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真正的告别
第二天下午,季长夏按约定来到青山集团。这一次,前台接待员的态度截然不同,恭敬地将她直接送到了陈安的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季长夏再次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相比昨天的匆忙一瞥,今天她有时间仔细观察陈安的收藏。
整个办公室的一面墙都是古董展示柜,里面陈列着各种青铜器、陶瓷、玉器。另一面墙则是巨大的书架,摆满了各种古籍善本。办公桌上还放着一个精美的紫檀木书案,上面摆着文房四宝。
"季小姐,你来了!"陈安热情地迎了上来,"我昨天一夜都没睡好,满脑子都在想你说的那些古代秘方。"
"陈总,您的收藏真是令人惊叹。"季长夏由衷地赞叹道。
"这些都是我这些年来的心血,"陈安自豪地介绍着,"从小我就对古代文化着迷,长大后有了财力,就开始收集这些珍宝。"
她带着季长夏来到书架前:"这里有各朝各代的史书、野史、笔记,总共有三千多册。其中不乏孤本善本。"
季长夏的目光被一排标着"西南史志"的书籍吸引了。她看到了《南诏国史》、《西南夷传》、《云南通志》等书名。
"您对西南地区的历史特别感兴趣?"季长夏询问道。
"是的,西南地区的历史很有特色,而且相对冷门,研究的人不多。"陈安点头,"特别是南诏王朝,它的兴衰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那您对寒刈太子了解多少?"季长夏试探性地问道。
"说起寒刈,我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研究。"陈安兴奋地从书架上取下几本古籍,"来,我们坐下慢慢聊。"
两人在茶几旁坐下,陈安翻开一本《南诏皇室传记》:"你看,这里就有关于寒刈的详细记载。"
季长夏凑近一看,古籍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
"太子寒刈,聪慧过人,少有大志。幼时即展现超常智慧,深得父皇宠爱。然成年后朝中多事,兄弟相争,外敌入侵,太子一度受谗言所害,几至废黜..."
看到这些文字,季长夏的心跳加速。这不就是现在寒刈正在经历的困境吗?
"继续往下看,"陈安继续翻页,"这里记录了他后来的成就。"
"太子历经磨难,终得父皇重新信任。继位后改元"仁德",施行新政。减赋税,兴水利,办学校,练军备。仁德三年,西漠大举来犯,太子亲征,大破敌军于雁门关外,不仅收复失地,更拓疆至祁连山脉。"
季长夏看到这些记录,内心震撼不已。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寒刈将会成为一个多么伟大的皇帝!
"太神奇了,"陈安感慨地说道,"寒刈皇帝在位二十三年,南诏国力达到历史巅峰。他推行的政策都很超前,有些理念甚至比欧洲的启蒙思想还要早几百年。"
"比如说?"季长夏迫切地想了解更多。
"比如他提出的"民为邦本"思想,主张君主要为百姓服务,而不是百姓为君主服务。"陈安翻到另一页,"还有他建立的教育体系,不分出身贵贱,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入学。"
季长夏听着这些描述,眼中逐渐涌出泪水。这完全就是寒刈的理念!即使在古代那样的环境中,他依然坚持着现代的价值观。
"你怎么了?"陈安注意到季长夏的异常。
"没什么,只是觉得很感动。"季长夏擦了擦眼角,"这样的君主确实令人敬佩。"
"是啊,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陈安叹息道,"现在你告诉我,你发现的那些古籍中,还记录了什么内容?"
季长夏知道必须继续编织故事,但她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这上面了。她只想了解更多关于寒刈的历史。
"陈总,能否让我先看看您收藏的其他关于南诏的资料?"季长夏提出要求,"我想对比一下,看看我的古籍记录是否准确。"
"当然可以!"陈安高兴地同意,"这样我们就能互相印证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陈安不断地拿出各种珍贵的史料,详细介绍南诏王朝的历史。季长夏认真地阅读着每一页,每一个关于寒刈的记录都让她更加震撼。
从《南诏通史》中,她看到:
"仁德帝在位期间,国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其治国理念超越时代,后世称为"仁德之治"。"
从《西南诸国志》中,她看到:
"南诏寒刈帝,仁慈爱民,勤政爱国。常微服私访,了解民情。凡有天灾人祸,必亲自赈济。百姓爱戴如父母。"
从一本野史笔记中,她看到:
"帝常言:"君者,民之公仆也。当以民为天,以德治国。"此言一出,朝野震动。"
每一条记录都让季长夏更加确信,寒刈在历史上确实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皇帝,一个真正造福百姓的明君。
"还有这本,"陈安又拿出一本更加古老的典籍,"这是《太子仁德录》,专门记录寒刈皇帝的言行。"
季长夏翻开这本书,看到了更多令她感动的内容:
"帝尝曰:"朋友者,人生之至宝也。纵为帝王,亦不可失朋友之心。""
"帝又曰:"繁华富贵,过眼云烟。唯有真情实意,可贯古今。""
看到这些话,季长夏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这些话完全就是寒刈会说的!即使在古代当了皇帝,他依然保持着对友情的珍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季小姐,你怎么哭了?"陈安关切地询问。
"对不起,我...我被感动了。"季长夏擦拭着眼泪,"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人,真的很了不起。"
"确实如此。"陈安深表赞同,"我研究了这么多年历史,寒刈皇帝绝对是其中最让我敬佩的一位。"
"陈总,我想问一个问题,"季长夏努力控制着情绪,"如果...如果寒刈没有成为皇帝,历史会怎样?"
"这个假设很有意思,"陈安沉思道,"如果寒刈没有继位,按照史料记录,应该是他的弟弟宁王继承皇位。但宁王虽然也很有能力,却远不如寒刈那样具有超前的理念。"
(https://www.02ssw.cc/4651_4651186/111106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