头两年,顶多隔两月,乡派出所就会到家里讯问:这段时间去哪了,有没有再犯案,有没有和以前的同伙联系过。
日他娘,老子倒是想发财,但也得有犯案的时间?
“杨老大,你别瞪我,这是好事:说明这五年你犯的案子不多,不然困难不成这样。给你算多点:再加五年……”
林思成脸上带笑:“加起来也就八年,杨老大有没有听过,一审判了十多年的重刑犯,因为二审前有重大立功表现,最后只判了两三年?”
老汉没吱声,两颗眼珠滴溜溜的转:这雷子想让他检举揭发?
确实见过一减刑就是好几年的,还不止一个。但问题是,自己倒是轻松了,老婆娃娃怎么办?
正转念间,林思成冷不丁的一句:“你害怕老板报复,对吧?老板姓齐?”
老汉稍一怔,脸上浮出几丝茫然。
不是齐松?
不可能:就是通过齐松这条线才查到了金炉斋。而到张家口之前,有一次通话时老汉开了免提,里面就是齐松的声音。
林思成转了转念头,突然奇想:齐松、宋春?
这个齐松,会不会把名字倒了过来,宋齐?
“不姓齐,那姓宋?”
老汉的瞳孔微缩。
猜对了?
齐松姓宋,宋春也姓宋。
林思成点点头:“言队,齐松和二号目标可能是同族的亲戚,查一查,看是不是就叫宋齐,更或是宋奇,就顺着这个同音查……”
一群警察才反应过来:宋春这个名字当然是假的,但“宋”这个姓,很可能是真的。
乍一看,好像没卵用,如果齐松不叫宋齐,依旧查不到宋春的真名叫什么。
但对警察而言,这就是一道分水岭:能把概率从十几亿缩小到百万分之一。
全国姓宋的差不多一千万,女的占一半,这就是五百万。再结合年龄,职业,籍贯,住址,甚至能缩小到几万分到几千分之一。
言文镜点了点头,意思是领导收到了。
林思成继续问:“杨老大你呢,又和谁有关系?单华,李季林,更或是李瑶?”
霎时间,老汉刚刚晾干没几秒的额头又开始渗汗。
见状,林思成手一伸,言文镜秒懂,递上另一本文件夹。
顺手打开,第一张,就是齐松的照片。
“这是你老板!”
林思成往后一翻:“这是任丹华,原名单华。这是于季川,原名李季林。他妹妹于季瑶,原名李瑶,这三个都是唐山人……来,杨老大,指一指:哪个是你亲戚?”
老汉瞪着眼睛,仿佛要突出来一样。
刚开始,他还以为是帮老板运货,被警察抓了个现形。
之后他才知道,公主墓的事发了,这次是真栽了。
正琢磨着这次怕是出不来了,这细伢仔又突然拿出了老板的照片?
甚至于,和老板一伙、和自个有关联的几个,都有照片。
乃至,知道他们真名叫什么……
“不指也没关系,问一下当地公安就能知道。”
林思成再翻:“来,再认一认,这是你们的大老板,对吧?”
这一张,是宋春的照片。
瞄了一眼,老汉浑身一颤。
咦,还真认识?
林思成心里一动,又往后一翻:这一张是马山的照片:剃着光头,戴着手铐和脚镣。
“这个呢,是不是也认识?”
话音未落,老汉瞳孔急扩。
他看看照片,又看看林思成,像是见了鬼一样的表情。
好家伙,这个你也认识?
这老汉级别不高,但知道的真不少:就像金炉斋的盛庆丰,应该和他同级,但除了齐松,他连任丹华都不知道。
问题是,为什么看到马山时,他比看到宋春时还要惊讶,甚至于,还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
林思成脑筋飞快的转。
“马山进去了,你松什么气?哦,应该是有仇……”
“但宋春和齐松的手下都知道马山进去了,包括任丹华,于季川、于季瑶,乃至盛庆丰。唯独你不知道?”
“明白了:你可能和马山结仇之后投了宋春,更甚至于之前就是马山的手下,马山和宋春决裂后,你被宋春挖了过来。
不管是哪一种,马山都恨不得你死,肯定要报仇。所以看他进去了,你才算是松了口气。
但可能是你手艺不行,也可能是怀疑你是马山的奸细,所以宋春也罢,齐松也罢,一直不怎么信任你!也是因此,你才混的这么惨。”
稍一顿,林思成叹了口气:“那座公主墓,应该是你偷摸挖的,对吧?齐松只知道你在沙漠里找墓,却不知道你不但找到了墓,还是一座公主墓。更不知道你已经开了坑,破了顶。不然的话,不可能这么远叫你来运货……”
想也能知道:一座固伦长公主墓,里面该有多少好东西?
与之相比,面包车里那十七箱连根毛都算不上。齐松再是蠢,总知道哪个多,哪个少……
老汉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根本不用读什么微表情,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你他妈怎么知道的,还知道的这么多?
