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 第524 章 各朝代的日常

第524 章 各朝代的日常


一晃天气开始转凉,刘晓希日子在继续,各朝代的人们也不得闲。

秦朝

陈平经过一路奔波,已经来到了咸阳城。

他已经在咸阳待了一个多月,别看和刘季的年龄差距大,但两人还玩得很好。

想起刚来的时候,看着咸阳的变化,陈平那是哪儿都看不够,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

不仅是看到了不一样的咸阳,还得到了秦始皇的召见,认识了皇太子扶苏、以及刘季、韩信、萧何...

城门口

“兄长,你真要走了?要不你还是留下吧,你怎么放心把我一个人留下?”

陈平语气有些幽怨,还有些小孩子脾气。

陈伯自然是舍不得把弟弟留在咸阳,但他们离家那么久,家里也不能一直麻烦族人照顾,而且经过观察,他弟弟和刘季这帮人相处还是很不错的。

“家弟年幼,但不是坏人,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你们多担待。”

“我才不会,你要走赶紧走吧,还管我做什么。”

陈伯无奈的看了耍脾气的陈平一眼,转头继续朝着来送别的刘季、樊哙他们说道:“他就这脾气,别理会。”

樊哙毫不在意的说道:“陈兄弟,你就放心好了,有我们哥几个,肯定会照顾好陈平。”

卢绾在旁边附和,“对,等你家里的事忙完,早点回来,咱哥几个再聚。”

刘季拿了一个包袱递到陈伯怀里,“对了,这是我媳妇做的一些包子,你带着路上吃。”

陈伯也不推辞,“多谢,以后恐怕麻烦你们多多照看他,以免闹出什么祸端。”

“会的,你路上小心。”

......

等人走后,陈平还蹲在地上吸鼻子,刘季一巴掌拍在他头上,“没出息,哭什么哭,你兄长说了等家里的事情处理完就回来,顺便把你的事情给族里说说。”

“真的?”陈平也不在意这一巴掌,只是跳起来惊喜的问道:“那他干嘛不告诉我。”

刘季转头背着手往城里走,悠悠的说,“是吗?他没告诉你啊?想来是想趁此机会让你适应适应。”

“哼,他就是故意的。”

“赶紧走了,殿下还等着我们...”

在他们走后不久,一个健壮的青年来到了城门外。

吐掉嘴里的狗尾巴草,项羽仔细打量了下城门呢喃,“这就是咸阳啊...”

汉  元光年间

卫子夫的肚子一天天大了,因为营养太好,看起来也有些富态感。

因为不知道这一胎是不是刘据,卫子夫很重视。

刘彻在和兄长刘非喝茶。

刘彻现在心情好,原因嘛,自然是不费一兵一卒、没有半点损耗就将刘非的王位给撸了。

不过他也没有把事情做绝,王位撸了,但还给刘非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爵位。

刘非面色不变,但心里却是发苦,可又怪的了谁,儿子谋反,这真是家门不幸。

“不如以后你们都留在长安如何?如今刘安那里还比较缺人,朕希望兄长去帮帮忙。”

刘非犹豫了下点点头,封国都没了,自然也没有回去的必要,刘彻让他跟着刘安一起研究火器,说明对他还是信任的。

这一想倒是让刘非稍微安慰了点。

另一头的兵器部

刘安在带着方士们研究火药弹、火药枪,火药虽然有了,但更厉害的武器还需要继续研究。

他现在高低也是个研究部门的重要人物。

想他从一个王侯沦为庶民、再混到今天的地位,这都是辛苦打拼的结果,刘彻现在看到他都有好脸色了。

东汉末年

太史慈和孙绍到益州后,见大家对他们都欢迎,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刘备自然不能薄待了去。

不光太史慈和他的部下受到重用,孙绍也被安排和姜维一同学习。

对这个没爹的孩子,益州众人还是比较怜悯的,人家大老远来投奔,那是该有多信任他们啊。

刘备还十分严肃的叮嘱阿斗,“你可不能欺负人啊,要好好善待这些来帮我们的人。”

刘阿斗小脸认真极了,“嗯。”

......

