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明哲同志,"吴欢直视他的眼睛,"永昌县的老百姓等着住安全的房子,我们还是先把这事解决了吧。"

李明哲的笑容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吴书记,有些事情,没必要做得太绝吧?"

"绝不绝,老百姓说了算。"吴欢合上文件夹,"对了,下周我去永昌调研,你要不要一起去?"

当天晚上,吴欢难得准时下班,亲自开车去机场接儿子。三年不见,吴忧长得英俊帅气,有着父亲的果敢和坚毅。

"爸!"看到吴欢,吴忧拖着行李箱飞奔过来,给了他一个结实的拥抱。

吴欢眼眶有些发热:"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妈做了一桌子菜等着呢。"

回家的路上,吴忧兴奋地讲述着在美国的见闻,突然话锋一转:"爸,我决定去永昌县工作。"

吴欢手一抖,车子微微偏离了车道:"什么?"

"清华环境研究院在永昌有个项目,治理矿区污染。"吴忧眼睛发亮,"我想从基层做起,像您当年一样..."

吴欢沉默了。作为父亲,他当然希望儿子留在大城市;但作为省委书记,他知道基层多么需要这样的人才。

"你想好了?永昌条件很艰苦。"

"想好了。"吴忧坚定地说,"爸,我看了您这三年在永昌的调研报告,那里老百姓喝的水里重金属超标三倍...我是学这个的,不能装作看不见。"

吴欢握方向盘的手微微颤抖。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晚饭后,吴欢独自走进书房。书桌上摆着他正在写的《北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旁边是儿子小时候的照片——一个穿着球服的小男孩蹲在河边,专注地看着什么。他拿起相框,才发现照片角落里模糊地拍到了半条死鱼,飘在污浊的水面上。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中央组织部的老同学周吉文。

"老吴,有个事得提醒你。"周吉文声音压得很低,"李明哲的事,上面有人发话了,让你'把握分寸'。"

吴欢冷笑一声:"什么分寸?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就是最大的分寸。"

"你呀,还是这个脾气。"周吉文叹了口气,"不过...老领导很欣赏你这一点。对了,十九大后的人事调整,你听说了吗?"

吴欢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老周,我现在只关心永昌县的老百姓什么时候能喝上干净水。"

挂断电话,吴欢翻开永昌县的调查报告。照片上,开裂的墙体、浑浊的水井、村民们愁苦的面容...这些都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拿起笔,在报告扉页重重写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三个月后,永昌县扶贫窝案水落石出。李明哲被双规,十余名干部被查处,截留的资金全部追回。在案件通报会上,吴欢当着全省干部的面说了这样一段话:

"从科员到省委书记,我用了三十年。这三十年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官职再大,大不过民心;权力再重,重不过责任。"

就在同一天,吴忧正式入职永昌县环保局。父子俩在电话里简短交谈:

"爸,我今天去了矿区,情况比想象的还严重。"

"有困难吗?"

"有,但能解决。"

"需要省里支持就说。"

"不用,我想靠自己...像您当年一样。"

挂断电话,吴欢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北江山脉。夕阳西下,长河奔流,最终都将汇入大海。而他的政治生涯,也终将在某个时刻画上句号。

但此刻,他心中无比平静——三十年来,他从未违背过那个年轻科长的初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桌上的《青云之路》手稿已经完成,最后一页这样写道:

"...这条路上,有人迷失,有人坚守;有人为权力癫狂,有人为人民鞠躬尽瘁。我很庆幸,当长河入海时,我还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出发......"

合上手稿,吴欢拿起公文包,走向下一个会议室。在路上,他经过省委大院门口的石碑,上面刻着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人民服务"。每天经过这里,他都会驻足片刻。今天也不例外。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影子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一个年轻科员的初心与一位省委书记的担当。

[全文终]


  (https://www.02ssw.cc/4810_4810119/255821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