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 章 皇帝的个人能力重要吗
{皇帝的个人能力重要吗?}
帝王们头瞬间大了,不知道为什么话题又跑到他们身上来了。
民间,很多人都觉得重要,而且是非常重要,对此大家也是有自己的见解。
年轻的秀才表示:“天子有能力,那就会有建树,至少他做什么事情,都不太过担心。”
商人说道:“有能力的皇帝做事情有成算,要是庸主,容易犯糊涂,至于昏君,那只怕都要亡国了。”
.....
在各时空议论的同时,刘晓希也已经点开了这个话题的留言。
{网友一:重要。
如果一个皇帝文治武功都牛掰,软硬实力都不缺,那对王朝的发展是极为有利。
一般来说,皇帝的能力要从多个维度来看,也就是政治能力、军事能力、经济能力。
政治能力就是在政治斗争、任用人才方面的能力;
皇帝的军事能力和武将的军事能力是不一样的,皇帝是帝国的掌舵人,起到在战争中定大局的作用;
经济能力也就是治理国家的能力。
若这三者都不缺,那综合水平就弱不了,怎么也能在历代帝王中排在第一梯队}
看着光幕,君王们也在暗自思考自己的能力水平,历代皇帝加起来也有好几百号人,谁也不想落在后面。
尤其是他们是知道的,后世人很喜欢比较他们这些帝王,这要是被排在后面,那面子怎么过得去。
嬴政对自己的政治手腕还是自信的,军事能力大概是比不上李世民那种,但也还行,只是治国能力,现在六国统一不久,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个他暂时不评价。
刘邦捋着自己的胡子悠哉的开口,“朕从这三个方面讲,应该做的还可以吧,至少也不会是差的那一批。”
刘恒对自己也是有信心的。
刘彻就有些犹豫了,他现在肯定是个明君,而且也勤政,至于历史上,老了大概就容易糊涂吧,也不是他一个人这样。
刘秀根本就不用考虑自己的能力问题,他可是被后世称为最完美的皇帝,所以还用说?
李世民脸上也散发出自信的神采,“说起文治武功,朕也不是弱的那一类。”
赵匡胤有些为难,他的能力应该还好吧,就是暂时没能完成统一,扎心了。
朱元璋表情从容淡定,“咱统一华夷,自然也不是没有能力的人。”
朱棣不免暗自嘀咕,“朕被称为永乐大帝,应该在后世人眼里算有能力的吧?”
康熙乾隆这爷孙,都觉得自己还算不错,当然雍正就谦虚了点。
......
上面这些帝王们在思考自己的能力问题,但也还有不少帝王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因为综合水平一流的,真没几个。
{网友二:能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就像是要评价一个皇帝如何,还是要从多个角度。
比如看这个皇帝是仁君、还是暴君?有没有爱惜民力,不嗜杀。
其次就是看这个皇帝是否明智,是明主还是昏主。
还有这个皇帝的勤政程度。
能力只能算其中一个加分项}
这个回答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有能力虽然好,但不用在正经事情上,或是摆烂不用,那也没什么用,当然没有能力却又很努力,好像也不行。
反正朱由检还记得后世人骂他的话,再勤奋的笨蛋也是笨蛋,唉,虽然扎心,但他现在也有反思。
另一边
刘禅低垂着头,“朕这样的,应该就是没什么能力的吧。”
董允听到这话还愣了下,连忙安慰,“陛下多虑了,每个人都有能力,只是区别在于多少,陛下的能力已经远超很多皇帝了。”
......
