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旧日音乐家 > 第三十四章 理论的统一性?

第三十四章 理论的统一性?


第890章  理论的统一性?

    “咔嚓.”

    从范宁写下这一个理论名词开始,更实质性、但也是更无法解释的异变发生了。

    有东西传来了轻微的破绽声。

    不是所在历史场景中的哪个物件,也不是哪道“影子”,而是这无处不在的空气本身!

    前排,千篇一律的模糊绅士,所有人,那由更深阴影构成的修长手指,微微抬离了膝盖。

    他们似乎想要做一个“停止”或“离去”的手势。

    一缕极其细微的、带着终末腐朽气息的波动,从这些身影上面弥散开来,试图干涉这正在走向不可控的“授课”。

    但是,他们失败了!

    绅士们抬起的手指,仅仅在空中凝滞了半秒,便如同被无形的蛛网黏住,缓缓地、极其不情愿地落回了原处。不是因为又改变了主意,而是因为,无法离开!

    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这一步一步的递进

    从原历史投影中为“圣莱尼亚师生们”授课和声学的范宁教授,一步一步到如今

    如果说“基础乐理”是属于初入门径的初高中生们所学的知识,那么“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分析”就进入了专业级别,是音乐学院给本科生们才教的东西;

    旧工业世界重灵感轻理论,以往当范宁把第0史的这些理论搬过来、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编排传授后,它们已经略有一些神秘主义气息了。

    “申克分析法”,则到了硕博士们研习的知识层次;

    而“音级集合理论”,还有“广义音程与转换理论”,在曾经那个具备特殊意义的第0史,它们已经触及到了辉光最前沿的未知领域!

    到这一步,按照神秘学基本规律,知识的形态,开始有些无可名状了。

    “转换理论,通常指20世纪80年代由大卫·列文初次提出的‘广义音程与变换’理论,亦包括常作为其分支理论对待但实际已经贴近了‘背后帷幕之颈动脉’的新里曼理论.”

    范宁站在弥漫着惨绿光线的讲台上,声音除了振动空气,更像是在直接雕刻现实的结构。

    那些“东西”发现,授课内容已经不仅是文字了。

    而是包含光线、情绪、气味、图形、触感,以及对于舞蹈形态、闪电路径和火山喷发等过程的描述!

    “广义音程系统!——音程应升华成为衡量任何两元素关系的抽象尺度!.投射于音高、节奏、音色、术语,揭示跨维度的同构逻辑!.”

    “关系优先!——音乐的意义,不在于单个和弦的构成,孤立之音,如同腐尸,毫无意义!.唯有在移位、倒影、逆行的永恒之舞中,在音与音的相互指涉与背叛中,真理方得显现!”

    “一致性聆听法则!——凡听从的,必遵循过程!你须培植胚胎的诱饵,去追踪个体如何进食另一个体,如何在其内部孕育出全新的形态!”

    “而转换网络——”范宁的瞳孔随着节拍收缩,“这是局部与整体的动态统一,是原初因果律下造就的织机!是音程与音程在时空中留下的灼痕轨迹!”

    空气中浮现出无数重叠的、半透明的音高平面,彼此错位滑动,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整个“阶梯教室”仿佛被无形的镜子分割了,黑影们在镜中看到自己更加扭曲、更加本质的形态,伴随着一股冰冷的、如同触及尸骸的触感!

    “想听实例么?”

    “最后一届丰收艺术节上的,你们都知道的。”

    范宁诱导式提问的语调低沉而危险。

    “噗嗤——”

    台下,一个“学生”的头颅突然像熟透的果实一样被撑开,裂成了耷拉在四周的好几瓣!

    里面的血肉成干瘪状,只有不断翻涌的、试图模仿刚才所见脉络的惨绿色光晕,影子随即倒下,四肢蠕动着,但还在望着范宁的方向。

    它们明明感知到了这些“普累若麻”中蕴含的足以将它们彻底解构的恐怖,却被一种源自本能的、对“终极真相”的贪婪渴求死死钉在原地!

    讲台左侧不知何时已经放了一台小型立式钢琴,范宁快步走了过去。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他报出作品名。

    手指开始交替重重砸琴,弹出一条诡异又急促的片段。

    “最后这一段‘献祭之舞’段落,斯特拉文斯基所采用的是分层化手法来构建‘转换网络’!不同音高和节奏的层次纵向叠置,在各自循环重复时,他没有设置整数倍的周期!于是,节拍产生错位,固定的律动与异质的框架之间形成了激烈冲突!”

