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大锅饭,时代洪流!
如今的轧钢厂技术研发中心,早已今非昔比。
其规模比最初成立时要大了好几倍。
期间经历过数次大规模的扩建和升级。
俨然已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工业技术研发基地。
不仅轧钢厂自身的技术难题在这里攻关。
还有不少其他系统的研究所和单位,也会不定期地派遣他们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到轧钢厂的这个技术中心来进行交流和学习。
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技术互动氛围。
不过苏远今天特意过来找杨部长,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讨论这些技术交流或者生产上的常规事务。
他另有更重要、更紧迫的事情需要和杨部长商量。
两人见面,先是照例寒暄客气了一番,聊了聊近期的工作。
随后,苏远收敛了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说道:
“部长,我最近一直关注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
“广播里已经多次提到,国内很多地方,特别是华北和西部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干旱现象,范围不小。”
“这个事情,我认为必须要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和重视啊。”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沉重: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搞‘大炼钢’,声势浩大。”
“但您我都清楚,这其中的代价……太劳民伤财了。”
“而且,根据我收集到的气象资料和一些分析。”
“我感觉这次的干旱绝不是一个地方的个别事件,而是一个大范围的群体性气候异常。”
“这也不是一个短期的天气过程,很可能是一个会持续数年的长期事件!”
“如果我们现在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及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任由情况这么发展下去的话……”
苏远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一字一顿:
“持续的灾害性天气,会导致大规模的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一旦引发大规模的饥荒……”
“那后果不堪设想,可能会造成数千万人丧命!”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听到这话,原本还带着些轻松神情的杨部长脸色骤然大变,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几步走到自己办公室门口,警惕地向外张望了一番。
确认走廊无人偷听后,才小心地将门关严实,甚至还下意识地拧了一下反锁钮。
他转回身,脸上带着心惊胆战的表情,对苏远说道:
“苏远!我的苏大厂长!”
“你怎么又提起这件事了?!”
“之前我们不是聊过这个话头,不是说好了,这件事就此打住,不再提了嘛!”
“你这……你这在我这办公室里说说也就算了。”
“这要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听了去,捕风捉影,上纲上线。”
“说你动摇军心、唱衰大好形势,那你可就惹上大麻烦了!”
“我也保不住你!”
杨部长的语气带着焦急和后怕。
“我也不是没努力过,你之前的提醒,我也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向更上面汇报反映过。”
“但是!”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摊了摊手:
“现在‘大炼钢’、‘大生产’是全国上下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时代潮流!”
“这是谁也无法阻挡、无法改变的大趋势!”
“现在所有的重心,都必须放在工业生产上。”
“尤其是钢铁产量,这是第一位!”
“其他的……都得让路。”
听到这话,苏远也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无力感。
就算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和见识,拥有改变一些技术现状的能力。
但在这种席卷全国的洪流面前,他个人的力量依然是如此渺小。
什么实质性的事情也改变不了。
至于杨部长口中的“大生产”?
苏远忍不住再次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嘲讽:
“部长,到底是不是真正高效的‘大生产’,您心里其实比我更清楚。”
“现在各地搞的所谓‘大炼钢’,您又不是不知道实际情况。”
“那能叫‘大生产’吗?那根本就是‘大浪费’!”
“是极大的资源错配!”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微提高,但很快又克制地压了下去:
“报纸上广播里天天喊炼出了几百万吨钢材,数字多好听,多振奋人心!”
“但实际的废钢率、不合格率有多少?”
“恐怕远远超过两成!甚至更高!”
“这得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啊!”
“而且,很多老百姓可是真的响应号召,把自己家里吃饭的铁锅、农具都给捐出来了!”
“这份热情和付出,最后却.......”
