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兄弟情深
看着弟弟真诚的表情,寒刈心中涌起一股保护欲:"澈儿,你天资聪颖,一定能胜任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来问兄长。"
"谢谢兄长!"宁王感激地说道,"澈儿绝不会与兄长争什么,只是想为国家尽一份力。"
"好弟弟,我们都是南诏的皇子,都有为国效力的责任。"寒刈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是兄弟。"
宁王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虽然他表面上表现得谦逊,但内心深处,对于突然获得的机会还是很兴奋的。
与此同时,在慈宁宫中,太后正在与几个心腹宫女商议对策。
"娘娘,皇上这样做,对太子殿下很不利啊。"一个老宫女担忧地说道。
"哀家知道,"太后皱眉,"皇帝这是被这次的事件吓怕了,想要改变储君制度。但他不知道,这样做只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那娘娘打算怎么办?"
"哀家要想办法劝说皇帝改变主意,"太后坚定地说道,"太子是最合适的继承人,这一点不能改变。"
而在德妃的宫中,气氛则完全不同。
"真是太好了!"德妃兴奋地对身边的宫女说道,"皇上终于意识到,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太子一个人身上。"
"娘娘,您觉得宁王殿下有机会吗?"一个宫女小心地询问。
"当然有!"德妃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宁王年轻有为,而且没有太子那些包袱。如果好好培养,将来未必不能..."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德妃看到了新的机会,开始为宁王的未来布局。
夜幕降临,整个皇宫都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氛。今天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南诏的政治格局即将发生重大转变。
在御书房中,皇帝再次独自思考着今天的决定。他知道这样做会引发争议,但他相信这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让他们竞争吧,"皇帝在心中想道,"优胜劣汰,这样才能选出最优秀的继承人。"
月色如水,洒在含章殿的屋顶上。寒刈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不知道,这个夜晚将会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这次,风暴的中心将不再是兄弟之间的仇恨,而是对未来道路的选择。
三日后的早朝,皇帝正式宣布了让整个朝野震动的决定。
"诸位爱卿,"皇帝端坐龙椅之上,声音威严而坚定,"经过深思熟虑,朕决定进一步完善储君培养制度。"
朝臣们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话。
"从今日起,正式册封宁王寒澈为辅政亲王,参与朝廷重大政务决策,与太子共同承担治国重任。"皇帝的话音落下,整个金銮殿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随即,朝堂上响起了窃窃私语声。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册封,而是在为储君之位增加新的变数。
"皇上圣明!"户部侍郎张文轩第一个出班叩首,"宁王殿下年少有为,确实应该得到历练的机会。"
他的表态立即引发了连锁反应,一些原本在风波中保持观望的大臣们纷纷表态支持。
"臣等附议!"工部尚书李宗仁等人齐声应和。
但太子的支持者们却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忧虑。兵部尚书王震虽然心中不满,但在这种场合下,也不敢公开反对皇帝的决定。
"皇上,"刑部尚书李正元小心地出班,"敢问宁王殿下参与政务的具体职责是?"
"宁王将负责协助处理民政事务,参与重大政策的制定和讨论。"皇帝详细说明,"朕希望通过实践,让皇子们都能积累治国经验。"
宁王寒澈在这时从班列中走出,恭敬地跪下:"儿臣谢父皇恩典!儿臣定当勤政爱民,不负父皇厚望!"
看着这个十八岁的少年,朝臣们都在心中重新评估着政治格局。宁王的表现成熟稳重,完全不像一个刚刚成年的皇子。
太子寒刈站在班列中,表情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当皇帝的目光投向他时,他主动出班:"父皇,儿臣愿意与宁王弟弟携手,共同为国效力。"
"好!"皇帝满意地点头,"刈儿,你作为长兄,要多多指导澈儿。"
"儿臣遵命。"寒刈恭敬地回答。
朝会结束后,朝臣们走出金銮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这个重大变化。
"看来朝廷的格局要重新洗牌了。"一个大臣感慨道。
"宁王殿下确实很有潜力,这些年来一直低调行事,现在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另一个大臣附和。
"太子殿下会怎么看这件事呢?"有人担忧地询问。
而在人群中,一些敏锐的政治家已经开始考虑重新站队的问题了。
户部侍郎张文轩走向几个与他关系密切的官员:"诸位,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形势了。"
"张大人的意思是?"礼部尚书孙振华询问。
"宁王殿下年轻有为,而且没有卷入之前的那些争斗,是一张白纸。"张文轩压低声音,"而且皇上既然让他参与政务,显然是有深意的。"
"那我们...?"工部尚书李宗仁试探性地问道。
"机会难得,"张文轩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应该主动接触宁王殿下,表示支持。"
这种私下的讨论在朝廷的各个角落都在进行着。原本相对稳定的政治联盟开始出现裂痕,新的派系正在悄然形成。
与此同时,太子的核心支持者们也在紧急商议对策。
在兵部尚书王震的府中,几个重要大臣聚集一堂。
"王尚书,现在的情况对太子殿下很不利啊。"刑部尚书李正元忧虑地说道。
"是的,"王震沉重地点头,"皇上这样做,明显是在削弱太子的地位。"
"那我们该怎么办?"另一个大臣询问。
"现在不能急躁,"王震分析道,"太子殿下毕竟还是储君,我们不能因为皇上的一个决定就动摇。关键是要展现出太子的能力,让皇上看到他的价值。"
"王尚书说得对,"李正元赞同,"我们要更加积极地支持太子殿下,同时密切关注宁王的动向。"
然而,就在太子党内部商议的时候,宁王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活动。
当天下午,宁王寒澈来到了含章殿,拜见太子。
"兄长,"宁王恭敬地行礼,"澈儿特来请教,希望兄长能够指导一二。"
寒刈温和地笑道:"澈儿,我们是兄弟,不必如此客气。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
(https://www.02ssw.cc/4651_4651192/1111068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