{网友三:个人能力肯定是重要的,比如秦始皇凭能力统一六国,李世民以自己的能力开创贞观之治,这些无不说明能力的重要性。
但作为皇帝,能力只是其中一项,在某些情况,比如时代环境、政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皇帝再有能力,再想成就一番作为,往往也会出现徒劳无功、生不逢时的情况}
这话让不少君王们都有所触动。
有人是有雄心壮志,但没能力;
也有能力和抱负都不缺的,但能力的高度够不上,以至于还是没有作为。
刘协深深压下心里的无奈,他自认为自己还算是有能力的,原本也有抱负,但他没有实权啊,面对王朝末年的种种问题,他就是傀儡一个,别人都不听他的。
刘备也在感叹,所以虽然他家阿斗能力的确是够不着,但哪知道和别人家的一比较,也还不错,若是身处太平盛世,也是个不错的君王了。
朱由检也是相当的无奈,他虽然有一点权利,因为真正的大权还是被大臣们把持,加上他还玩不过那群人老成精的家伙。
{网友四:你想想那些开国之君,哪个不是时代的佼佼者,综合能力绝对是顶尖的那一批,否则也不可能在乱世中杀出重围}
各朝的开国之君们对此不可置否,当然李渊默默移开眼睛,他实在是怕后世人那张嘴了。
老百姓们对这番话也是极为赞成的,这能打天下的,那谁不是牛掰的人物。
大娘漫不经心的吐出嘴里的瓜子皮,“这要是能力稍微差一点的,保准都会被别人超过去。”
一个小地主悠闲的逗着鸟,嘴里也在说道:“即便是皇帝挑选继承人,也要选择有能力的儿子吧,不然直接给弄亡国了。”
......
—
{如今兔子和毛熊的关系如何?}
从上个内容退出了,刘晓希看到这个话题就毫不犹豫点进去。
祖辈们自然是知道毛熊的,此刻看到这个话题,对Z治敏感的人都不免猜测起来,要么就是兔子和毛熊的关系有了新变化,而且这个变化还不是好的方面。
先辈们眼神都变得凝重,从来都没有永恒的朋友,更何况是国际关系,原本就有个老鹰不安分,若是毛熊也来捣乱,加上西边的天竺,东边还有脚盆鸡,这对兔子可是极大的挑战。
古代的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同样有这方面的猜想,虽然知道兔子的实力强,但架不住双拳难敌四手啊。
李世民忧心忡忡的喃喃道:“只希望不要出什么乱子吧。”
......
只是等到祖辈们继续往下看留言,也挺懵的,因为后世的这些孩子也在争执不断,说什么的都有。
当然他们也从这些争论中提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老鹰在拉拢毛熊、比如兔子和毛熊的贸易下降的情况...
这些信息,让各朝人士都还傻傻的反应不过来。
老祖宗最近都沉浸在后世的太平岁月里,哪知道这些情况。
“这会不会出什么事情啊?老鹰这是想干嘛?”
“唉,希望兔子一切都好吧,这前后左右都不安分的话,那可怎么办啊。”
......
帝王们知道后世的国家多,在国家关系上肯定要比他们时代复杂,兔子若不是还有实力摆着,那可真够悬的。
大禹即便看明白了也无能为力,他们时代也不缺部落之间相互进攻吞并,只是后世的战斗比他们时代厉害的多,甚至一旦开启混战模式,后果就不可预料了。
祖宗们对此是毫无办法,只希望兔子一切都好吧。
先辈们想要变强的心态更加迫不及待,原因很简单,就是保护亲人同胞和这片祖祖辈辈生存的土地。
刘晓希想到现在的大环境,也给祖辈们分享了下。
“现在全球贸易环境变化也挺大的,因为全球贸易壁垒增多,政策调整、关税变动等影响,兔子的外贸订单也有减少。
一些外贸企业现在因为订单减少,工厂也不得不宣布停工停产放长假,工人没活干,收入自然也少了。
年轻人还算好一点,可以尝试投简历换一份工作,虽然现在就业市场也不容乐观。
至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面临的情况就更糟糕了。”
听着刘晓希的话,祖辈们的心都沉甸甸的。
对于老百姓们来讲,大道理不一定听得懂,但这个影响还是看的是明明白白。
老农放下手里的锄头,擦着汗道:“这要是没了活干,一家人可怎么过啊。”
干着木活的木匠,嘴里还很感慨,“日子肯定还能过,但铺张浪费、大手大脚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学会节衣缩食才行。”
商人唏嘘的表示,“唉,后世这些外贸企业,要是撑不下去也是麻烦了。”
......
