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九百章挖矿和采煤

第九百章挖矿和采煤


大明的皇帝,现在的皇上。

一身胸前和双肩绣着龙纹的金黄色常服,头上戴着乌纱折角帽。

朱祁钰在厂卫和神武卫的护卫下来到营地。

那些摆放的人头让他感到恶心,他看着眼前的战俘,看了身旁的孙镗一眼。

“你们,为什么抢劫我大明百姓?”

朱祁钰开口后,孙镗在一旁翻译。

战俘们彼此对视,不明白为什么大明皇帝会问这个问题,难道他真的傻了吗?

“自从塞北各部归顺,你们也是我大明的百姓了,朕问你们,为什么要出兵,去抢百姓的东西!”

朱祁钰看着一张张困惑的脸,又重复了一遍。

游牧民族的国家意识很淡,或者说,这些战俘中真正有国家观念的人少之又少。

至于为什么抢劫,是因为抢东西能抓奴隶,还能发财,甚至能抢女人。

“为什么中原人看不起你们,轻视你们?朕问你们,你们和野兽有什么分别?”

“烧杀抢掠,妇女,这样的财富,你们就不觉得羞耻吗?”

朱祁钰说完后,孙镗偷偷看了他一眼,就算他是外族人,也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朕再问你们,朕有没有错?”

朱祁钰冷冷地盯着战俘,大声说道:“就算把你们全杀了,朕也不会有一丝动摇。”

“难道为了大明百姓,中原就该任由你们欺负而不反抗吗?”

这句话让不少战俘低下头,感到羞愧。朱祁钰接着说:“好,从今以后,每逢节日,朕就派骑兵去草原一趟,抢走你们的牛羊,抢走你们的女人,这样你们就开心了吗?”

“别以为你们是草原上的雄鹰,你们以前的弓箭,可没少射下过真正的雄鹰。”

朱祁钰这番话,让战俘们想起了一些可怕的事情。

以前都是他们去抢中原的,从来没想过中原也会来抢他们。

一旦大明军队打到他们的部落,骑兵冲进他们的帐篷,以牙还牙的情景,让他们第一次开始换位思考。

“塞北很大?你们能跑到哪儿去?看看这些千户,这些将领,你们除了喂草原的狼,还能逃到哪去?”

他指着旁边陈列的头颅,直接掐灭了他们的幻想。

“知道朕为什么不杀你们吗?”

朱祁钰继续说道:“因为朕心软,你们只是被那些人骗了,朕是想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成为我大明百姓的机会。”

听到这话,所有战俘都看向了大明皇帝。

“自古以来,你们就被骗了,你们原本是九黎部族,是黄帝的将士,和中原是一脉相承的,是谁了你们,让你们对同胞动手;是谁蒙蔽了你们,让你们欺负自己的姐妹!”

一旁的孙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不只是孙镗,其他士兵也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啧,原来还是同宗同源啊!”

张三抱着手臂,连连点头:“那不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朕不会杀你们,但你们过去犯下的罪,必须承担,用你们的劳动来重建大明,而朕会教你们识字,给你们吃穿。”

朱祁钰稍微停顿了一下,看着眼前的战俘,说:“你们应该回到自己的国家,而不是被那些你们的人控制。”

“你们为什么要攻打中原,不就是因为看中了这里的富裕吗?”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正是这些人,阻碍了你们的发展,让你们远离了原本属于你们的家园,受尽奴役和羞辱,甚至挑动你们互相残杀。”

朱祁钰一边说,一边张开双臂喊道:“草原真的那么穷吗?你们有牛羊,我们有粮食,是谁切断了贸易通道?不是朕,也不是中原百姓,而是那些你们自己人。”

“他们不让你们过上和中原人一样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控制你们。”

不少人顿时明白了。

明朝为何停止互市,不就是外族不断扰边境吗?而外族为什么扰边境,还不是因为他们缺东西。

一种阴谋的想法很快在战俘心中生根,他们真的觉得自己被了。

“让你们干活,并不是要奴役你们,而是让你们赎罪。虽然你们不是主谋,但你们的罪恶已经积了上千年!”

“朕不杀你们,让你们劳动,有什么错?”

等孙镗说完,朱祁钰听到战俘们大声叫喊,便低声问孙镗:“他们在说什么?”

