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不起

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不起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惭愧之意,低垂着头:“楹妹妹,我们知道你难办,可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清楚,自祖父辞世之后,成家一蹶不振,我和父亲都只是秩六百石的小官,身份低微,赶不上妹妹高官厚禄,位高权重,一大家子人都指望我和父亲养活,若是我们出了事儿,全家人只怕要喝西北风了。如今,如今,我们也只能仰仗妹妹你了。”

成楹瞧着他这仰人鼻息的模样,一时气上心头,不由得捏紧了袖下的拳头,冷声道:“宣哥既然提起成家,我倒是想问问,宣哥口里的成字儿,到底是哪个成?”

“一笔写不出两个成字……”

“当初我和蜜儿巴巴地到叔父家,求收留的时候,怎不见宣哥说这句话?”

成承宣被成楹一怼,面皮红一阵白一阵,不好意识再开口接话。

坐在后面的许氏不安地扭了扭身子,心里有些羡慕和嫉妒。

她娘家不算富贵,只是中等人家出身,父兄不显,在丈夫的仕途上给不了什么助力,因此没少受婆婆周氏的气。虽然多年来也生育了一儿一女,可被婆婆压着,在成府始终没多少地位,天长日久,在公婆面前,遂养成了一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性格。

许氏嫁到成家时,成楹已经走了,只见过成蜜几次,却听过不少成楹两姐妹的传闻。

她印象中的成蜜是个少言寡语的女孩子,跟谁都挺和气,受了欺负也不哭不闹,性子出奇的好,许氏可怜她身世凄苦,有时候会悄悄塞给她几块糕点,小姑娘接过后,总会跟她行礼道谢。而成楹,风评可差多了,公公婆婆乃至小叔子,提起她都是一副鄙弃的口吻。甚至成府的下人,闲时都拿成楹来嚼舌根,不称呼对方为大小姐,只以“那一个”指代,仿佛成楹只是他们随时拿出来说三道四,聊天消遣的阿猫阿狗。

初二那天,她和婆婆一起到靖宁侯府拜年,原以为侯府会将她们拒之门外,遂心怀惴惴,没想到成楹竟亲自接见了她们,丝毫不提陈年旧事,令许氏既感动,又惊讶,事后好一阵喟叹。

这是真正有心胸的人,才会不计前嫌,以诚待人。

许氏一面眼红成楹如今的傲人气势,一面替自己丈夫难堪,怎好再向成楹开口,遂尴尬地拉了拉丈夫的衣角。

成楹站起身,指着窗外,匍匐在园子里的,几根尚未发芽的黢黑老藤:“宣哥,我们成家人丁凋敝,理当同气连枝,团结一心,扶危相济,成家上下就这么几个人,承笛的秉性,你是再清楚不过的,许多话,想必不用我多说,你也明白。就如这倒地的花枝,无松柏之傲骨,凌云之壮志,不是妹妹不想扶,而是实在扶不起来啊。”

乘着成楹没注意这边,成承宣尴尬地一把从妻子手里抽回衣角,深吸一口气:“妹妹说得是,愚兄谨记。”

“宣哥既然懂了,小妹也就不多费口舌,宣哥好自为之吧。”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眼瞅着就要告罄了,成楹想了一想,成承宣此人,倒也不是毫无优点。

根据成楹了解的情况,成承宣最大的缺点,其实只是优柔寡断了些,但和他那动不动就花天酒地的弟弟比起来,他为人忠恳,做事勤勉,颇有仁孝之名,否则在成蜜的婚礼上,她也不会单挑成承宣来代表成家执礼。这些年来,他也稳稳当当干到了丞相少史的位置,在一干宗氏子弟中,堪称鹤立鸡群了。

只是,目前来看,自己打算扶持他当成家下一任家主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成楹叹了口气,隐晦道:“太子殿下是仁善之人,若要处罚承笛,当时就下诏了,既然没事儿,事后也不会另行问罪。”

成承宣和妻子躬身告辞。

走出侯府大门,成承宣抬起袖子,擦了擦脖子后面的冷汗。

不过略说了几句话,他的心情时而飞上云端,时而跌至谷底,好不惊心动魄。

他只是个少史,鲜有和两千石及以上的高官直接对话的机会,站在大吏们面前,总是忍不住觉得低人一等,内心发抖。上一次面见丞相,还是年前,上陈记录时候的事情。丞相府里的书佐,少史,司马,参军等,少说也有百来名,丞相几乎记不住他这样一个小小文吏。

两人来的时候,没有大张旗鼓乘坐马车,现下也只好忍着劳累,徒步走回府去,许氏嗔怪他:“明知楹妹妹不会同意,你还专门走这一趟作甚?”

成承宣怏怏道:“虽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状态,但跑了这一趟,至少能和父亲交差。”

许氏不满,忍不住把往日怼丈夫的话又说了一遍:“你成日里,除了听你父母的话,除了当个愚孝之人,还会做甚?”

成承宣不厌其烦回答:“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为人子女,孝顺父母乃人伦大常。”

许氏冷笑:“哼,你父母打得一手好算盘,千方百计想将你的好弟弟,过继到靖宁侯府名下,将来好继承爵位,纵使如此,你也毫无二话,一心一意孝顺他们,他们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成承宣呆愣:“你说什么?”

“怎么,不信?你父母是什么德行,难道你还不清楚?他们这些年来,想的不就是这档子事儿么。”

“快与我说清楚。”成承宣忽视了妻子话语中的讥讽,厉声道。

许氏心情不顺,也不想让丈夫好过,她虽然畏惧婆婆的强势,却不害怕温懦的丈夫,平日里在婆婆面前受的气,大半是要在丈夫面前撒回来的,遂一改在外人面前温柔腼腆的形象,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将初二那日,从靖宁侯府拜年回去时,婆婆兴高采烈之余,说漏了嘴的事情一一道来。

顺便嘲讽道:“就你那弟弟,文不成武不就,酒囊饭袋一个,偌大年纪,提了三门亲事,都被姑娘家给拒绝了,也不想想,这样的人物,侯府能看上他什么?靖宁侯府要是真稀罕什么香火,成楹当年至于孤身一人跑到北境去拼杀吗?就算真要过继嗣子,随便在远亲中择一伶俐孩童,当儿子当弟弟都无妨,从小教养在身边,又亲近,又妥帖,难道不好?再说了,侯府家大业大,即使靖宁侯将来挑一个显贵之后做赘婿,谁又能说什么。”


  (https://www.02ssw.cc/5010_5010340/111110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