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越综影视遇上真帝王章节目录 > 第167章 观影体完

第167章 观影体完


“怎么说呢,除了八爷格外忙以外,其他十几个兄弟都不得闲,而且因为康熙帝孩子的年龄跨度很大,这上一批年纪大了,不能长时间加班的时候,小的刚好派上用场。

除了八爷外,十三爷和十四爷都得了铁帽子王,其他的几位爷都是亲王。

大千岁和后来出现在朝堂的废太子,没错,二圣连废太子都没放过,都拉出来干活了。还有三、七、九三位爷,这几位都是拿的双俸。

七爷虽然腿脚不好,可是办差真卖力,十爷都卸任了,他还喊着要为天子尽忠,硬生生又干了几年,爵位比起最出色的几个兄弟也不差什么。

也是因为有七爷的列子在,日后再有出生带有缺陷的新生儿出生,民间也不再一味的认为这是不详的象征,或弃养或溺毙……

天子曾经很直接的告诉宗室,以往那些白养八旗满人的日子过去了,没有功劳,谁也别想有爵位。

就是这样的政策,一直到现在,这支军队都是我们国家的底牌之一。

……

乾元帝继位时虽然也不年轻了,但因为一直作为有实权的太子,且没有其他兄弟的情况下,父子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这在历史上都是很难得的。

这还得多亏二圣的家庭氛围,给了乾元帝很多的安全感,所以这个太子哪怕当了三十多年,也完全不急不慌。

乾元帝的情绪一直很稳定,顺利登基后,除了照顾

乾元帝的妻子是位汉女,为乾元帝诞下了二子一女,她虽然没有十分显眼的功绩,可她很好的继承并延续了天后的思想,并传达给了下一代媳妇。

……

二圣感情是极好的,因为天子没有其他后妃,早前被有些官员上谏,请天子纳后妃,还说天后没有尽到为人妻的职责……

然后被大怒的天子当朝就要把他以不敬及污蔑皇后的罪名发配宁古塔,有御史谏言,说此人也是为了圣上的子嗣计,为了大清的延续云云……然后被天子打断,问他是不是也想去宁古塔。

最后满朝文武不敢再言,后来还是天后散朝后,劝说了天子几句,天子才改了圣旨。

但那几个官员最后还是革职查办了,最后好像连京城都没待下去,直接全都遣送回了老家……因为天子说再也不想看见这些不尊国母的混账东西。

天子从不掩饰对天后的偏爱和敬重,本来清朝只有皇帝才过万寿节,到了天子这,二圣都要过,而且规格还必须一样,若是财政紧张,那就只过天后的。

天子还曾经抽查过百官送给天后的礼物,若是发现送给天后的礼物比起自己的敷衍了,就要下旨斥责,弄的后来百官只能把两人的礼物尽量平均。

可是很多玉石或者奇石只有那么一块,后来百官为了价值相当,特地弄出了礼物添头……

就是假如天后的那块玉雕贵重些,那给天子送的时候,就多添一块小的……后来还是被看不过眼的十三爷提醒,送些当地特产就好。

那之后百官多送些苏绣、瓷器,宝石盆景之类的,所以二圣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物,很多都是成双对的。

