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那年夏天
“陈墨。”
“陈墨。”
“陈墨。”
一连串陈墨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
现场和弹幕都炸了。
“又特么是陈墨写的新歌!”
“我就说陈墨会写新歌吧!”
“陈墨对黑熊乐队可真够意思啊!”
“陈墨对朋友本来就很好啊,你们看他帮王文宇的时候就知道。”
“陈墨牛逼!”
“陈墨,我爱你!”
......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猩红的大字逐渐模糊,缓缓散去,最终融入到背景中。
前奏响起。
不是狂暴的金属洪流,而是黄达稳重规律又有节奏感的吉他声。
在过度后,刘鹏的吉他声也加入进来。
那音色仿佛是生锈的齿轮在废弃工厂里被强行转动,锐利而沉重,碾轧着每个人的耳膜与神经。
大概是三十秒的前奏过后。
刘鹏的声音陡然响起。
低沉,沙哑,带着他独特的风格。
他开口的瞬间,在场的所有人仿佛都被他拉进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最爱去的唱片店
昨天是她的最后一天
曾经让我陶醉的碎片
全都散落在街边......”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这首歌曲传达了关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坚持的主题,让听到他的人忍不住发出共鸣与思考。
当刘鹏从陈墨手中拿到这首歌,四个人第一次在排练演唱时,他们都倒抽一口凉气。
这首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歌曲,猛地将他们拉回到曾经的那个夏天。
那时的他们物质上一无所有。
但却自认为精神上非常丰富。
他们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些朋友渐渐的离开了。
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黑熊乐队四个人一直呆在原地。
他们无数次的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看着一个又一个曾经和他们一样怀揣梦想的小伙伴们改行,离开,放弃。
他们也曾萌生过相似的想法。
在一个又一个挣扎的夜晚。
他们迷茫,徘徊,不知所措。
可他们没有忘记为自己歌唱......
“我最爱去的书店
她也没撑过这个夏天
回忆文字流淌着怀念
可是已没什么好怀念......”
歌中的唱片店和书店,仿佛就是他们曾经坚持的理想。
它们只能在回忆中流淌,最终被现实的浪潮打散,灰飞烟灭。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他们和熟悉的街道告别。
和熟悉的朋友告别。
和青春告别。
和理想告别。
“可是你曾经的那些梦
都已变得模糊看不见
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
也不过为了钱......”
梦想变得模糊不见,而为了理想的奋斗也只不过为了钱。
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啊。
他们演出,他们在酒吧里熬到深夜。
他们跟酒吧老板为了一百元的路费绞尽脑汁费尽口舌。
他们做的一切,早就不是当初为了理想起步时,秉持的样子。
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需要生活。
他们需要活下去。
他们需要钱。
黑熊乐队白天送外卖,晚上在酒吧里演出。
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只希望在坚持理想的同时,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
“可是我最恨的那个人
他始终没死在我面前
还没年轻就变得苍老
这一生无解......”
没有华丽的技巧,只有陈述。
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沉甸甸地砸进听众的耳朵里,滚落到心潮深处,激起冰冷而浑浊的涟漪。
镜头扫过台下,有人下意识地捂住了胸口,仿佛那歌词是冰冷的刀锋,正抵着他们记忆里某个柔软的角落。
黄达的吉他音稳定而压抑,如同铁轨延伸向无尽的灰暗远方。
邢万坤的贝斯低沉地嗡鸣,是地底深处不甘的震动。
李民的鼓点不再是激越的冲锋,而是疲惫行军的脚步,每一步都踏在粘稠的泥泞里。
“没有我的空间
没有我的空间......”
舞台两侧巨大的环形屏幕上,骤然闪过无数快切的碎片。
仿佛是从记忆中抽离出的影像。
富有年代感,又有真实的质感。
画面在刘鹏,黄达,邢万坤和李民四人身后闪烁。
蒙尘的唱片架,空荡的玻璃柜台,一张褪色的“清仓大甩卖”海报被风吹得卷起一角。
散落一地的打口CD,封面被雨水泡得模糊,留下肮脏的鞋印。
一本被翻烂的《理想远方》,书页在垃圾桶边缘随风翻动,露出扉页上稚嫩的签名:“送给未来的摇滚巨星——刘鹏”。
这些画面,是陈墨根据排练时刘鹏含泪讲述的片段,亲手剪辑的。
它们不是虚拟特效,而是真实的,被时代车轮碾过的烙印。
当那句“你等在这文化的废墟上,已没人觉得你狂野”唱出时,屏幕上的画面骤然定格在一张被泥水浸透的CD上——《黑熊乐队DEMO 2019》。
那是六年前的夏天......
刘鹏的瞳孔在追光下猛地收缩,握着麦克风的手指骨节泛白。
他的思绪再次重回现实。
挣扎与呐喊此刻仿佛是冰冷的潮水,淹没了台上四人。
他们不清楚陈墨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这首歌。
他们只知道,当陈墨把歌谱递给他们时,空气仿佛凝固了。
刘鹏颤抖着念出第一句歌词,那感觉不是唱歌,而是在亲手解剖自己腐烂的梦想。
邢万坤弹下第一个贝斯音,那低沉的嗡鸣像是从自己翻江倒海的胸腔里发出的哀鸣。
黄达拨动吉他,眼前闪过的是无数次为了省下打车钱,背着沉重的琴箱在深夜的寒风中走回廉价出租屋的背影。
李民的鼓棒悬在半空,耳边却响起酒吧老板刻薄的嘲讽:“就你们还要打车钱?爱演不演!”
......
那个夏天,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们每个人的灵魂上。
一个叫阿杰的鼓手,卖掉了心爱的鼓,回老家开了间五金店,朋友圈最后一条是油腻扳手和一句“终于活踏实了”。
键盘手小林剃掉了标志性的脏辫,穿起西装挤进早高峰地铁,成了格子间里沉默的代码。
排练室楼下那家常去的“地下丝绒”书店,在某个闷热的午后悄然拉下卷帘门,玻璃上只贴着一张打印纸:“理想不能当饭吃,再见。”
他们送走了伙伴,送走了据点,也送走了那个以为一把吉他就能对抗世界的,愚蠢而赤诚的自己。
(https://www.02ssw.cc/4155_4155893/504885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