知道自己的老板是谁,更知道老板的老板又是谁,还知道马山和大老板原先是一伙的?
马山交待了?
不可能。
他敢交待,死十次都不够……
正惊疑不定,“啪”的一声,林思成鼓了一下掌:“这下好了:接不到货,齐松第一时间就知道你栽了。等我们到浑善达克,一说长公主墓,当地该有多重视,动静该有多大?
不出意外,齐松肯定能收到风声,恰好你又进去了,他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你下出笼:长公主墓,就是你盗的……”
“同时为固定证据,我们肯定要查封金炉斋。前后一结合,无论齐松从哪个角度想,都会认为是你盗墓的事犯了,才被警察抓的。之后为了立功,又把他给卖了……
杨老大,你再想想:要是能抓住他还好,万一抓不住,他会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
第一时间逃命,第二时间报仇……
老汉急得打哆嗦:“不是我说的!”
“对,你确实没说!”林思成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也知道,但齐松不知道。”
“那抓他呀……你们有照片,甚至连大老板的都有,肯定知道他们住在哪里,为什么不抓?”
“警察不是想抓谁就能抓谁?”林思成摊了摊手,“得有证据!”
老汉气的吐血:我干你娘?
证据从哪来?
当然是得靠他交待……
“杨老大,给你五分钟,你要能想通,我们就调头。不去浑善达克,也不去化德,就在张北等着,让齐松派人来接货。
放心,十七箱一件不会少,全让他带走,也保证会让他的手下看到:你和你徒弟浑浑全全,安然无恙……”
老汉的眼眶都快要裂开了:哪是什么没证据?警察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接了货,宋七还让我去怎么办?”
“去干什么,运货?运货好啊,运的越多,线索越多,证据也就越多……杨老大你放心,你肯定跑不掉。当然,你也不会跑。不然你一跑,我们就得抓齐松,万一要抓不到,你老婆、儿子、儿媳,以及即将出世的孙子怎么办?”
老汉咬住了牙:“我操你妈……”
“杨老大你别骂人,不是我危胁你,警察没这么下作。我只是替你分析分析:抓不住齐松,是什么后果……”
林思成脸上带笑,“当然,你要不想去,我们肯定不为难你。找个借口就行了:车坏了、出车祸了、你生病了,儿媳妇要生了,办法这么多,总有一个适合的……但前提是,你得好好交待!”
老汉又气又急,浑身发抖:这哪是警察,这他妈是个阎王……
稍一顿,林思成合上文件夹,“不妨告诉你:马山虽然进去了,但咬死不交待。原因你很清楚:他手上人命太多,光是慕陵就是五条人命,毙他十回都有余……”
“所以杨老大,你好好考虑:我刚才讲的并非是在骗你:撂利索点,你就是首功!”
我撂你大爷。
老汉恶狠狠的盯着林思成,脸色阴晴不定,目光闪烁不停。
“你瞪什么瞪?”
言文镜刚要动手,林思成拦了一下:“言队,要文明办案!”
说着,他抬起手表,又看看老汉:“杨老大,五分钟!”
老汉看了一眼表,咬住了牙。
以为又是像马山一样的死硬份子,言文镜握紧了拳头。
林思成拍了拍他的胳膊,意思是先下车,让他自己想。
一群警察半信半疑。
他们见过诱供的,但没见过林思成这样诱供的:不设陷阱,不讲技巧,实话实说,直来直去。
而且是一骨脑的,没半点含糊的全往外讲:包括到现在为止,马山一个字都没交待,也告诉嫌疑人、
但看这老炮的架势,感觉没怎么起效果?
狐疑间,车停了下来,所有人下了商务,车里只留下老汉一个人。
突地,戴着手铐的手砸了一下桌子,老汉骂了一句“操他妈”。
于支队喜上眉梢,拍了一下手:“妥了!”
旁边的两位跟着点头。
言文镜才当了几年警察,审过几个老贼?
审讯这样的老炮,普通的手段压根没用,你得给他算账,让他知道哪个轻,哪个重。
像马山,横竖都是个死,说也是死,不说也是死。不说的话,至少家人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他当然会咬死不说。
但像这种,本身犯的事不大,不说的话,后果比说了更严重,他自然会权衡利弊:如果不说,是不是像那个年轻的警察说的,齐松会把这笔账算到他头上?
如果真算他头上,但凡齐松要是跑了,他家人绝对第一个遭殃……
所以,老汉又砸桌子又骂娘,不是想死硬到底,而是在下决心,在发狠:干不干?
当然要干,不干的话,儿子孙子就没了。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做绝!
只要他开口,但凡是他知道的,但凡能沾上边的,他不会放过一个。
但凡有一个漏网之鱼,都等于把他老婆儿孙的性命送到了仇家手上。
果不然,压根不用五分钟,可能三分钟都不到,老汉拍着桌子:“政府,我配合,我交待……”
连“政府”都喊了出来?
