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太后的用意
这几日,宫里头鲜见的热闹。
“这是有什么好事儿?”胡秋儿去黎妃的宫中,看到忙忙碌碌的宫人进进出出,当下有些好奇。
“这不,今日日头好,就将屋子里杂七杂八的东西拿出来晒晒。”
胡秋儿瞧着外面放着的多是一些书籍,捡开一本瞧瞧,倒是琴谱。
“说起来,我倒是许久都没有听见你弹琴了。”
胡秋儿这么一提,黎妃倒是来了兴趣,当下让人将胡秋儿先前送给她的那架五弦琴搬来:“你若是不说,我倒是还没发现,还真是许久没有弹琴了。”
看着那张保养得当的五弦琴,胡秋儿先到先前自己日夜苦练琴艺的日子,一转眼,竟过去这么久了。
只是这些怀念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胡秋儿笑着看着黎妃坐在那五弦琴面前:“不如就弹奏一曲凤求凰吧!”
黎妃琴技不错,当下便扬手弹走起来。
莫嫔还没到黎妃的永和宫,就听到了琴声,却不想,在拐角处碰见了雅嫔。
雅嫔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生的倒是清丽脱俗,见了莫嫔,笑着福了身:“莫嫔姐姐。”
“雅嫔怎么在这儿?”
雅嫔轻轻一笑:“方才是寻了琴声这才来了此处,却不想是黎妃娘娘在弹奏。”
“雅嫔看着像是爱琴之人,不如同我一同去瞧瞧?”
“那多谢莫嫔姐姐。”
二人一前一后的进了黎妃的永和宫。
外头的宫人正要通传,就被莫嫔抬手阻止。
黎妃背对门而坐,自然是没有看到进来的莫嫔和雅嫔,倒是胡秋儿瞧见了二人,颇为诧异。
莫嫔和雅嫔行了礼,就在不远处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胡秋儿轻笑,并没有提醒黎妃。
一曲终了,黎妃这才注意到屋子里的莫嫔和雅嫔。
雅嫔新进宫不久,黎妃只是见过她几面而已,并不相熟。
“嫔妾听闻琴声,在外驻足,莫嫔姐姐邀请嫔妾进来,打扰了黎妃娘娘,还请恕罪。”
不过是听琴罢了,又不是什么大事儿,又见雅嫔落落大方,黎妃倒也没生气。
“这可是五弦琴?”雅嫔看到那案桌上的琴之后,不免有些吃惊。
“确是五弦琴。”胡秋儿点了点头,笑着问了句:“瞧雅嫔的样子,像是爱琴之人,不如抚琴一曲如何?”
黎妃起了兴致,自然是同意,莫嫔虽然不擅长,但是也乐意听人抚琴,当下自然也是同意。
雅嫔见盛情难却,也拒绝不得,再者她也确实想要试试那五弦琴,当下也就没有再推诿,迤迤一福:“那嫔妾就献丑了。”
和方才的凤求凰不同,雅嫔虽然娇弱,但手下的琴音却大开大合,似有气吞山河之势。
众人屏息,只余这琴声绕梁。
“雅嫔这首破阵曲气势滔天,很是精妙!”黎妃当下就夸了起来。
“我虽然不善,但是也听过许多,雅嫔这曲却是正酣人心。”莫嫔也称赞了一句。
“雅嫔竟能弹奏如此气势,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胡秋儿看着安安静静的雅嫔,有些感慨。
黎妃这里收集了不少的古乐谱,众人便得了乐,一会儿研究这个,一会儿弹奏这个,时间倒是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下午。
雅嫔瞧着时间不早了,倒是先离开了永和殿。
胡秋儿和莫嫔又没什么事儿,索性就继续在这里听黎妃弹琴。
“娘娘,姚庆公公来了。”芳华躬着身子进来回了话。
“什么事儿啊?”黎妃觉得奇怪,这皇上已经许久都没来她这里了,怎么今日倒是姚庆来了?
姚庆进来,见胡秋儿和莫嫔都在,打了个千儿“奴才见过黎妃娘娘,德妃娘娘,莫嫔娘娘。”
“姚庆公公可是难得来一趟呢!”黎妃笑着打了趣。
“黎妃娘娘,您可别折煞奴才了,皇上说过几日去行宫避暑,然后再去秋围,让我来问问黎妃娘娘去不去?”
这倒是稀奇!黎妃挑了挑眉:“去呀,为什么不去!”
姚庆揣着笑脸,恭敬的退下了。
等人走了,黎妃这才冷笑一声:“这么多年,皇上还记得让我去行宫避暑和围猎!”
胡秋儿和莫嫔自然是听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索性这里也没有外人,倒也没什么大事儿。
黎妃要去行宫避暑,又还要跟着去秋围,自然有不少的东西要收拾。
胡秋儿和莫嫔二人也就不耽误她,当下便起身回去了。
皇上那边没派人,倒是毓妃那边差了人问了一句,问胡秋儿要不要去行宫避暑。
方才从黎妃那里回来,如今听到这消息,就嘱咐了蔓菁:“说我这些日子身子不利爽,就不去了。”
那宫人得了信,就回去了。
眼瞧着那宫人回去复命,蔓菁提醒了一句:“娘娘要不要找太医瞧瞧?”
