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观影体9
在王府的四阿哥看到了天镜上的一切,心中焦急万分,反射性就要让苏培盛备马进宫,话要出口才想到他如今的处境。
他颓废的坐在书房里,虽然皇阿玛没有收走他的宅子,可想来过几天内务府就会来重新封闭一部分。
想想日后就要在这压抑的地方度过余生,他就止不住生起几分对德妃和隆科多的怨恨……
他知道皇阿玛怨恨的是他隐瞒不报,可他还是忍不住这样想……如果他们清清白白,那也不会有他撞见一事,他和十四也不至于被皇阿玛厌弃。
屋外响起的敲门声,把他的思绪打断了,他已经有了猜测,果然,是柔则又肚子疼喊了太医。
自从昨日他和柔则的那些事,被天镜传遍天下,短短两天,流言四起,尤其是有些内宅妇人,她们对天镜中的政事毫不敏感,只一心说着这些后宅之事。
对于男子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尤其他们还是满人。
可柔则自己受不了,她刚一听到天镜是批判着她和四郎,哪怕没有点名说她些什么,可仅仅一项息肌丸会对胎儿不利的话,就让她怀相不好的她,当时就喊了太医。
府里的人都小心伺候着,怕四阿哥回来怪罪,好在府医医术不俗,又有各色好药材,勉强保住了胎儿。
就这样,等第二天四阿哥回府,马上就有管事的去禀报,四阿哥打起精神去了柔则的院子。
他并不后悔娶柔则一事,他是真心喜欢柔则,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莫说怀着身孕的侧福晋,便是一个长大的儿子,被废被过继,又算得了什么。
能给他们生孩子的女人多了去了。
而且不过区区几句流言,虽然是有些丢脸面,可现在该是没什么人会在意他了……
所以康熙帝也仅仅斥责几句。
四阿哥一开始是这样想的,直到听说了息肌丸是飞燕合德所用之药,现在多为烟花女子所用,服用过息肌丸的女子,很难诞下健康的子嗣……
这些话让四阿哥本就阴沉的脸色更是晦暗,虽然他可能已经没有了以后,但他在额娘传出那样的流言后,他的福晋又跟烟花之地沾染上……
不过见到柔则后,他还是软下声音宽慰了好些时间。
随后他才想起了宜修和自己的大儿子,去到隔壁院子见到正在喝药的弘晖,跟他聊了几句,见他听话懂事,心里宽慰几分。
看到憔悴低眉的宜修时,他五味杂陈,想起那两位被尊为二圣的胤禛宜修,他最心底曾经也冒出个想法。
是不是他和宜修两个人自成亲后,彼此信任相爱,他们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二圣?
可这种假设,永远都不会有结果。
还没等他想好和宜修说些什么,宫里来人把宜修接走了。
看着远走的马车,四阿哥站在府门口,心中更是心绪难平。
他知道皇阿玛是怎么想的。
康熙帝当然明白两个世界的宜修不一样,可不妨碍他对宜修抱有几分期待,毕竟谁不馋天后那些奇思妙想,这个宜修若能复刻其中一种,那就是大功一件。
为此,康熙帝都能忍下宜修是德妃侄女的身份。
四阿哥沉寂半日后,打起了精神,宜修去了宫里也是好事,若是她肯美言几句,他也许还能得到皇阿玛的原谅……
结果下午就来人,把弘晖接走了。
而对他,皇上没有只言片语。
缓缓关闭的大门,最后能看见的,只有门外被风吹落的残枝枯叶。
这座王府似乎已在京城中消失了。
--
第四日,天镜如期而至。
短短一日便苍老许多的康熙帝看着天镜,他的目光带着仇恨和无力,最后只一言不发的紧盯着天镜。
“说了两期沉重的话题,今日咱们来聊一些二圣执政时私下的趣事吧。
二圣时期遇到过一次传染病,引起了大面积恐慌,然后天后亲自带大夫去坐诊,来回巡视,告诉百姓不要怕,只要按照官府通告的,保持好干净卫生勤烧热水等等,然后正常生活就可以了。
她来来回回走访了周边好些农庄农户,因为她的声望很高,百姓也很尊敬她,特地杀鸡杀鱼的招待,天后看到也不好抚了面子,端起碗就吃。
结果两个月后传染病平息,天后回京见到了因为担心天后瘦了好大一圈的天子,天子见到了天天运动胃口超好还胖了一圈的天后。
书上现在还记载着,天子见之,愕然失声,舌结喉窒……估计天子关心的话都在嘴边了,愣是没说出口。
最好玩的是,这句是记载在野史上的,还特地注明,天子要求正史不准记这一段。
……
天子上位后,八爷上折子请求给官员们集体涨工资,天子答应了,好些清廉的臣子都对八爷感激涕零。
随后八爷府上收到了好些官员们送来的礼物,都是些当地特产,甚至还有些腊肉鱼干,八爷哭笑不得的的分给了兄弟们一些,然后自己掏腰包回礼了。
……
天后发行第一版报纸的时候,除了刊登一些政事,还有一些全国地理资源方面的科普,还有广告和故事版块的,上面刊登过好些奇事趣闻。
其中有一刊,九爷和十四爷还亲自下过场,互相掀对方的黑历史,当然只这一次过后,就没了消息。
也是自此开创了报纸文人互喷的习俗。
野史还记载着,两人一同进宫挨骂去了。
然后回去的九爷气不过,自己掏钱创办了娱乐报,不涉及国事政事,这一版更加娱乐化,九爷亲自抄刀,写了一篇阴阳怪气,又不带名的大头版。
后续如何不知道,野史只说,九爷那之后几月都没出来见人,反而娱乐报火了……九爷真是命里带钱啊。
……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九爷。
太惨了,他和八爷那差事多的,真的是连我都有些同情他们了。
天子对八爷的评价大家估计也都看到过,看那奏折上夸的‘朕深知其能办大事’,天子那脾气,除了对天后,还跟谁说过软乎话?
可这话也不能白听啊,你们看清朝记载的大事录,好家伙,八爷的名字真的是每年都在,南边干旱赈灾是他,北边雪灾送物资钱粮的钦差还是他……
但不得不说,八爷是真的厉害,那么多事压在身上,出门还能顺带查几个贪官……这效率,我要是天子,我也用他。
最后硬生生凭借功劳给自己干到了铁帽子王……
九爷是因为出海替天子走商,也是赚了不少银子,可架不住天子能花啊,几乎船还没靠岸,天子就已经规划好了银子的用处……
九爷差不多一两年就要出趟海,就这样九爷也受不了,就死活喊着不干了,说看到水就头晕想呕吐,骑马都像是在坐船。
天子就很郑重的说,因为是信任他才让他去的,然后派了好些副手给他,说带出接班的就不让他去了。
九爷就这样跑了十几年,后面商路完全通了,连民间都能组船队去了,九爷美滋滋的去找天子卸差事了。
结果天子就让他去打海盗去了,我看到的时候,都能想到九爷的表情哈哈哈哈。”
(https://www.02ssw.cc/4713_4713480/287705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