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动作
开年上工的第一天,天气倒是个好天气,蓝天白云,看着心情就舒爽。
地上的薄冰已经化没了,田间地头背风处的荒草底下,绿色的草芽已经露头。
看来,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了。
刚开始上工,并没什么大活计。
社员们的工作,无外乎就是收拾地里的秸秆和荒草。
有那长一些整一些的秸秆,就会被捆成一捆一捆的,由劳力们背到地头。
谁家里若是冬天储存的稻草或是秸秆不够烧了,就可以把这些秸秆背回去,全当做柴禾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荒草和实在捡不出来的秸秆,则被社员们搂成一堆,在没风的傍晚,点上一把火。
荒草和没用的秸秆烧成飞灰,既能化作田地里的养分,又节省了农人的麻烦。
这种行为,在几十年后是不被允许的,美其名曰“污染空气”。
可在几十年前的这个时代,这是农人们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地里荒草的办法。
古诗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尽管经过燃烧之后的田地,黑灰一片。
待过上一段时日,那些黑灰的土地就会被铁梨翻开,变成养分,滋养下一年的庄稼。
开始上工这几天,一到傍晚,随处可见地里燃着的火堆。
尽管负责烧秸秆的都是些老庄稼把式,但是无论是谁,都小心翼翼,火星子乱飞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燃烧过后,但凡有点火星,都会被埋进土里。
岭山大队就挨着大岭山,每年烧秸秆之前,大队长都是嘱咐了再嘱咐的。
“一定要注意安全,切莫引起山火。”
听说百年前,还有皇帝的时候,大岭山上就曾起过山火。
火势之大,是出动了好些人才灭了的呢。
当时,就连官差都来了,砍树、做隔离带、一桶一桶的河水往山上送。
不是为了灭火,而是为了浇在隔离带上,防止山火面积扩大。
可即使这样,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大岭山的好几个山头都被烧秃了,在那场事故里,死了不止百八十人。
即使过去了这么久,依然被代代相传。
“护林防火”成了这些挨着山住的岭山大队人的执念。
杨柳回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
她满头都是灰尘,就连脸上,也黑一块白一块的。
脱下来的外衣上,一直弥漫着一股火腥味儿。
走在杨柳后边的沈焕白,也不例外。
两人对视一眼,看见了对方的惨样,都忍俊不禁。
“你笑什么?”
“你又笑什么?”
“我在笑某人,成了只小花猫。”
“我也在笑某人,成了另外一只小花猫。”
接下来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好了好了,你快去换衣服,我好洗了晾上。”
别误会,这句话不是杨柳说的,而是沈焕白。
没错!
这小子,自从“登堂入室”以后,杨柳家的活计,包括洗衣做饭在内,全被他一手包揽。
杨柳还调侃道,“你就不怕别人说你吃软饭?”
“那是别人羡慕!他们想吃还吃不着呢!再说了,吃媳妇软饭咋了?谁让我媳妇的‘饭’做的香呢,我牙口不好就是愿意吃软的。”
两人这边热热闹闹,等晚饭做好的时候,已经是快天黑了。
殊不知,在这夜色的掩映下,一场精心预谋的大戏,即将开场。
开年刚上工,冷不丁开始做活计,一做一大天。
村里人不适应,知青们更是不适应。
一个个的,回了知青院以后,都是能不动就不动。
今天晚上轮到刘凤英和杨甜甜做饭。
知青院还是老样子,两人搭伙,一起做一天的饭食。
原来并不是杨甜甜和刘凤英搭档,可后来,和杨甜甜搭伙的另一位女知青因为一些原因,和杨甜甜发生口角,两人闹掰了。
而和刘凤英搭伙的另一位从南方过来的小个子女知青,一直不喜欢刘凤英,两人也闹掰了。
这不,刘凤英和杨甜甜就成了各自被“抛弃”的那一个。
总不可能一个人做一天吧?
那岂不是累死了!
两人别无选择,只能被迫搭伙做饭。
按照知青院的惯例,负责做饭的两人,晚上下工时会比其他人早下工一个小时回来。
这样,等所有知青回来的时候,既有热水用,又有热乎饭吃。
今日也不例外,刘凤英和杨甜甜两人都早早回来了。
因为去年跟着村里人一起种菜,知青们也挣了些钱。
平分到每人头上,大家都有了些私房钱。
不多,也就能偶尔买个零嘴儿或者割一条子肉回来打牙祭。
但后期,第二批种菜的时候,知青们就没再跟着种了。
毕竟大家就要上工了,要是继续种菜,白日里在地里忙,回来还要在暖棚忙,谁也不想累死,知青们只能“忍痛割爱”。
没了“额外”收入来源,知青们的饭食又恢复了以往的质量。
——“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
今天知青院的晚饭,就是玉米面大饼子配上土豆炖白菜。
土豆炖白菜也不多,一颗白菜六七个土豆,炖在一起,多添点水,也就够了。
玉米面大饼子蘸上土豆白菜汤,囫囵也是一顿。
干啥这么省?
不怪知青们,毕竟去年冬天存下的土豆白菜也快所剩无几了。
好在再有一个月,山上的野菜就能长出来了。
闲暇时,大家去山里采点蘑菇挖点野菜,也算是能吃个新鲜菜了。
“饭好了吗?我都要饿死了!”
赵小北手脚麻利,最先洗漱好,便来催促今天负责做饭的刘凤英和杨甜甜。
这俩人,一个比一个磨叽,做饭还不好吃。
赵小北根本不抱啥希望能吃上山珍海味,他只希望饭菜能快点进嘴,好填饱空了大半天的肚子。
“快了快了,别催!”
刘凤英没好气的拿着菜铲子搅动锅里的土豆白菜。
菜铲子碰上铁锅,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
看得出来,刘凤英此时心情并不好。
赵小北翻了个白眼儿。
“到底好了没?要是好了我就端菜了。”
“好了好了!催什么催!就你天天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你说谁是饿死鬼?怎么不说你自己手脚慢?还嫁过一回人呢,我真是同情你前头那男人!”
“我又没嫁给你,用得着你同情?!”
杨甜甜端着一盆玉米面大饼子出去了,赵小北倚在门框上,目光追着杨甜甜手里的玉米面大饼子而去,并没注意到刘凤英手上的小动作。
(https://www.02ssw.cc/5009_5009195/111107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