“回陛下,他们在称赞伟大的仁慈皇帝,您没有错。”

孙镗低头回答。说实话,他自己也相信了。作为一个投降的敌将,他觉得这话确实有道理。

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都是靠口耳相传,所以很容易被掌权者操控。

而中原却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那蚩尤,确实是个战神,也是文明的祖先。

是因为孩子走得太远,被人骗了。

听完了,朱祁钰让战俘们继续喊叫了一会儿,然后挥手让他们安静下来。

“朕会给你们一个目标,那就是夺回草原,那里自古以来就是你们的家,也是我们的家。孩子,终究是要回家的!”

他笑着张开手指,慢慢握紧,高高举起。

“而那些背叛你们的人,就和这些头颅一样!”

孙镗一拳打向天空,大声喊道。

战俘们听了,纷纷举拳,就连明军也都激动起来。

当有了共同的敌人,而且这个敌人很明确时,团结就会产生。

这场演讲之后,明朝的形象就被定为受欺负的一方。

光是这样还不够,朱祁钰还把神武卫派出去,暂时接管战俘营。

接着他还要去巡视其他部队和九座城门,慰问伤员,这本来就是皇帝该做的事。

皇帝亲民,是从太祖和马皇后那时候就开始的,只是后来的皇帝大多让太监代替自己去做了。

皇帝其实挺累的,不仅要处理各种事务,还要批阅奏折。

这时候,礼部和内阁之间起了争执:国家是不是该有两个太后?

按理说,母亲因为儿子而尊贵,妻子也因丈夫而荣耀。

之前打仗的时候有些事没来得及办,现在打了胜仗,该办的事自然要提上日程。

王妃汪招娣当皇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吴贤妃作为皇帝的母亲,理应被尊为皇太后。

可慈宁宫已经有主人了,孙太后还在,她是皇室的主母。

所以封太后是必须的。

有人提出,既然夷王已经死了,孙太后就应该让出慈宁宫。

争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朱祁钰觉得这事有点莫名其妙。

自己的母亲当太后没什么问题,但谁说她一定要住进慈宁宫?

不过礼部的人要讨论,那就让他们去讨论吧。

反正他们本来就是干这个的。

朱祁钰没心思管这事,带着兴安和厂卫去了王恭厂。

这一仗打出来不少新东西,王恭厂自然引起了不少关注。

王恭厂要搬迁,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但眼下京城人手紧张,关卡也要重建,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他骑在马上,看着被厂卫围起来的人群。虽然他经常到处跑,但对皇帝的保护一点都没马虎。

进了王恭厂,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炉子里火光冲天,钢锭被浇铸好后送进冷却房,再由一辆辆手推车运到需要的地方。

八级匠人的制度不仅让工匠们干劲十足,也让王恭厂的管理更上一层楼。

比如吴老头,教了几个高手之后,自己就升到了高级技师。

没办法,他刚好赶上这个风口。

原本高级工手艺就不差,稍微指点一下,就能成为技师。

就像个老厂长一样,吴老头巡视着机床,看着技师指导其他工人,忽然看见一个穿便服的人走过来。

“小民参见皇上,祝陛下平安。”

吴老头弯下腰,接着跪下磕头。

“起来吧。”

朱祁钰摆了摆手,没让他跪着。

“老吴,朕让你去宛平县西边四十五里外的大谷山一趟。”

朱祁钰带吴老头走了几步,就开口说。

“陛下是想去西山采煤?”

吴老头本就是铁匠,而西山不仅产煤,还盛产白煤。

不过明朝一开始禁止在卢沟桥以东的山岭挖矿和采煤。

朱祁钰点点头:“没错,你去看看,找一个靠近水的地方,最好有点坡度。”

吴老头一听就明白了。

他看了看机床,说:“小民领旨。”

吴老头答应之后,朱祁钰又开始四处走动,耳边尽是机器敲打的声音。

“现在产量如何?”

来到王恭厂自然要问产量的问题。

“回皇上,现在实行两班倒,还增加了不少工匠,除去废品,每天大概能做五把。”

朱祁钰听后点点头,心里早就清楚了。

所谓两班倒,就是白天和晚上轮着干,机器几乎不停歇,这还是在技术好的工匠多了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数字。

“要注意安全,生活上有什么不够的,朕尽量帮你们解决。”

朱祁钰背着手,看着那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要轮班的工匠们。

没办法,能工巧匠本来就少,既要让他们多干活,也要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

“就是夜班的工匠没法回家,放心不下家里人,再说还有学校的事,毕竟养儿防老,他们这么卖力,也是为了后代子孙。”

吴老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祁钰当然明白,他说:“你放心,我一会儿就去找教书先生,应该快了。”

吴老头听了,点头应允。


  (https://www.02ssw.cc/3904_3904868/111102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