林思成暗呼一口气,隔着车窗看了一眼:“好,去张北。”
话音未落,对讲机里传来于支队的声音:“调头!”
三辆车打起了转向灯,当调过头,看到熟悉的路牌,老汉的腰一点一点的弯了下去。
像是漏风的气球,喉咙里发出怪异的声响,仿佛被抽走了骨头,整个人萎靡了下去:“一定抓住宋老七,不然老汉的婆娘和娃就惨了……”
林思成点了一下头:“放心!”
不但要抓宋七,还要抓宋春……
他没有上商务,手插着羊毛开衫的兜,走向最后面的指挥车。
刚进车厢,“啪啪啪啪啪”,三个队长,五六位技侦警使劲的鼓着掌。
于光往前一步,双手伸了过来:“林老师,辛苦!”
还是那副老样子,林思成笑笑,又客气一句。
第一次的时候,就感觉挺震憾,挺满足。但次数多了,感觉也就那样。
林思成也有自知之明: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适逢其会,懂的稍全面一点。
也不是警察有多不专业,只要被盯死,迟早都能挖出来。
但警察敢等,林思成却不敢等。
没办法,就只能多出力……
“于支队,抓不抓?”
“先别急,再审一审,再查一查……”稍一顿,于光又笑了笑,“总队领导的意思是,既然敲山震虎,就多敲两下,多震几个出来。”
前后有些矛盾:之前的顾虑那么多,现在却又这么支持?
但林思成表示理解:要随事制宜,要因势利导……
半小时后,车队开进了张北宾馆。
看着新鲜出炉的笔录,以及刚查到的资料,林思成一脸古怪。
虽然是灵机一动,一时兴起的胡猜,却猜的准之又准:齐松,原名宋启,外号老七。
女人姓王,叫王瑃,名号王鹞子,保定人。但老早的时候,她不但姓宋,还是唐山人。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大致就是刚解放,被领养给姓王的人家当童养媳,才改姓王。
按辈份,她是宋启的堂姑。
但林思成古怪的不是这个,而是她男人:保定人,九六年的时候因为盗掘清皇陵、杀人罪被枪毙。
九零年,是她的大伯哥和小叔子。没杀人,只是盗掘清皇陵,但正好是严打时期,也吃了枪子。
八十年代,是她两个叔公(丈夫的叔叔)、舅公(丈夫的舅舅)被枪毙,同样是因为盗掘清皇陵。
这两次,她男人也被处理过:第一次判了七年,第二次判了五年……
暂时查到的就这么多,但林思成直觉不对劲:两代人,光是因为盗墓,被枪毙就有七个。判刑的更多:男女老少近三十号。
而且专盗清皇陵,这是有多执着?
他回忆了好久:“于队,能不能麻烦你帮忙查一查:这一家姓王的,老早之前是不是唐山人,后来才搬到的保定。更早之前,他家里是不是也有人因为盗墓被处理过。”
更早?
八十年代还不够早?
于光没听明白,“林老师,你指的是多早?”
“六十年代,甚至是五十年代中!”
三个队长愣了一下:那个年代,偷个瓜都有可能枪毙,敢盗墓?
关键的是,盗出来你卖给谁?
但林思成说查,他们肯定要查。
于光联系HEB省厅的同行,韩支队给总队汇报,让总队这边从官方渠道调查。
没等多久,差不多半个小时,于光的手机嗡嗡的一震。
他接起来,说了几句,直勾勾的盯着林思成。
就说五六十年代,谁敢盗墓?
不是说没有敢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的,关键是盗了也是白盗,没地方出手。
结果搞了半天,是民国时的余罪……
“查到了!”
挂了电话,于光一脸古怪,“这一家原来是唐山遵化人,五九迁到保定。三年前,也就是五六年,王瑃的太公(公公的父亲)、玄公(公公的爷爷)因盗墓罪,被判死刑。”
林思成眼睛一亮:“盗的也是皇陵?”
“对,清东陵!”
“是因为民国时的余罪伏的法?”
于光顿了一下:“对!”
林思成呼了一口气:对上了!
第一代王绍义,第二代王建兴,这父子俩,是民国时期河北地界赫赫有名的九龙王。
这儿的九龙,指的是TS市遵化市境内,清东陵所在的九龙山。
父子俩占山为王,从二十年代活跃到五十年代。但他们不打家劫舍,而是专盗皇陵。
二六年,先盗同治的惠陵,比孙殿英还要早两年。
二八年,孙殿英盗清陵,孙殿英跑了后,父子俩又把孙殿英没盗干净的乾隆墓、慈禧墓滤了一遍。
之后,盗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
这还是资料中有记载的,没记载的被他盗了多少,只有王绍义父子俩自己知道。
抗战胜利后,两党全对父子俩下了通缉令。但这两个神出鬼没,直到五五年,才从九龙山抓到,判了极刑。
即便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九十年。前后整整四代,更说不定是五代,传承了近百年的盗墓世家,见过没有?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19_5019103/111108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