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锁通古今:荒年富养,战神宠我心趴上最新章节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王宿命

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王宿命


在朝廷的一角,兵部尚书王震正在和几个支持太子的大臣商议。

"王尚书,您觉得这封信是真的吗?"刑部尚书李正元询问道。

"我倾向于相信是真的,"王震分析道,"信中的字迹和内容都很像林将军的风格。而且,如果太子真的要伪造书信,为什么要编造那些荒诞的"神迹"?这不是增加疑点吗?"

"有道理,"另一个大臣附和,"而且信中提到的一些私密对话,确实只有太子和林将军知道。"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禹王的支持者们也在讨论这件事。

"这封信明显是假的!"户部侍郎张文轩断言道,"什么神医仙境,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是,"工部尚书李宗仁也附和,"而且时机这么巧合,正好在太子最需要证据的时候出现,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诸位大人说得对,"礼部尚书孙振华也表态,"我们不能被这种拙劣的把戏蒙蔽了。"

而在西漠的驿站中,萨木尔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有意思,"萨木尔冷笑道,"太子这招还真是出人意料。不过,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机会。"

"大王子,您的意思是?"巴图询问。

"我们可以趁机挑拨离间,让朝臣们更加分化。"萨木尔眼中闪烁着狡诈的光芒,"不管这封信是真是假,都会让朝廷更加混乱,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派人去散布一些谣言,说太子为了洗脱罪名,不惜编造神鬼之说欺骗皇帝。"萨木尔指示道,"同时也要暗示,如果太子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两天后,第一个预言应验了。李尚书果真生病请假,而且正如信中所说,是风寒之疾,需要休息三日。

这个消息让朝野震动,很多原本怀疑书信真实性的人开始动摇。

"太神奇了!"一个大臣惊叹道,"竟然真的应验了!"

"这样看来,林将军确实在某个神秘的地方啊!"另一个大臣也感慨道。

但禹王一方仍然不愿意认输。

"这有什么奇怪的?"张文轩依然坚持,"李尚书年纪大了,经常生病,猜中这一点并不困难。"

"就是,"李宗仁也附和,"这可能只是巧合而已。"

然而,第二个预言也很快应验了。西北地区果真下起了连绵细雨,对当地的农业非常有利。

这下连一些中立的大臣也开始相信书信的真实性了。

"两个预言都应验了,这还能是巧合吗?"

"看来林将军真的在某个高人指点的地方啊!"

"那么,林将军为太子作证的话,应该也是可信的了。"

皇帝听到这些消息后,心中的天平开始向太子倾斜。虽然书信中的"神迹"描述让他困惑,但预言的应验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

然而,就在这时,大理寺卿方正明请求面见皇帝,说调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有重要发现要汇报。

"皇上,经过深入调查,臣已经基本查清了山阴郡的情况。"方正明恭敬地汇报,"禹王殿下在救灾期间确实存在贪污行为,这一点有确凿证据。"

"那太子呢?"皇帝急切地询问。

"关于太子殿下,臣调查后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太子参与了山阴郡的贪污行为。"方正明如实汇报,"而且,臣还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线索。"

"什么线索?"

"臣发现,那个叫陈三的人确实存在,但他早在半年前就离开了太子府,原因是偷盗被发现。"方正明详细汇报,"而且,臣派人查访了陈三的下落,发现他最近经常出入禹王府,很可能是被收买了。"

这个发现让皇帝大吃一惊。如果陈三是被禹王收买的,那么所谓的"密信"就更加可疑了。

"还有,"方正明继续汇报,"关于太子府的火药问题,臣也有了新的发现。经过仔细勘查,臣发现那些火药是在火灾发生后被人放置的,而不是火灾的原因。"

"什么意思?"皇帝不解。

"也就是说,有人先放火烧了太子府,然后趁乱在废墟中放置火药残留物,制造太子私藏火药的假象。"方正明解释道。

这个发现如晴天霹雳,让皇帝彻底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禹王不仅贪污腐败,还恶意陷害兄长,其心肠之歹毒让人发指。

"那禹王声称的那封密信呢?"皇帝继续询问。

"皇上,臣已经派人去取那封信了,准备进行详细的鉴定。"方正明回答。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报:"启奏皇上,禹王府突然起火,据说那封密信也在火中被毁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如此巧合的时机,明显是有人故意毁灭证据。

皇帝的脸色变得铁青:"好个禹王!事到如今还在销毁证据!"

"父皇息怒!"寒刈连忙劝道,"现在真相已经大白,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西漠使团突然要求紧急面见皇帝,声称有重要的国事要商议。

萨木尔意识到禹王的计划即将失败,决定采取更加极端的手段。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夕阳西下,皇宫上空乌云密布。一场决定南诏命运的最终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皇帝看着手中林佳树的书信,再想想大理寺的调查结果,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但他不知道的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随着真相的逐渐明朗,皇帝虽然相信了太子的清白,但这场风波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深夜时分,他独自坐在御书房中,望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储君之争..."皇帝喃喃自语,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这次的事件让他看清了储君制度的弊端。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禹王不择手段,甚至勾结外族;朝臣们分成不同派系,互相攻击;就连后宫妃嫔们也卷入其中,整个皇宫都被这种争斗的阴霾笼罩着。

"难道这就是帝王家的宿命吗?"皇帝苦笑着摇头。


  (https://www.02ssw.cc/4651_4651186/1111069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