孙绍的课程和姜维的一样。

两个人上午上完诸葛亮、荀彧、徐庶他们的文化政治课后,下午就去武场跟着几个叔叔学武。

一开始,孙绍还比较拘束,内心还绷得紧紧的。

在经过太史慈的开导后,逐渐和大家熟络起来。

很吃苦也很努力,关羽他们对孙绍还挺有好感的。

好孩子,没人不喜欢。

隋  开皇年间

陈国经过深思熟虑后,接受了隋的招安。

杨坚欣喜若狂,大摆筵席款待远道而来的陈后主一行人。

在宫宴上,独孤伽罗也看到了这位冼夫人这位奇女子,拉着她说了好半天的话。

站在婆婆旁边的元氏充满了崇拜,“夫人的能力智慧,我很敬佩,世间太难得见到了,你可要多住些日子。”

独孤伽罗也笑着挽留。

冼夫人闻言婉拒了,她的性子本就是不受拘束的,来都城一趟,处理好事情后,她们就要返回岭南,完成隋文帝交代的任务。

贞观年间

玄奘法师已经从长安出发了。

只是这次不是他一个人,当然也没有三个徒弟。

不过一路上倒是有大唐军队跟随着,全都是平民百姓的装扮。

还有些商人跟在军队后面,显然是想去天竺寻找商机,看看能不能搞点东西来回做买卖。

可以说是乌泱泱的一大群人西行。

玄奘也不知道说什么,原本他想象的西天取经,应该是风餐露宿、比较辛苦,但现实却是大相径庭。

不过安全性也是大大得到保障。

他们已经出发了一个多月,如今出了玉门关。

再往前走就不是大唐的国界了。

所以趁现在,军队也要进行补给,跟随的这些商人也一样。

负责护送玄奘的将领,正在和玉门关的守将进行交涉。

其他人则是在休整。

守将看着这几百号人都有些不可置信。

“你们这是要去西天取经?”

“嘿嘿,是啊,陛下怕玄奘法师有危险,另外我们去天竺国也有别的任务。”

守将茫然的点了点头,脑子里依旧恍惚,但既然是陛下同意的,那就没有问题。

玄奘法师也去准备了些他需要的食物和水,虽然同意了陛下让军队跟随,但食物的问题他还是想自己解决。

天宝年间

李白一路上逛吃逛吃,终于来到了泾县。

早就得到风声的当地乡绅盛装打扮,纷纷来到街上等待着和大诗人李白的见面会。

不明所以的泾县百姓们摸不着头脑。

直到有大户人家的小厮大喊着“老爷,李白来了。”

街上的百姓们愣在原地,接着就是阵阵哗然。

随着消息传开,越来越多得到消息的百姓们都涌上了县城街道,只为一睹大诗人的真容。

大娘着急的往人群里挤,“李白真的来了啊,娘嘞,咱也有机会看到诗仙了。”

读书人议论道:“诗仙该不会是为了县太爷来的吧。”

小孩骑在大汉的脖子上,着急的喊道:“爹,把我举高点,我看不到里面了。”

......

当李白一家人到来,就看到了县城里密密麻麻的人。

这种场面已经司空见惯,明月奴他们都很淡定。

接下来自然就跟粉丝见面会一样。

等汪伦来到偶像身边、正想搭话的时候,就听到偶像朝他说话了。

“听说你这里就好酒?”

汪伦:...他偶像果然是个爱酒之人。

虽然这样想,但汪伦连忙点点头,“的确是有好酒,不如请移步府上,小可好酒好菜为你们接风洗尘。”

李白毫不吝啬的给了汪伦一个大大的微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明月奴跟在旁边,不好意思的说道:“叨扰了。”

宋  开宝年间

辽国怎么也想不到,宋人竟然敢主动发起战争。

而且宋军势如破竹,这怎么也不像是他们印象中的宋军。

耶律璟被奴隶所杀,趁现在新帝刚即位,辽国内部不稳,赵匡胤当然是要趁此机会出兵。

之前没条件就罢了,但现在南唐、北汉这些政权接连并入大宋,加上军队的训练也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

耶律贤这人,赵匡胤早有耳闻。

趁现在这小子刚即位,老赵要先下手为强。

所以这才有了这次的北伐。

赵德昭自然是要去的,赵德芳也想,但赵匡胤看这小子年纪实在太小,还是没同意。

赵匡胤没办法做到御驾亲征,以前是因为有赵光义监国,如今自然是不成了。

如果自己亲征,让儿子监国,以他儿子的能力还真不一定玩得转朝堂,更甚者若自己有个万一,儿子继位也容易出岔子。

大军走后,赵匡胤也坐不住,干脆去找赵光义。

赵光义自然是不欢迎的,脸上很抗拒。

“什么风儿把兄长吹来了。”

赵匡胤看着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弟弟,如今变得颓废不堪、整日饮酒作乐,眼神复杂,“来看看你如何?”