还有什么上元节中秋节,都是二圣一同出席,慢慢的宗室福晋也可以参加,再过了十几年,不再分什么内外廷了,命妇也都能出席。

至于什么祭天祭祖就跟更别说了,有时忙起来,天后一人去祭祖都有的。

……

二圣退位后,真的放手了权力,两人游山玩水,极少待在京城。

他们还代言过一款酒。

天子退位后,二圣经常乔装打扮出门玩,然后走到半路下雨,他们借住了一户农家,那户农家热情的招待了他们,还给他们倒了几杯自家酿的银杏酒暖暖身子。

二圣喝了只觉金波玉液,然后想买银杏酒回去送人,农户觉得自家酿的不值钱,有人喜欢喝就很高兴了,硬是白送给了他们好多。

后来二圣把酒送给了好些人,导致达官贵人争先效仿,找到农户再求一壶酒……最后这农户干脆做起了银杏酒的生意。

后来这事传到了二圣耳朵里,两人知道后还一人提了一句诗,农户把那做成了标签,临摹了贴在酒坛子上……那酒流传至今,现在都还在卖呢。

……

可能是前半生过于压抑忙碌,退位的二圣好像小孩子一般,想一出是一出。

乾元帝记载,他们有一日晚间用膳,提到蜀山难,第二日便动身要去四川……几个月后,乾元帝还收到了信和画。

他们彼此为对方在蜀山半腰为对方作画,还抱怨侍卫死活拦着不让他们上山顶……

……

因为那时年纪已经很大了,无法远洋,二圣遗憾的去了黄河,非要近距离去看天上来的黄河水,然后回去就因为挨了水生病了,把乾元帝弄得又急又气。

后来乾元帝喊了十四爷,让他在二圣出门的时候紧跟着他们,盯着他们保重身体,不要做出阁的事……

十四爷当时一口就答应了。

后来乾元帝收到信,他们三人结伴去了天山,说要去摘雪莲,顺便看看有没有西王母,扎到了给他带长生药……

乾元帝:“……”

他就知道十四叔靠不住!

……

突然有一日夜间,二圣突然把乾元帝折腾醒,非要喊他起来吃面,乾元帝起来一看,两人正自己动手笨手笨脚的和面。

一问才知,两人想试试书中所写,父母亲手下的面,孩子吃起来会不会觉得更好吃……乾元帝闷头吃了一碗半生不熟的面回去接着睡了。

然而这是乾元帝和二圣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第二日,乾元帝再去请安的时候,两人穿戴整齐,依偎在一起,恍若安睡。

至此,二圣的一生落幕了……”

---

直到天镜真正结束,所有人才放心松口气,很快又商讨起了该怎么办。

大胖橘已经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让果郡王带兵去了西北。

第三日的天镜内容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但也帮了大胖橘一把,现在宗室不再那么强硬质问他的血脉问题。

可也逼着大胖橘从宗室中挑个阿哥过继……这是不让他的亲生儿子继承皇位的意思。

大胖橘险些再度喷出一口血,可最后为了稳住局势,还是勉强答应了。

可还不等他召集大臣,就收到了急报,苗民起义了,边疆准格尔有军队调动,不知是不是

他顾不得太医的嘱咐,到了养心殿,可面对大臣们异样的目光,他脾气上涌,当场与他们辩驳起来。

从年羹尧的嚣张到华妃的跋扈,纯元皇后更是纯白无瑕,她是嫡女才配做他的福晋,更没有息肌丸一说……

弄得有些还存了两分理智的大臣,忙上前劝阻……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就这么爱自证。

可不仅仅是大臣们有疑问,离远些的外地消息还未传进宫里,可京城已经流言纷纷,有些百姓私下已经开始传起:

是清朝入关造的杀孽太多,他们现在的皇上又出身存疑,立身不正,没有龙气庇佑,才遭了天谴,惹来天罚之。

这流言越传越广,局势越演越烈,粘杆处也不敢拖沓,马上递了折子上去。

大胖橘看到之后,因为打击过大又晕了过去,这次醒来,他已经察觉到身体的虚弱,于是在不顾太医的劝阻下,大量服用了丹药。

这个关头,他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搭理后宫和儿子,玉娆得以安全归家,至于婚事,这个时候就算你是公主,也得不到赐婚圣旨了。

就这样,时间流逝,大胖橘收到了各地的消息,果然,百姓对天镜的内容议论纷纷,对清朝对他这个皇帝,不仅不再恭敬,反而口出狂言。

有些偏远或者贪官当政的城镇,甚至已经被百姓打砸抢掠;江南更是白日就有汉人在街上大喊要‘奉天讨胡’……

这还仅仅只是天镜出现的第四日。

大胖橘心力交瘁,他想要抽调钱粮送到边关,可国内现在哪里还有银子……他只能再次朝贪官下手,一边用来安抚民众,一边用来敛财。

这大大刺激了一部分人,他们知道,皇上现在几乎已经走到了绝境,那点银子肯定是不够的额,而接下来要被杀被抄家的就是他们了……

自知难逃一死的他们联合起来,要直接暗杀皇帝!

皇上在吃丹药的事情,朝臣都知道,他们想的第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在丹药里投毒,宫人刺杀等等……

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他们几乎什么招都用上了,什么大清现在的动荡……比起大清,他们当然更在乎自己。

若是换个新皇,他们还有希望活下去!