蔓菁说的在理,胡秋儿也不想因为这事儿闹大了,也就应了一声:“待会儿你去太医院一趟。”
虽说毓妃就是胡冬儿,可这么多年不见,不管是她还是胡冬儿都已经变了,此番避暑的事情,毓妃虽然有心,可皇上如今刚发落了胡家,惯不会给她好脸色,她有何必去热脸贴了冷屁股,让毓妃难做。
蔓菁的速度很快,晚膳之前,就带着太医来了。
说是大毛病,也不算大,若说是小毛病,太医也不敢妄下,当下只是嘱咐胡秋儿好生休息,莫要劳累。
宫中的二皇子,三皇子,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都是要去的,她们的母妃自然也是如此。
三皇子让皇上放到了毓妃的名下,不过三公主却没有,因此三公主照顾的都是嬷嬷们。
襄嫔如今怀孕了,金贵的很,这避暑自然也是要去的。
倒是太后那里,一是年纪大了,懒得奔波,二是齐王妃如今还在宫中,因此倒是没去行宫避暑。
行宫去了一大波人,宫里头安静极了。
莫嫔和黎妃都不在宫中,胡秋儿平日里也就去去太后那里。
也不知是怎么的,丰帝去行宫没几日,太后就病了,胡秋儿正好没事儿,就日日去寿慈宫侍疾。
今日正好服侍完太后喝药,胡秋儿将手里的药碗放下,然后将宫女呈上去的梅子挑了一颗送了过去:“太后尝尝。”
太后这几天吃药,吃的食欲不好,嘴巴里没什么味道。也就这盐渍的梅子能够让嘴里舒服些,可惜太医嘱咐了,这盐渍的梅子不能多吃。胡秋儿那叫一个听从医嘱,竟是严格盯着梅子的数目。
太后瞧着这一颗梅子,有些无奈的吞下:“你倒是全听那太医的话,说是不让哀家多吃,竟是一颗多的也不让!”
胡秋儿将银签放在一旁的托盘里,轻笑道:“太医怕太后娘娘怪罪,臣妾可不怕,良药苦口利于病,臣妾只望着太后娘娘早些好起来才是正经。”
二人说这话,朱嬷嬷抱了齐王世子过来。
太后生着病,也不好抱,就这朱嬷嬷的手看了看,胡秋儿也逗弄了一会儿,算着日子,这孩子的满月也快了。
“齐王妃怎么样了?算着日子,还有五六天留可以出月子了。”太后问了一句。
“是啊,满月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朱嬷嬷应了一声。
瞧着太后有些累了要休息,胡秋儿准备和朱嬷嬷一起出去,却听得太后道:“德妃,你留下,哀家有话要和你说。”
胡秋儿坐在太后的床榻前,微微低头。
却听得太后叹了口气:“你是个好孩子!”
胡秋儿有些惊讶的抬起头,不知道太后为何这么说。
“你进宫这么久,哀家知道你心性好,若不是胡家的事情,让你受了牵连,哀家是更属意你的。”
胡秋儿听到这话,当即就跪了下来:“太后娘娘,臣妾从没有生此妄心。”
太后瞧着胡秋儿如此惊恐,眼中露出几分满意来:“哀家知道,皇上去行宫之前跟哀家说,他想要册立毓妃为后。”
胡秋儿虽然震惊,却并没哟开口说话。
太后又道:“可哀家不同意,毓妃到底是身份太低,上不得台面。皇上如今是越发的专断了。”
太后最后一句话听得胡秋儿心惊胆战。既不敢抬头,也不敢说话。
感觉自己的腿都要跪麻了,胡秋儿这才听到太后开口:“罢了,哀家和你说这些做什么?你回去吧!”
从寿慈宫出来,胡秋儿还没有弄懂太后方才说那番话是什么意思。
皇上要册立毓妃为后,可太后为什么要告诉她?
她如今因为胡家的事情被皇上厌恶,虽是德妃,但众人都瞧得出来,这德妃是徒有虚名。
好在之后胡秋儿去寿慈宫的时候,太后像是从未说过那日的话一般,倒是让胡秋儿稍稍安心了些。
转眼就到了齐王世子的满月,齐王妃在宫中宫中生产和坐月子,已经是皇恩浩荡了,这齐王世子的满月酒再在宫中办,怎么也说不过去。
一大早,齐王就领着齐王妃和齐王世子拜别了太后,一行人出了宫。
胡秋儿这些日子时不时的去太后那里,自然和齐王妃也相熟,齐王世子满月,她也差人送了一份礼物过去恭贺。
(https://www.02ssw.cc/5009_5009028/111110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