赵光义低声轻笑了两声,“看也看到了,不知皇兄是否满意?”

赵匡胤没有回答,只是转移了话题,“我这次来还有件事,德崇、德明、德昌这几个孩子,朕要带走。”

赵光义:...这人脑子没病吧,还想把自己儿子要走?

不过转念一想,儿子们离开或许还有个光明的前途,赵光义冷哼一声也没阻止。

赵匡胤看了一眼赵光义继续说道:“几个孩子,廷美会抚养长大,如果他们以后有能力,朕也不会亏待他们。”

本来之前他就打算带走的,老三也念叨多次了,但之前事情多,孩子们年纪又小,现在也没必要耽误了。

“希望你说到做到。”赵光义也明白,如今儿子们是他这一脉唯一的希望了。

熙宁年间

将闽地的情况写好折子送去汴京后,苏轼这才闲下来。

按宋神宗的想法就是苏轼这家伙很适合当钦差,替他去各地检验变法的执行情况。

不过苏轼来到当地,却发现这里的虎患极为严重。

百姓们出门都提心吊胆的。

地方官也不是没有组织人手猎杀老虎,只是没有后世的武器,收获甚小。

苏轼带着儿子到此,先要做的就是把虎患威胁解除了。

汴京这头

在王安石的建议下,赵顼决定将沙门岛上的伙食标准提高些,至少不能再出现没食物的情况。

那些狱卒该抓捕归案的就抓捕归案,换一批人去接管那些囚犯。

除此之外,也要安排大夫上岛查看是否有疫病的情况。

王安石呢,作为丞相,除了要操心各种事情,还要找人给儿子看看身体,避免儿子英年早逝。

至于儿媳妇,也已经在王安石夫妻俩的做主下和离了,王夫人自己带孙儿。

明  正德年间

宁王的谋反早就已经解决完毕,宁王被赐死。

朝堂上还是一如既往。

不过后宫接连两个妃子怀孕,倒是让张太后高兴不已。

大臣们也如释重负,陛下终于有子嗣了,不过是不是皇子,大家也不知道,依旧还不算放下心来。

李言闻现在不光是皇帝的专属太医,还要负责两个妃子的日常问诊。

朱厚照本以为有妃子怀孕后,他就能自由些了,结果并没有,政务依旧多,那些老臣们还是喋喋不休。

朱厚照撑着脸坐在龙椅上唉声叹气,这有孩子还是第一步,重点还要把孩子养大,才有人接他的位置,这一想,顿感人生无望。

朱厚熜这小屁孩在旁边磨墨,来京城那么久了,也差不多理解这当皇帝的苦逼,说起来对他这个堂哥还有些同情。

“朱厚熜,想什么?”

看到凑近的大脸,朱厚熜差点一拳打过去,意识到是皇帝哥哥,才住手。

“我在想父王。”

朱厚照双手放在龙椅的扶手上,晃着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你想他做什么,皇宫不好玩?”

朱厚熜挠挠头,“没有,就是想念家乡的味道了。”

朱厚照闻言来了精神,“也是,你还是个小孩子,这样吧,我陪你回去一趟,就微服私访。”

朱厚熜连忙摆摆手,就跟看到什么恐怖的事情一样。

不过也确实恐怖,皇帝要跟他出宫,多吓人啊。

朱厚照却是被朱厚熜的反应逗得哈哈大笑,“逗你的哈哈哈。”

朱厚熜:…囧

清  嘉庆年间

沿海的郑一嫂和张保仔早就收到了朝廷的招安。

但一直还没决定是否要归顺朝廷。

红旗帮的帮众们议论纷纷,虽然历史上说他们接受了招安,但现在还是有些犹豫不定。

这一世和历史上不同,民间起义沸沸扬扬,朝廷还能坚持多久谁知道?

作为海盗,这亏本买卖能不能做,他们当然要好好算计。


  (https://www.02ssw.cc/4_4510/235327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