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武灭扬2
宁平帝的仙船造得花里胡哨,华而不实,好在个头大,吃水性强,能扛风浪,小武看了一圈儿,让人把船上做装饰用的道士雕像拆个干净,改装成能容纳数千士卒的战船。
随后,派偏将军彭延华,带着三千徐州水师作为奇兵,从东海郡的码头出海,奔着扬州建业城的渡口去了。
奇兵出发的那天,小武带着数万正卒,挥师南下,渡过淮河,攻下肥水上的重镇合肥,于五月末,抵达扬州在长江上的军事重地——濡须坞。
王全也随小武南下,他不懂军争,却充分执行了萧瞻在兖州时候的政令,每打下一个地方,便派兵控制各郡县,实行屯田,走到哪里,建设到哪里。治理内政,管理民生,这才是他所长。
自从梅勇捷和王礼死后,扬州建业皇宫里的王舜,似乎一夜间苍老了十来岁。无论是妻弟还是堂弟,都是他最为倚重的心腹,没想到竟然一战折在了襄阳。眼见北楚大军来袭,部分兵力还被拖在江夏,扬州最多只能凑出五万兵力,该如何迎敌?
王舜尚未想出个所以然来,一批豪族宗主,登了他的寝殿大门。
正是陆、王、张、步四大家族。
四大家主的意思很直白:“陛下,襄阳之战才逢大败,士气低迷,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过来,国内又无大将领兵御敌,眼瞅着您就要凉了,不如收拾收拾,跟北楚投降算了。”
王舜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当场气死。
当初他回扬州称帝的时候,众人开心得不行,其中不知是谁,还特意编了一个五彩神鱼送书的谶纬,来讨他开心,为他称帝的合法性背书。现在呢?他在狂风中摇摇欲坠,这些豪强不仅不来扶一把,反而落井下石!可恨,可恨啊,一群只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的家伙。
这一气,王舜便病倒了。
就在此时,驻足濡须坞的小武,跟王扬守军提出交换俘虏。
之前收复徐州三郡,尤其是临淮郡战役中,两方军队各有损伤,现在小武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提出交换两家的俘虏,他愿意吃点亏,拿两个扬州兵换一个北楚军。
驻守濡须坞的将领,姓桓名阅。
桓阅是兖州东阿郡人士,桓家是当地的大族,曾经救助过落难中的北楚皇帝。但是呢,由于萧瞻后来的一些政令,深深触动了豪大家的利益,惹恼了桓氏豪强,桓家家主遂派桓阅带着金银和族兵,不远万里到扬州来投奔王舜,两头下注,以期给家族再谋个几百年的富贵前程。桓阅初到扬州,果真受到王舜的礼遇,拜为偏将军,前段时间刚在临淮郡打了败仗。
眼瞅着梅勇捷已经死在襄阳,王舜无可奈何,没有追究败兵之将的罪过,打发他来守濡须坞。
桓阅面对的小武换俘条件,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被北楚军抓手的俘虏中,有大批桓氏族兵。
想在陌生的扬州落地生根,每一个家族分子都不能忽视,每一个族兵都是花费大量钱财培养起来的,桓阅可舍不得浪费。
双方一拍即合,约定好换俘的日子,桓阅亲自到码头处接人。
却不知武章的险恶用心。
小武趟平了青州,拿下大半个徐州,岂是那么好相与的?换俘只是个障眼法,实际上,他早就在俘虏中藏了不少携带刀剑的死士,就在入城之后,死士突然发难,大批北楚士卒趁机过江,攻入濡须坞中。
不过一个时辰,便拿下这一处要塞。
自此,扬州再无天险可守,大半个南国,尽在眼中!
小武不急着发动进攻,南国水网密布,大大遏制了骑兵优势,他把扬州军在濡须坞的大船收拢到一处,分批次装上徐州水师,静候消息。
数日后,建业城中传来消息,偏将军彭延华率领的三千徐州水师,已经成功登岸,奇袭建业城,扰乱了扬州军的大后方,小武这才放船只顺流而下,打入建业城,与偏师汇合。
待他亲自带领步卒赶到建业城之下,看到一溜儿跪在城门口的豪强代表时,有些感慨,自己还是太小心了。
小武出身寒门,对上豪强,和武邑一样,没多大好感,但也没什么恶意。真正让他对豪强心生隔阂的,是幽州的大豪强范氏,想把孙女儿嫁给他一事。小武想重建上古突骑,范氏屡屡出手相助,后来他才知道,善意的背后,竟然打着这样的主意,吓得他带着上谷突骑就跑了,当时北楚四面受敌,聂君游问他想去北地,还是去兖州,小武二话不说选了兖州,只想离范氏孙小姐远远的。
跪在最前方的,正是病恹恹的王舜本人。
有句话说得好,墙倒众人推。眼瞅王舜这堵破墙摇摇欲坠,扬州豪强们不仅要推,还要踩上一万只脚。后来王舜一看,得了,这下真没法挣扎了,赶紧趁着别人把自己绑起来,拖到城门口之前,先一步咬牙爬起来,举着扬国的玉玺,身后命人抬着棺材,跟北楚的车骑将军请降,只求徐州军、幽州军不要劫掠建业城的百姓,以及留他子息性命,至于自己,千刀万剐亦可承受。当年,他为了家族利益,把妹妹推出去,如今,亦轮到他为家族挡灾了。
小武大马金刀步入建业,对着王舜看了又看,笑了一声:“不错啊,你还挺有一方人君的风度。”赢得起,也输得起,生死存亡之时还能顾念着百姓,比大多数亡国之君强。只是,这亡国之君也是开国皇帝,怎么看怎么滑稽。
小武的军纪一向很严明,进城前他也三令五申,绝对不能劫掠百姓,因此这一点王舜大可不必担心,至于他自己,以及他儿孙的性命,小武不能置喙,装入囚车,押到京都,由皇帝定夺。
“哎,真是好没意思。”城中一应百姓有左丞相王全安抚,小武带着部队打了几只不安分的小虾米,某日登上最高的鹿台,据说这里曾是很久之前的楚帝、不久前的扬国皇帝宴饮的地方,不禁感慨起来。
北楚皇帝是承认扬国的地位的,承认这就是一个国,因此小武拿到的是真正的灭国之功。
但打这仗之前,他谋划多时,想着怎么着也得打出“二十万雄兵会猎于长江”的气势,再不济也得赶上他老爹,在长江上坑死梅勇捷和王礼的阵仗吧?结果他先头部队才开进城,王舜竟然投降了,真是好没意思。
都怪对手太菜。
小武有些高处不胜寒起来。
(https://www.02ssw.cc/5010_5010340/111107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