刘晓希说着就停不下来了,“...现在不少商铺也关门闭店了,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店铺不赚钱,自然就面临倒闭。”
这些情况,祖辈们这段时间也有察觉到,光幕刚出现的时候,他们可是看到街上人也不少,但今年的确是冷清了。
刘晓希:“对了,历史上鹰酱在1929年-1933年发生过著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飙升,贫困加剧,这场危机从鹰酱蔓延至全球,也间接引发了二战...”
古代的老祖宗们表情还愣愣的,这的确是第一次知道老鹰国的经济危机,而且影响还如此严重,当然他们也害怕后世的全球经济衰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民国的一些先辈,也是有了解国外情况的,他们忧心啊。
给祖宗们说了下现代的情况后,刘晓希继续开始下一个内容,唯留下一众祖宗们,还颇为忧心忡忡。
{女宰相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友情}
等调整好心态,祖辈们就看到了这个话题。
前面的朝代第一次听到女宰相的存在,不少人都惊呼连连,但一想到唐朝还有女皇帝,瞬间就又淡定了。
西施红唇微启,“这唐朝的女子,她们可真厉害啊。”
贞观年间的君臣们,既迷茫又诧异。
李世民还是不敢相信他大唐竟然还出现了女宰相。
李丽质捂住嘴惊呼出声,“哇,这个上官婉儿肯定非常有能力,不然也不可能当上宰相的。”
李泰一副肯定的模样,“肯定是啊,以女子的身份当上宰相,难度可不是一般大。”
......
周武时期
太平公主也很诧异,显然没想到这个内容会说到她和婉儿,“后世人还真喜欢八卦啊。”
上官婉儿清丽的脸上在片刻愣神后,恢复了平静,谁能想到,她和太平之间,千年后都还有人提起。
{上官婉儿,很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这是个才女。
历史上,有人称赞她的文采,也有人批评她的荒淫。
而且不管是新旧唐书这些正史中,对她的记载都是奉承权贵、淫乱宫闱、控制朝纲这类负面形象。
直到2013年,上官婉儿的墓志铭考古出土,2022年,陕省博物馆首次将墓志铭展出。
全文共计982个字,披露了这位历史上唯一一个女宰相的一生。}
周武时期
上官婉儿嘴唇微抿,所以,她也是被后世刨出来了吗?嗯?
武则天也不淡定,转头看向上官婉儿道:“你这运气,差了啊。”
上官婉儿:...
公主府上,太平实在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表情好,还有自己有没有被挖出来呢?这她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跟婉儿一样。
各朝百姓们也在议论这位女宰相,主要是太惊讶了。
李隆基感觉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预感大为不妙,根本淡定不下来。
{在上官还在襁褓之中时,她的祖父上官仪因为得罪武则天被诛杀,她和母亲也被没入掖庭为奴。
不过她自小饱读史书、聪明伶俐,14岁被武皇免去了奴婢身份,得到重用。
在墓志上记载她13岁成为才人,可能是武皇为了免去她的奴婢身份给的名分。
她出生在公元664年,太平公主则出生于公元665年,两人年龄相差一岁。
作为武则天放在身边重用的女官,她和太平之间想来也是朝夕相处的玩伴,否则若是情谊不深,太平也不会为上官整理诗集、为她平反,还把她迁到了自己女儿的墓旁,写了900多字的墓志铭}
光幕下
吕雉看得很认真,主要是对这个女宰相的经历好奇,女子在史上能有如此成就,彼此之间更容易惺惺相惜。
邓绥嘴里同样称赞不绝,“其实世间女子亦有不少聪慧的,但可惜缺少了机会。”
独孤伽罗看着上官婉儿的事迹,她也要将孙女培养成杰出的女政治家。
没错,太子妃元氏生了一对龙凤胎,喜得杨坚夫妻俩这些日子乐悠悠的,皇宫内、朝野上下都一片喜庆。
周武时期
武则天嘴里低语着,“太平为你平反?”
