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几年


当天回去,孟北萝立刻给祝佳音拨了电话。

得知找到了院长妈妈,祝佳音恨不得立刻飞回来,还是孟北萝劝了又劝才忍住的。

找到院长妈妈,一直是二人心里的愿望,如今愿望成真,她们自然是开心的。

而对于刘月雅来说,认识孟北萝确实很不赖,无他,从每个方面,对方都和她很合拍。

后来孟北萝给她引荐的好友祝佳音,不仅给她熟悉的感觉,且一样非常对她的脾气。

除了这些外,沈家还有三个特别招人喜欢的小萌娃。

原本她只是接触了宁宁,在之后来沈家做客后才发现,昭昭和年年这两孩子一样很乖巧。

因为喜欢孩子,她经常过来玩,还产生了一个灵感,创作了一本关于育儿方面的书。

孟北萝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了。

那会已经进入九十年代了,刘月雅的这本育儿书详细剖析了孩子的多种性格已经针对各种性格的孩子该怎么育儿等等,因为言之有物,一跃成为国内著名作家。

有了一部成功的作品,刘月雅没有停止步伐,继续研究相关话题,打算继续出关于儿童方面的书。

为此,她进入孤儿院工作,为的就是了解更多的小朋友。

院长妈妈写书这桩事,是上辈子没有的,但不论是孟北萝还是祝佳音都很支持。

这辈子她们手头有了足够的资源和财富,只巴不得院长妈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话又说回来,院长妈妈上辈子之所以孤身一人,孟北萝等人也隐约知道是为什么。

前两年的时候,院长妈妈的家人因被诬陷,差点锒铛入狱。

当时还是沈越山去那边了解情况跑关系,查清楚事情是诬陷的,院长妈妈的家人才幸免于难。

由此时间线能推断出,上辈子院长妈妈先是在家人支持下开设了一家小孤儿院,原本日子过得还行。

后来家人出事,只剩她一人,她自己没法支撑运转,孤儿院才慢慢走向倒闭。

这辈子她们提前相遇了,孟北萝和祝佳音在得知她有意向为小朋友们献爱心后,索性直接让她成了孤儿院的合伙人之一。

于是她父母避开了劫难,她也有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包括后来她卖书赚到的钱,都固定有几成是投入孤儿院的。

时间进入1991年,孟北萝和沈越山的公司先后在沪市成功上市。

作为第一批上市的公司,加之二人的名声不小,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两口子。

国内针对他们的报道可谓沸沸扬扬,不管是新华报还是人民日报,亦或者他们开设了分公司的城市,均有报道。

身为当事人,孟北萝完全不自傲。

要是外界这些人知道,他们家早有公司在港城上市了,那又该如何?

是的,他们家有公司在港城上市了。

这几年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口上越发展越好,不仅是她的服装公司和沈越山的酒店,之前给祝佳音和沈越石注册的公司发展得更好。

说起这个,还要说内地和港城的区别。

如今国内虽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拍电影电视,以及唱歌跳舞这种事,均是国有单位负责的,像是拍电影,有专门的电影厂。

在国内拍过几部好电影的国民女神,月薪可能也就两三百,放到港城至少翻十倍。

因而,自打这两人确定走这一行后,他们的打算就是让二人主要在港城那边发展。

所以之前给他们注册公司,也是在港城注册的。

这几年祝佳音全面开花,不仅唱跳俱佳,出了好几首传唱度很高的歌曲,戏也演得不错。

港城那边有新剧,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只要有人设相贴合的,导演都第一时间联系她。

至于沈越石,他倒是没拍戏,但在唱歌这方面还真下了苦功。

之前祝佳音的那些歌里,只要有和男生合唱的,都是和他一起。

为了能时刻陪在祝佳音身边,他自己又找了几个歌唱方面的老师,现在在港城乐坛也占有一席之地。

没记错的话,港城乐坛的四大天王是明年被命名,也不知道沈越石有没有机会打破历史成为其一。

除了这个之外,和郭蕴合伙开的蓝天影音公司也即将上市。

再有就是沈越山和蒋五之前开的歌舞厅,现在也都还在,不过不叫歌舞厅了。

经过简单装修调整后,歌舞厅改成了江山·卡拉OK。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熟悉的人都知道,江山歌舞厅本来就和别的歌舞厅不同,本就集酒吧,卡拉OK,迪厅一体,所以只简单调整了装修。

值得一提的是,沈越山在羊城和鹏城那边的卡拉OK,仍旧担着道上混的(卧底)这一名头,也成功助警方破了不少案子。

至于录像厅,如今新增了设备,除开磁带外,还设了影碟和VCD展架,想要购买的人可自行购买。

但孟北萝也知道,录像厅估计也就这十年可以了,进入下个世纪,又是电脑手机的天下了。

外头传来孩子们欢笑的声音,孟北萝收回思绪,笑着打开门。

“可算回来了?快去换衣服,一会要出门。”

“姨姨,今天要出去吃饭吗?为什么?”

已经十一岁的昭昭走过来,眼里带着好奇。

他们家氛围好,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家吃的,毕竟家里的两个阿姨做饭手艺很不错,几个长辈也都会做饭。

“你们蒋伯伯到首都了,亲自选的店铺。”

昭昭兴奋:“是经常在国外的那个蒋伯伯吗?就是上次我妈妈带回来的相册里那个。”

“是他。”

“哇,妈妈说他们家小孩和我们一般大,如果他们来了,我要带他们玩儿。”

孟北萝:“那你可以准备起来了,你蒋伯伯是带了家属的。”

“哇哦!”

昭昭身后,是捧着书在看的年年,少年看着斯文中透着沉稳,典型的是别人家孩子。

再之后,是已经七岁但仍爱哭的宁宁,以及,跟在她身后的林燕回。

这孩子就是几年前的徐燕回,自从那次事件后,被林行和林扶玉收养了。

随着两家的走动,几个孩子自然而然玩到一起,其中又跟宁宁最为要好。


  (https://www.02ssw.cc/4650_4650276/111109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