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但他并未点破,反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了然而又带着些许纵容的笑容,欣然点头:“嗯!如此安排,甚好!甚为妥当!”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仿佛早有默契一般。
一个随口一提,一个顺势答应,配合得天衣无缝。
归根结底,还是扶苏性格憨厚老实,最好欺负啊!
在嬴政看来,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兄弟和睦,彼此信任的表现。
皇帝能如此看重和信任自己的兄长,让其参与核心政务,为国分忧,这本身就是一桩美谈。
“对了。”嬴政慢慢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像是随口问道,“如此庞大而系统的改革思路,你是如何想到的?绝非一时兴起吧?”
赵凌收敛了笑容,正色道:“父皇明鉴。军功授爵制在其创立之初,确实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它打破了旧贵族对权力的垄断,给了平民子弟上升的通道,极大地促进了我大秦的社会活力,更是我秦军战斗力冠绝天下的根本保证。”
“但其弊端也日益凸显,首级计功之法极易引发杀良冒功、虐待俘虏,甚至为争功而内讧。而经过百年积累,我大秦的爵位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些泛滥,其珍贵性和激励效果自然随之下降。”
“朕以为,这套制度本身,也确实到了需要因时制宜,加以改良的时候了。”
他顿了顿,巧妙地将功劳分了出去:“而今日晚宴之上,陈平关于大国当不兴无名之师,需争取人心的谏言,恰好点醒了朕,让朕顺着他的思路,往更深、更远处做了一些延伸和构想罢了。”
然而在赵凌心底,他比谁都清楚,这哪里是什么简单的延伸一下?
他并非比商鞅、尉缭、李斯、陈平这些绝世聪明人更高明,他所倚仗的,是站在华夏文明后世两千年的历史经验肩膀上,是见识过无数王朝兴衰、制度更迭后的依葫芦画瓢。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权贵精英,包括许多能臣干吏,其思维都有一种时代的局限性。
他们潜意识里并未将普通百姓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
那些通过杀敌立功,献计献策而爬上高位的权贵们,自己跨越了阶级后,便很难再将黔首视为同类。
在他们眼中,百姓或许如同家中饲养的牲畜。
牲畜吃不饱,长不壮,主人自然会心疼,因为这关系到自身的利益。
但若死上一头两头,对于坐拥数千万“牲畜”的帝国统治者而言,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损失。
他们从根本上就缺乏一种让所有百姓都过上真正好日子的动力。
而赵凌的改革思路,其最底层的逻辑,恰恰是基于“想让最普通的百姓也能过得好” 这一朴素却超越时代的理念。
正因为出发点不同,他才能想到这些旨在藏富于民,休养生息,建立长期保障的制度改革。
“陈平……”嬴政念叨了一遍这个名字,最终欣慰地笑了,笑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好,好啊!你手下能聚集如此多的能臣干吏,各具所长,能补你之不足,此乃大秦之幸,社稷之福!”
赵凌见嬴政高兴,趁此机会,连忙说道:“父皇,有关你临尘的事,朕已计划好了。”
嬴政一听到“天帝临尘”这出大戏,原本批阅文书后的些许疲惫瞬间一扫而空,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睛里都冒着光,仿佛年轻了十岁。
(https://www.02ssw.cc/4964_4964217/231386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