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回到作坊
去年作坊的对联,是向卫民写的。今年崔娴也不打算去那边,欠人情。直接在京城,买了六副对联,一共花了2.2元。
知道崔娴今儿要走,孙英一早的就到崔娴这守着。跟着请了画像,买了对联。
等再回来大院的时候,看到老太太站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崔娴。
那双眼睛,满是疼爱。祖孙俩在一起的日子太惬意了,忽然要分开,老太太这心里上还是无法接受。
崔娴又何尝不是呢:“奶奶,您好好的。”到了老太太身边,跟她说厨房的米面油等都囤放好了,别舍不得吃。
有事儿就找孙英,或者自己那几个徒弟。尤其是哪里不舒服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自己。
“走吧,快走吧,一会儿赶不上车了。”老太太是生怕再跟崔娴多待一会,这眼泪珠子就不听使唤了。
崔娴拎着东西出了门,心里头也有些难受。好在有孙英和四个徒弟陪着,一路到火车站,把她送上火车。
徒弟们也是恋恋不舍,金花那小脸都哭成小花猫了。使劲儿的挥舞手臂,一直看不到火车。
看着与京城渐行渐远,崔娴收了恋家的心思。这次赶的很巧,能在京城跟老太太一起过年,已经很知足了。
未来几年,生活的重心还是要在冒家沟的。
也不知道自己出来这么长时间,作坊的一切是否安好。尤其是那些动植物,崔娴有些惦记。
崔娴是在2月10号上午九点,到的自家窑洞。一路折腾回来,身上只剩下5块钱了。到作坊了,心里头才完全踏实下来。
作坊里头能变现的东西多,就不愁没活钱用了。
打开大门,就见到飞奔过来的大黑和二黑,摇晃着尾巴,热烈的欢迎主人回家。崔娴喂给它们两块大骨头,起初俩家伙的注意力,还都是在崔娴的身上。
见主人忙着在前院里查看情况,小狗魂儿就被骨头给勾搭走了。俩狗前腿抱着骨头,歪着脑袋津津有味的啃着骨头。
还得是主人在家,才能吃到这样的美味。
崔娴在前院绕了一圈,然后回到内院。前院的大门开着,等那两头狗吃完之后,可以出去玩耍一会儿。
村子里的不少小孩子,都见过大黑和二黑,愿意跟它们玩。这两条狗也很仁义,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玩够了,它们就自己回来了,崔娴也不用多担心。
进了内院,先回到窑洞里。屋子里头经常住人吧,就算是每天只烧很少的柴火,也会有些热乎气儿在。长时间不住,估计连着烧一天一宿,窑洞也未必能暖和透。
果不其然,进了卧室,冷的跟冰窖一样。相比较其他社员的窑洞,自己的保暖性还是很好的,走了数日的时间,屋子里头一时半刻也没法住人。
崔娴把大炕烧上,又加热了几个石头,提升屋子暖和的速度。
有了热石头加持,屋子里头的温度很快就上来了。崔娴把两个从京城提来的暖水瓶,分别倒入在原来的两个鱼缸里。
这一路,为了保护它们俩,可是耗费了崔娴不少精力。
幸好,完好无损的带来了。都倒入在鱼缸之后,崔娴意念探入到里面,看到鲈鱼很活泼。整个路程中,没有损伤任何一条鱼。
海鱼这边,也是一样的。崔娴分外欣慰,也不枉费她一路小心翼翼的呵护了。
自从入手这些鱼儿之后,闲来无事崔娴就盯着它们观察。养鱼经验不丰富,还要自行摸索才行。慢慢的,她就发现了个事情,鱼儿比较喜欢温水。
当初从河边、海边取水的时候,都是以外界温度为准,而且暖水瓶的保温效果好,是跟在外界保持一样的温度。
等回到大院之后,把它们投放到鱼缸里,慢慢的温度就跟屋里头接近了。
崔娴发现,鱼儿的活跃程度很高。不管是河鱼还是海鱼,温度高的时候,它们的食欲也很好。
那两个鱼缸,她暂时打算安置在炕头上。反正自己也不睡炕,不过避免炕头持续烧火温度太高,崔娴还在炕头垫了两块转,然后把鱼缸固定在砖上。
安置好鱼缸之后,崔娴又过去看看灶膛里的火。要把整个窑洞都烧透了,得需要不少时间。崔娴打算24个小时不间断的烧炕,提升整个窑洞的温度。
但火势控制得当,不至于会太大,以免伤到窑洞阳光房里的动植物。
等到崔娴观察主卧、工作室、厨房,以及上面阳光房的温度的时候,都有了20来度。崔娴把加热的石头收起来,现在进出温差刚好合适。
又把奶牛放回到窗台,原来的盘子里。奶牛跟着自己回去京城,期间产奶不少,又一路折腾回来,着实是挺辛苦。
青草管够,玉米碎也给了不少。
屋子里头的事情安排完了,崔娴上到阳光房里。那些小动物察觉到主人回来了,情绪饱满且高昂。
尤其是小兔子,双脚站立,试图获得主人的宠爱。
崔娴的意念,在每个动物盘里停留许久。这些小家伙们,早就已经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即便是崔娴长时间不管,也毫无问题。
动物们都健康、活泼,崔娴一颗心也完全落地了。用意念把动物的粪便和发霉的玉米碎等,都收出来。
精神力强大,意念操控起来得心应手的。
等到滩羊的盘子里,崔娴发现奖励的那2只木滩羊,生了两只小羊羔。这两只小羊羔被模样照顾的很好,白白净净的。
小羊羔头一次见到主人,但很愿意跟崔娴亲近。
崔娴逗了一会儿之后,意识才到兔子方盘中。好家伙,兔群又壮大了,突破了400只大关。这些家伙,没事的时候是不是就只顾着生小兔子了。
方盘的动物都安抚好之后,崔娴就拿着游隼在阳光房的老窝,下了窑顶。
回到卧室,把游隼一家安置在自己大衣柜上面,用原来的老窝。
刚才进前院窑洞和上面阳光房的时候,崔娴都有仔细的检查过,门窗都是严丝合缝的。有马弘文这个前车之鉴,不得不多个心眼。
(https://www.02ssw.cc/4712_4712085/111103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