苏远没有再说下去,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苏远虽然内心充满了感慨和忧虑,但他并非不懂政治、没有脑子的莽夫。
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对这些问题有再多的看法和意见,在眼下这种狂热的氛围下,也基本是徒劳无功的。
其实在年初的时候,他已经比较隐晦地提醒过杨部长可能出现的粮食问题。
并且他还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设计发明出了冷凝式的人工降雨设备原型和技术方案,作为一项未雨绸缪的技术储备提交给了工业部。
然而,这项提议在当时“钢铁至上”的大环境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那份报告估计都不知道被塞到哪个文件柜里积灰去了。
而干旱的苗头,其实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已经在一些地区有了明显的迹象。
这也直接导致了,从今年的春收开始,全国就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
只是这些信号,在当时都被淹没在“放卫星”的浮夸风和炼钢的狂热中了。
这两年多来,苏远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困难,其实也私下里做了不少方面的努力和铺垫。
在畜牧业方面,两年多之前,苏远就开始利用自己的知识,通过轧钢厂的渠道,“偶然”地提供了一些经过“基因改良”的牲畜种畜样本给相关的农业研究单位。
比如长膘快、抗病性强的猪苗和产奶量高的牛种。
这方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上面重视起来了,毕竟肉蛋奶也是重要的物资。
只不过,想要大规模改良全国的畜牧业牛种羊种,那需要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作为支撑。
比如人工授精技术、疫苗、配合饲料等。
仅仅依靠传统的自然繁殖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推广开来,见效缓慢。
另外在粮食作物方面,苏远也有意无意地,在与农业部门的专家交流时,透露出一些关于“新型高产作物”的优势。
比如抗旱性、抗涝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特性。
但他不能说得太直白、太超前,只能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
“民以食为天”,这是自古以来的铁律。
但现在明明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到来,自己却无法做更多来阻止或减轻它。
这种无力感让苏远感到无比沮丧和痛心。
杨部长看到苏远脸上那种沉重而又无奈的神情。
他无法理解苏远这种强烈的、仿佛亲眼所见般的危机感究竟从何而来。
虽然他也承认,现在有些事情推进得确实过于激进和盲目了,留下了很多隐患。
但是在他看来,情况远没有苏远描述的那么可怕和严重。
此时,他只能尽量安慰苏远,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
“苏远啊,我知道你着急,你是真心实意为国家为百姓着想。”
“有些事情确实推进得有些太着急了,步子迈得太大,这我承认。”
“但这是大势,是潮流,你自己心里也清楚,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拗不过的。”
“有些话,有些担心,你在我这边说说,发发牢骚,就算了。”
“到了外面,在任何其他场合,你可千万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再提了!”
“要是这些话不小心传出去,对你可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惹祸上身!这其中的严重性,你应该明白!”
杨部长苦口婆心地劝着,然后话锋一转,试图找到一些积极的方面:
“现在粮食确实有些减产,情况是有点紧张。”
“但是,你看,‘集体食堂’不是马上就要普遍推行了嘛!”
“这就是要把所有人的口粮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大家一起吃大锅饭。”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平均资源,防止有的人家断粮,有的人家却还有余粮的不平衡现象。”
“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互相帮衬着,总能度过难关的。”
“这也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大程度降低危害的办法了。”
杨部长试图用这套理论来说服苏远,也说服自己。
苏远听完,更是无语凝噎。
“大锅饭”.......
这个制度如果真的被严格推行,在理想状态下,或许确实能有杨部长所说的那种“平均主义”、“共渡难关”的效果。
但人终究是有私心的,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漏洞。
在一开始,或许集体粮仓里还有比较充足的存粮时,问题不会立刻暴露。
但在那种各地集体之间相互攀比“吃饭不要钱”的规模和时长、“吃饭放开肚皮吃”的浮夸风气下,很难避免地就会出现惊人的浪费现象和管理混乱。
等存粮被快速消耗殆尽之后,灾难才会真正显现出其残酷的面目。
不过,看到和自己私交甚好、且一直对自己颇为关照的杨部长都是这样的一种谨慎甚至有些回避的态度。
苏远心里也明白了,这件事的大势,已经是根本没办法靠言语来阻止和改变了。
他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次提醒了一句,希望能抓住最关键的一点:
“部长,我也就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提个建议,尽尽心意。”
“不过现在全国都在搞大炼钢,虽然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热情冲天。”
“但事情总归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
“本来今年的收成就预计不会很好,等到秋收农忙的关键时节,千万千万要统筹好劳动力。”
“绝对不能为了保钢铁产量而耽误了秋收抢粮!”
“粮食,才是真正的根基啊!”
在这种工农业协调和生产调度的事情上,作为主管工业的一机部部长,其实是有很大话语权和协调责任的。
而苏远前世模糊知道的一些历史信息中。
就因为这“钢铁元帅升帐”。
在很多地方,到了农忙秋收的时候,竟然出现了为了完成炼钢指标而抽调大量农村劳动力。
导致成熟的粮食烂在地里无人收割的荒唐情况,这更是让接下来的饥荒雪上加霜。
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
.......
苏远心情沉重地离开了工业部。
他感到有些打不起精神,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包裹着他。
明明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酝酿和逼近,而自己洞悉先机,却无法改变其分毫。
这种清醒的痛苦,最是让人感到丧气和郁闷。
从工业部出来之后,苏远暂时没心情直接回厂里处理那些日常公务。
他需要一点时间平复一下心情。
于是便有些漫无目的地在附近的街上溜达着,思绪纷乱,理不出个头绪。
正低着头若有所思地走着,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
他抬头望去,发现是在一所中专学校的围墙旁边,有一群人正围在一起,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是一所机械类的中专学校,距离轧钢厂不算太远。
里面的学生大多是一群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
远远看过去,苏远注意到,那是一群穿着蓝色制服的学生,有男有女,他们正围着中间一个人,情绪似乎有些激动。
苏远隐约听到人群中传来一些起哄和指责的声音,而被围在中间的,好像是一个低着头、身形单薄的女孩。
那场景,那氛围。
让他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https://www.02ssw.cc/4413_4413673/4376009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