上官婉儿低下头,“微臣也不清楚。”
只是到底心里也是在猜测,毕竟关系到她自己。
太平公主也不傻,她自己历史上都没有个好结局,只怕婉儿也出事了,是谁?李隆基还是韦氏干的?
天宝年间
李隆基这预感越来越不好啊,他更担心接下来出现自己的负面新闻啊。
{…历史上有很多的男宰相,如果上官婉儿不够优秀、如果不是一心扑在事业上,她不会爬到这个位子上,也不会一生无儿无女。
在史书中,上官婉儿是韦武集团的一员,但从墓志中,又说明了她和韦后并非是一伙。
这位才女政治家,在唐隆元年,联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发动政变,扳倒了韦后集团。
结果,李隆基也趁机诛杀了她。}
李隆基:...他就知道自己今天有霉运罩顶。
百姓们对李隆基这个人熟啊,没想到还有他的事儿,更没想到还是他把这位女宰相给咔嚓了。
汉朝一个姑娘很是不解的开口,“李隆基这是怎么想的,为何要杀上官婉儿啊。”
摆摊的小贩推测道:“李隆基该不会是认为上官婉儿就是韦后一伙,就给全杀了吧?”
......
武则天瞟了眼光幕上的内容,随即又把眼神放在上官婉儿身上,“婉儿,你觉得呢?”
“微臣问心无愧。”
太平公主对李隆基是真的动怒了。
而一时间惹到了三个女人的李隆基,此时也头大了。
......
{这里的情况很微妙,试想一下,若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关系不好,那李隆基拉拢上官婉儿,和太平争斗岂不是更好。
会不会是因为上官和太平的关系太好,李隆基心里才会忌惮,所以先把上官杀了,逐个击破。
因为唐睿宗当政后,原本的盟友也变成了政敌。
上官死后,太平为她高调平反,这也引起了李隆基的不快。
毁了上官婉儿的墓,也就是打了太平的脸。
等到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太平公主也被赐死在家中,这两个同时代耀眼的女性,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各朝人士还在议论,原本唐之后的朝代,大家都是看史书了解,这一下子换了个角度。
老百姓们的眼前仿佛浮现了唐朝这场政治斗争。
不爱读书的纨绔少年挠挠头,“唉,果然啊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旁边的年轻人温和的笑了笑,“有没有可能是太平公主故意抬高上官婉儿,借此打击李隆基?”
吃瓜的大叔环着手臂摇摇头,“谁知道呢,咱们看个热闹就行了,哪能操心那么多。”
......
李世民虽然也有些可惜,但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成与败。
武则天这心里也不免感叹李隆基这小子果然是狠,当然能一天杀三个儿子,怎么可能不狠,只是这一次太平退出了,对于婉儿,她自然也希望这孩子能安享晚年。
上官婉儿不清楚武皇的心理活动,她对李隆基说不上恨,成王败寇,只是她难过的是太平也没落到一个好下场。
太平对李隆基这个侄子的感情更冷淡了,相比起李隆基,她和婉儿自小的情分自然是比不了的。
李隆基也很忐忑,好不容易平定东瀛回来,结果哪知道来了这档子事,这是见不得他好啊。
天宝年间
唐玄宗看到最后反而笑了,“爱怎么说怎么说吧,朕能堵得住那么多人的嘴吗?呵。”
李白、杜甫、高适他们一个个都不发表意见,说啥啊,议论当今那脑袋还要不要了。
李琩和杨玉环这夫妻俩,看了看光幕后,继续忙他们的事情,一个是爹、应该是前任丈夫兼公爹,朝廷的那些是非恩怨早已跟他们没关系。
(https://www.02ssw.cc/4_4510/284646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