    范宁又从钢琴前挪步到黑板下,粉笔在新浮现的声部特写上抹出一道白色——

    “比如此处!”

    “铜管的固定音型,以E为轴!木管的阻塞式旋律,以F为轴!半音的干涩摩擦,构成了异质材料的并置!但如果只是从‘半音小二度音程’的变化作传统分析,根本解释不了听感为什么会如此暴力!.只有从‘转换块’的思维入手才能理解,是这种节奏与音高的复合集合的结构间彼此剪切、拼贴与撞击,才会接近‘原初吞食者’的真知描述!!

    接着,范宁的语气又忽然变得空灵起来。

    “那梅西安《二十圣婴默想》呢?”

    “从原始的祭坛步入神圣的殿堂,梅西安的‘有限移位调式’与‘不可逆行节奏’,其本质即为一种循环的、封闭的广义音程集合!”

    范宁的粉笔在新现的谱例上接连划动,出来的颜色却完全相同,且极尽奇特!

    水蓝色的晶片、灰色的小立方块、染有咖啡色的蓝紫色岩、一星半点的金色鸟儿的眼睛、带有粉色斜边条纹的红布、星状的深普鲁士蓝、带有螺纹状钴蓝的淡绿.

    “这些‘天父主题’、‘星星与十字架主题’、和声连祷动机、鸟鸣和弦动机.”

    “传统的音阶、和弦如果是进行‘移调’,需要连移十二次半音才会回到其本身,可它们!通过移位进行转换时,会因音程循环的局部对称性而迅速折返、提前折返!例如第二调式的‘音程向量’在循环三次后即回到原点!.梅西安利用这种特性,使音乐在有限的漫游中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真理,从而实现了不可能的神学彩虹!!“

    范宁将丰收艺术节上的谱例擦拭而尽。

    然后,就地取材所写的第三乐章谱例再次滚动而出!

    音乐的再现部响起!

    “现在,重新用新的眼光,再次审视你们的老朋友,你们的肖像画,我的‘幽灵谐谑曲’!”

    “那些曾用申克分析法解读的‘基本线条’碎片,现在看到了吗?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延续’技巧,而是线性音程模式在半音场域中的自由变形!”

    圆号再度奏出狩猎号角般的动机,却被弦乐诡异的滑音所回应,尖叫、碰撞、扭曲的舞步黑夜中种种偏于病态和神经质的意象再度侵袭而来!

    “刚才我曾为你们指认了那些色彩性和弦的来源,如集合(4-18),现在,转换理论则可以显示出它们如何在乐章中移位、倒影,甚至其‘子集’如何分裂并重组成新的音响,从而驱动着局部音乐的微观演化!”

    谱例的明暗关系以极其深奥的形式闪动起来。

    在其中,小提琴声部一个看似寻常的二度下行,可能通过移位或倒影,在乐章的另一处就化为管乐声部一个充满张力的增四度跳跃!

    而之后——

    “咚。”

    乐章以一声几乎听不见的拨奏结束。

    范宁的理论好像都讲解完了。

    他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早有准备地抬手,冷冷一笑,将粉笔由竖变横,在重新清空的黑板下方涂出了一个长条矩形——

    “总结一下,这里属于我们的传统理论,和声,对位,曲式,配器。”

    又在矩形上方,画了三条横线,组成了一个正三角形。

    “这里是方才讲的‘后调性时代’的几大理论‘支柱’——”范宁额外强调了“支柱”的重音,又唰唰几笔写下词组,“即申克分析法、音级集合理论、广义音程与转换理论!”

    “这形状眼熟么?”

    “聊都聊到这里了,不如让我来最后整合一下,为‘终极答案’来整体性命个名?”

    范宁忽然意味深长的一笑。

    终极答案?.

    形状!?

    三角形!?!?.

    “咔哒!!”“咔哒!!!”

    座位席上突然响起了一阵粘稠的“咔哒”声!

    有一小部分“绅士”听众的模糊身影,似乎猛然惊醒,又发狠脱力,竟然成功从座位上“挣扎”着坐了起来!


  (https://www.02ssw.cc/3_3604/8768380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