可没想到,他们还没行动,皇上就因为短时间服用过量丹药而亡……

自此,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而在这样的乱局中,早已没人在乎他的葬礼,他和太后的棺椁就这样停在了宫中几十年……

而在这群雄角逐的几大势力中,有一个女子为主导的势力,她自封宣宪太后,因新帝幼小,现代为垂帘听政。

她坐在上首,看着底下的议政大臣果郡王,慎贝勒,以及一部分先帝的死忠……内心只有无限感慨与惶恐。

真正坐在这里,她才知道有多难……但这既是她所求,她当然不会退缩后悔。

她看着这道水晶珠帘,想到了女帝,想到了天后、吕后、萧太后,甚至是慈禧太后……

虽然很困难,也没有回头路;虽然可能会粉身碎骨,尸骨无存……可已经有鸟儿飞跃过了悬崖峭壁。

现在,她也要试着展开翅膀了。

--

自天镜离去快有十年时间,康熙帝揽了所有骂名退位,给百姓一个宣泄的口子,然后太子继位,成了新帝。

因为太上皇还在世,几个兄弟也都不敢闹事,全都老老实实办差。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终于走出了府邸,可因为太上皇的态度,他们终究没有爵位,依然顶着光头阿哥。

十四去了边境,而四阿哥则是钦差,全大清的跑。

他主要是记录沿途的民意和官员的贪腐情况,以及宣讲利民新政,安抚民心。

和他一起的是他的侧福晋宜修。

柔则因为怀相本就不好,又因为天镜和息肌丸的多重打击,最后还是一尸两命,难产而亡了。

倒是弘晖有宫里的太医调养,身子好些了,病怏怏的长到至今。

宜修当然知道康熙帝的意思,虽然很努力的学习,可她实在没那份悟性,最后只勉强凭借医术,在太医院研发牛痘时立了份小功。

可康熙帝对她已经失望了,就算有点医术又怎么样?还不如太医院的一个医士。

就这样,本就厌恶她是德妃侄女的康熙帝,直接把她和四阿哥绑在了一起,让他们利用和二圣相似的面容去拉拢民心。

为了维持大清的统治,他们当然要用尽一切手段。

于是,四阿哥穿上了和天圣天子一样的衣服,原本就不甚强壮的身体,又生生饿瘦了几分,还特地留了发,蓄起了和天子一样的头发。

只是,就算他们是同一个人,他们的面容也渐渐变得不一样了,这样打扮下来,充其量只有五六分像。

四阿哥很清楚,如果连这件事都做不好,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等推开门的时候,他见到了同样改变过的宜修,他不自觉微微皱着眉,怎么看,宜修的神色都很假,很空洞,完全没有那个天后的半分明朗。

随后他一顿,想来他也是该如此罢……他沉默下来。

他们端坐在马车上,摆着别扭不适合自己的笑容。

他们就这样成为了一对‘替身’。

……

此后,所有位面的清朝都可谓殚精竭虑,不敢松懈半分,他们学着二圣颁布了一项项民策,莫说再搞文字狱,便是有人真的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也要酌情处理,怕引起民愤。

减赋税,治贪腐,开海禁……一项项的,他们小心维护着这个王朝。

在这之后的每任皇帝皆是如此,有的世界谨守了祖宗父辈的嘱咐,有的却在天下稍安后,便渐渐松懈下来,开始试探着收拢权力,企图恢复帝王一言九鼎的集权时代。

谁也没想到反噬来的那么快,那么急,像是他们一直就在等待着这一刻。

在他们才收到消息,还在商议派谁去镇压,然后争执是格杀勿论以示警告,还是从轻发落以博贤名……随后就接到叛军连破三城的八百里加急消息。

……

有的世界皇帝还算勤勉,可大权旁落的帝王根本无法辖制权臣,这些臣子中大部分已经不相信那些愚民敢做出那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他们甚至开始更肆无忌惮,更大规模的收敛资源,囤积武器,只余下少少一部分粮食给百姓维持生命……

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谋划恢复八王议政,他们已经不耐烦应付坐在皇位上的,那个好运的‘主子’。

只是,他们还没有等到那一天,便已经被那些他们曾看不起的愚民,吊在了城墙上。

……

大部分清朝位面或早或晚都陷入了战火,哪怕当时的掌权者战战兢兢,可再多的恐惧担忧,再多的警言和劝告,都会随着时间失去约束力。

但没关系,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冻土深处蛰伏的种子,定会在最后一片雪落下后。

破土而出。


  (https://www.02ssw.cc/4713_4713478/287146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