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锁通古今:荒年富养,战神宠我心趴上全文阅读 > 第四百一十九章 谁怕谁

第四百一十九章 谁怕谁


"大人请看。"寒煜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灾情报告,"山阴郡的水患比朝廷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虽然洪水已经退去,但堤坝损毁严重,农田被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如果臣现在离开,恐怕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钦差大臣接过报告浏览了一遍,确实看到了触目惊心的数字:受灾人口十三万,损毁房屋两万余间,农田被淹八万亩,需要重建的堤坝长达二十里...

"这..."钦差大臣也有些犹豫了。作为朝廷命官,他当然知道民生的重要性。

"大人,"钱明适时上前,"不如这样,王爷先写一份详细的奏折,向皇上说明情况,请求宽限时日。毕竟十几万灾民的生死存亡,不能不顾啊。"

"这个..."钦差大臣沉思片刻,"也好,王爷您先写奏折,下官立即快马送回京城,等候皇上的进一步指示。"

"多谢大人体谅!"寒煜大喜,连忙回到书房,在钱明的协助下,很快写就了一份情真意切的奏折:

"臣禹王寒煜跪奏:臣接到圣旨,本当立即启程回京,但山阴郡灾情严重,远超朝廷预期。受灾百姓十三万余人,其中老弱妇孺占七成,急需救济。堤坝损毁严重,若不及时修复,来年春汛必成大患。臣虽急欲回京面圣,但念及十万生灵,不敢轻离。恳请父皇宽限一月,待臣将灾情彻底处理完毕,定当立即回京请罪。臣绝无推脱之意,实乃灾情紧急,不得已而为之。望父皇明鉴!"

钦差大臣看了奏折,觉得言词恳切,确实是为了灾民着想,便点头道:"王爷的奏折写得很好,下官这就快马送回京城。不过王爷,您要做好随时回京的准备。"

"臣明白!"寒煜恭敬地回答。

送走钦差后,寒煜长长松了一口气。第一关算是过了,接下来就要看父皇的反应了。

"钱先生,你觉得父皇会同意吗?"寒煜问道。

"王爷,这份奏折写得情理并茂,而且确实是为了灾民着想。皇上再怎么怀疑,也不能不顾十几万灾民的死活。"钱明分析道,"不过,皇上很可能会派监察使前来监督,我们要做好准备。"

"无妨,只要能争取到时间就行。"寒煜点头,"韩刚,你立即安排人手,加快救灾进度。本王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本王确实是在为民着想!"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中。

皇帝正在御书房中批阅奏折,心情极为复杂。昨日林月蓝的控诉让他震惊不已,但作为皇帝,他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对自己的儿子下定论。

"皇上,山阴郡的钦差回来了,带回了禹王的奏折。"内侍小声禀报。

"拿来朕看。"皇帝放下手中的毛笔。

看完奏折后,皇帝陷入了沉思。一方面,他确实想立即召回寒煜,查明真相;另一方面,奏折中提到的灾情确实不容忽视。十几万灾民的生死,比任何政治斗争都重要。

"传林佳树进宫!"皇帝下令道。

不久,林佳树匆匆赶到御书房。

"臣林佳树参见皇上!"

"免礼。"皇帝将奏折递给林佳树,"你看看这个。"

林佳树仔细阅读后,心中暗惊。禹王这一招确实高明,打着为民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

"皇上,禹王的奏折确实提到了民生问题,但臣觉得..."

"你觉得什么?"皇帝看着林佳树。

"臣觉得,救灾固然重要,但查明真相同样重要。"林佳树小心地说道,"如果禹王真的有罪,让他继续在外掌握兵权和银两,恐怕..."

"朕知道你的意思。"皇帝打断了林佳树的话,"但十几万灾民的生死,朕不能不管。传旨,召集大臣议事!"

很快,朝中重要大臣齐聚金銮殿。皇帝将禹王的奏折宣读一遍,询问众臣的意见。

"皇上,"兵部尚书王震第一个发言,"救灾确实是当务之急,但臣认为可以派其他大臣前往接替禹王。"

"臣不同意!"户部尚书钱大海反对道,"禹王在山阴郡经营数日,对当地情况最为熟悉,临时更换主官,反而会延误救灾。"

"可是林月蓝的控诉..."

"一面之词而已!"钱大海打断王震的话,"而且她"死"了这么久突然出现,本身就很可疑。相比之下,禹王在山阴郡的救灾功绩是实实在在的。"

朝臣们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以王震为首,主张立即召回禹王查办;另一派以钱大海为首,认为应该先解决民生问题。

双方争论激烈,各有道理。

皇帝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越发矛盾。作为君主,他当然希望查明真相,严惩罪犯;但作为一国之主,他也不能不顾百姓的死活。

"够了!"皇帝一拍龙椅,"都别争了!朕已经决定了!"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皇帝。

"朕给禹王一个月的时间,让他将山阴郡的灾情彻底处理完毕。"皇帝沉声说道,"但同时,朕要派监察使前往山阴郡,监督救灾工作,并暗中调查禹王的所作所为。一个月后,不管结果如何,禹王都必须回京!"

"皇上英明!"众臣齐声称赞。

"王震,"皇帝点名道,"朕任命你为山阴郡监察使,立即启程前往山阴郡。记住,你名义上是协助救灾,实际上是要监视禹王的一举一动。"

"臣遵旨!"王震接下了这个艰难的任务。

"另外,"皇帝继续说道,"朕要你暗中调查禹王在山阴郡的所有活动,包括银两的使用情况、与当地官员的往来、以及任何可疑的行为。有什么发现,立即密报给朕!"

"臣明白!"

退朝后,林佳树心情沉重地走出宫门。皇帝的决定虽然给了禹王一个月的时间,但同时也派了监察使监督,可谓是一手软一手硬。

他必须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寒刈,让太子做好准备。

而在山阴郡,寒煜也在加紧布局。

"钱先生,朝廷很可能会派监察使前来。"寒煜说道,"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爷,监察使的到来是必然的,但这也给了我们机会。"钱明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们要做两手准备。"

"请钱先生明示。"

"第一,表面上全力配合监察使,展现王爷的廉洁和勤政。"钱明说道,"第二,暗中加快收买当地官员和百姓,让他们在监察使面前为王爷作证。"

"具体怎么做?"

"很简单。"钱明笑道,"从明日开始,王爷要亲自下到各个灾区,慰问灾民,发放救济。每到一处,都要让当地的官员和百姓看到王爷的仁慈。同时,我们要散布消息,说京城有人想要陷害王爷,企图阻挠救灾。"

"这样能行吗?"

"当然能行!"钱明自信地说道,"民心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只要山阴郡的百姓都支持王爷,监察使就算想找茬也找不出什么来。"

"好!就按钱先生说的办!"寒煜下定决心,"韩刚,你立即安排,明日开始,本王要亲自巡视各个灾区!"

"是,王爷!"

"还有,"寒煜想起了什么,"派几个机灵的人潜回京城,我要知道太子府的最新动向。既然他们想要扳倒本王,本王也不会坐以待毙!"


  (https://www.02ssw.cc/4651_4651192/111107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