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风暴酝酿
"太子殿下,请您注意言辞!"赵文康假装愤怒,"我们都是朝廷命官,岂会无缘无故诬陷您?"
"就是!"张文轩也附和,"如果您真的清白,为什么不敢让禹王殿下拿出那封信来对质?"
这话问得寒刈哑口无言。他当然知道那封信是伪造的,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因为那些大臣已经被收买了。
"还有太子府的火药!"禹王趁机继续攻击,"兄长,您敢说那些火药不是您准备的吗?"
"本王说过了,那些火药是有人栽赃的!"寒刈据理力争。
"栽赃?"禹王冷笑,"兄长,实话告诉您,当初指使儿臣贪污的时候,您的人就说过,如果事情败露,就会有后手来毁灭证据。那些火药,就是您准备的后手!"
"可是您没想到,火药会意外爆炸,把您的府邸都烧毁了。"禹王继续编造,"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老天爷都看不下去您的所作所为了!"
这番话说得绘声绘色,加上那些被收买大臣的附和,竟然真的有不少人开始相信了。
"太过分了!"刑部尚书李正元愤怒地站出来,"禹王殿下,您这是在恶意诬陷!"
"李尚书,请您冷静一点。"礼部尚书孙振华也站出来说话,"现在禹王殿下既然敢当着皇上的面说这些话,想必是有十足的把握。我们应该让他拿出证据来。"
"对!拿出证据来!"赵文轩等人齐声附和。
皇帝听着两派大臣的争论,心中的天平开始摇摆。虽然太子平时的品行他是了解的,但禹王说得这么详细,而且还有那么多大臣支持,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
"煜儿,"皇帝沉声问道,"你说的那封信,现在在哪里?"
"父皇,那封信儿臣一直珍藏着,现在就在王府中。"禹王恭敬地回答,"如果父皇需要,儿臣立即派人去取来。"
"好!立即去取!"皇帝下令。
"父皇!"寒刈急了,"您不能相信他的话!那封信肯定是伪造的!"
"刈儿,如果信是假的,一验就知道了。"皇帝看着这个儿子,眼中已经有了怀疑,"你为什么这么紧张?"
"儿臣不是紧张,是愤怒!"寒刈据理力争,"禹王这是在诬陷儿臣!父皇,您想想,如果儿臣真的要指使禹王贪污,为什么要留下书面证据?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这个反驳确实有道理,让皇帝和一些大臣都点了点头。
"兄长,您说得很对,"禹王不慌不忙地回答,"正常情况下确实不会留下书面证据。但是兄长,您忘了,当时您是怎么说的吗?"
"本王怎么说的?"寒刈冷笑。
"您说,这封信是您对儿臣忠诚度的考验。"禹王继续编造,"您说如果儿臣真的按信中所说去做了,就证明儿臣对您忠心耿耿;如果不做,您就会另想办法。当时年幼的儿臣信以为真,所以才保留了那封信。"
这个解释虽然牵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竟然也说得通。
"而且兄长,您还说过,将来如果有人质疑儿臣的做法,这封信就是最好的证明,证明儿臣是奉您之命行事。"禹王越说越顺溜,"儿臣当时完全相信了您的话,所以才会做那些事情。"
朝堂上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支持太子和支持禹王的大臣们互相攻击,场面几度失控。
"够了!"皇帝终于忍无可忍,一声怒喝让整个大殿安静下来,"朕的朝堂成什么样子了?你们还像话吗?"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不敢再争论。
皇帝深深地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两个儿子,心中五味杂陈。一个说另一个是幕后黑手,一个说另一个是恶意诬陷,到底谁说的是真话?
"退朝!"皇帝最终下了这个决定,"等禹王的证据拿来之后,朕再做定夺!"
随着"退朝"二字,这场激烈的朝议暂时结束了。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走出金銮殿,寒刈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绝望。禹王的反咬一口虽然卑鄙,但确实很有效果。连父皇都开始怀疑自己了,这让他感到心如刀绞。
而禹王则满意地笑了。这一招反戈一击果然奏效,局势开始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走出金銮殿,寒刈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绝望。禹王的反咬一口虽然卑鄙,但确实很有效果。连父皇都开始怀疑自己了,这让他感到心如刀绞。
御书房,皇帝的挣扎
朝会结束后,皇帝独自回到御书房,挥退了所有的内侍,一个人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陈三...这个名字..."皇帝喃喃自语,努力回忆着这个人。
作为皇帝,他对朝中重要官员的情况了如指掌,但对太子府的下人却不是很熟悉。不过陈三这个名字确实有些印象,似乎曾经在太子府见过这个人。
"如果禹王说的是真的..."皇帝不敢继续想下去。
太子是他最器重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和仁慈的品格。但权力的诱惑是巨大的,会不会连太子也被腐蚀了?
"不,不可能!"皇帝摇摇头,"刈儿不是那种人,他从小就有正义感,绝不会做这种卑鄙的事情。"
但禹王的话又在他脑海中响起:"兄长,您派来的那个人叫陈三,是您的心腹之一..."
"该死!"皇帝烦躁地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
作为一个父亲,他不愿意相信任何一个儿子会如此卑劣;但作为一个君主,他必须面对现实,不能因为感情而忽视事实。
"来人!"皇帝突然大声召唤。
"皇上!"内侍立即进来。
"去把太师和太傅请来,朕有要事商议。"
"是,皇上!"
半个时辰后,太师和太傅匆匆来到御书房。这两位老臣都已经年过七旬,德高望重,是皇帝最信任的重臣。
"皇上,您召见我们有何要事?"太师询问道。
"两位老师,朕心中有疑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皇帝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了两位老臣。
听完之后,太师皱眉沉思:"皇上,臣觉得这件事很蹊跷。如果太子真的要指使禹王做这些事情,为什么要留下书面证据?这不符合太子的智慧。"
"臣也觉得奇怪,"太傅附和道,"而且禹王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说出来?如果真的是被指使的,为什么之前不申辩?"
(https://www.02ssw.cc/4651_4651188/111106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