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失的奏折
成楹躺在简榻上,睡得很浅,可能是最近太过劳累,也可能是因为幽州天气渐凉的缘故,她的旧病比以往复发得更早,睡眠也不是很好,不经意间翻身,硌到一枚硬物,心里一个激灵,猛然睁开了眼。
她点亮昏暗的油灯,翻身坐起,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翻找了一会儿,最后找出一枚横竖不过一个指节大小的,太子殿下那枚金印。
用两指钳起金印,细细打量上面精致的纹饰,不禁想到了萧瞻。
朝廷传回的奏疏上,有太子龙飞凤舞的朱批,想来他应当早已结束禁足,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
这样便好,不枉她来幽州一趟。
成楹的思绪转了转,一时又想到死去的燧长和燧卒,千里迢迢奔过来替儿子喊冤的老母亲,再也无法安心入睡,索性装好金印,穿好衣物,披上大氅,出了营门。
她所在的营地比较偏僻,外面静悄悄的,只有远处巡逻士兵的火把偶尔在夜色中闪动一下。为防引起误会,成楹并不打算走远,只想在门口小站一会儿,醒醒脑子。
幽州不愧是苦寒之地,明明还不到十月份,却已如北地的十一月一般寒冷,更北边一些的地方,恐怕已经下雪了。
北地每到这个时节,就要担心北边的羌胡,是不是要南下劫掠过冬的粮食和牲畜……
成楹吸了几口冷空气进入鼻腔,肺部立时如针扎般疼痛起来,嗓子眼又干又痒,她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确实大不如前了,从前吹不得风雪,淋不了冷雨,受不得冻寒,如今,却连呼吸一口冷空气,都要受罪。
小时候,父亲给她讲过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道理,成楹只当是父亲为了教导她做个好人,善人,故意说着哄小孩子的,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自己一生不曾为恶,哪里就会有恶报应到自己头上?可现在看看自己这一身的病痛,她却有些信了。
她这一生,杀了太多的人。
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靖边戍国亦或是剿灭贼匪,她始终是干了无数夺人性命之事。
军中流传着一句话,杀俘不详。自古以来,但凡滥杀俘虏的将军,几乎都不得好死。
成楹自嘲地笑了笑,自己虽没干过杀俘屠城这等灭绝人性的事情,可有所得必定有所失,所谓天道轮回,莫不如是,倒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仍然会义无反顾地举起刀剑,她从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路。
只不知将来会死在哪里,身边有谁送她一程。
她向来不是个伤感之人,今日不知怎的,却想得有些多了。
成楹捂着喉咙,低咳了几声,正要转身回营,却听到一阵低哑的车轮声。
似乎是拖着重物的独轮车,从草地上碾过的声音。
她一时好奇,忍不住驻足屏息,凝声细听一会儿,声音是从营中东北角传过来的,离她所在的地方不是很远。
这大晚上的,谁还在运东西?
就在成楹满心疑惑之时,旁边突然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子声音:“成侯。”
成楹循声望去,只见白日见过的渔阳郡守聂君游,提着盏灯笼走过来。
成楹尴尬地笑了笑:“想不到这么晚了,聂大人还在忙着运送军粮,实在是太辛苦了。”
聂君游疑惑地看了她一眼:“运军粮?成侯怕是误会了,渔阳郡的军粮,白天已经交接完毕。”
“那这是?”成楹又细听了一会儿,车轮声已然消息不见。她想了想也是,适才声音传过来的地方,一点火光都没有,若真是运送军粮,何必黑灯瞎火地进行呢?大大方方点几个火把,不更方便辎重部队干活儿吗?这繁阳大营中,似乎透露着某些古怪。
却见聂君游摇了摇头,显然他也不知,这声音是干什么的。
倒是问了句:“成侯听说过,幽州军营中吃空饷的事情吗?”他摸了摸鼻尖,“成侯别介意,在下也是听旁人说的,也许是谣传呢。”说完这句话,聂君游便道了声告辞,提着灯笼回营了。
成楹当然知道幽州军被吃空饷的事情,她亲眼见过,那些饭都吃不饱的士卒,到底是什么模样。
剿灭黑山贼之后,她写了两封奏疏,一封上报黑山大捷,另一封则详细写了幽州军营的空饷事件,然而,得到回复的却只有前一封,上面有太子的朱批,另一封却入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难道朝廷还在斟酌,要不要派人来彻查此事?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成楹完全想不透,朝廷为何还不派人来处理,根本没有怀疑过,她的这一封奏疏,送进了京都,却全然没被送到太子或者丞相的案头。而远在京都的丞相和太子,自然也不知道,还有这么重要的一封折子,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流失了。
次日清晨,天高云淡,秋阳爽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成楹跟繁阳大营打了声招呼后,便径直往韩丰谷等人出事的地方去,出发前自然又看了一回余纪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臭脸,但她看余纪的脸色看得多了,心下早已坦然,默默道,果然,没有最丑,只有更丑,姓余的这张脸真是越来越丑陋了。
大虎性格稳重,留在营中照看韩母,成楹特意带上了毛毛躁躁的小虎和管不住嘴的小武,余者都留在营中休息。马蹄飞奔,不过半日的功夫,便抵达烽燧之下,新上任的遂长和燧卒们检查了代表成楹身份的郡守印绶后,才打开烽燧,放他们过去。
一越过长城,似乎连空气都冷冽了几分。
前面是一片绵延千里的山峦,有个专属的称呼,叫白龙道。白龙自然是没有的,只是山峦间的小路众多,崎岖难行,只有一条稍微宽敞些的曲折大道沟通南北,寒冬时节,道路上积满霜雪,活似一条白龙横卧在群山中,故此名为白龙道。
其实长城北部这一片胡、楚之间的缓冲区,并没明确规定属于哪个国家,楚人只要胆子够大,可以到北边去打猎,胡人只要不怕死,也可以到长城沿线来放牧。而白龙道的另一端,羌胡们随着季节变换,转移畜牧区,如今占据这片草场的,是羌胡中一个颇有名气的部落,名为段部鲜卑。
成楹三人抵达事发地点,可惜,时间已过去许久,山坡下除了衰草,再看不出其他的痕迹,这一趟,似乎是白来了。
“那是什么?”
就在三人张望片刻,打算就此回营的时候,小武却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
(https://www.02ssw.cc/5010_5010340/111109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