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谁让他当藩王的 > 第66章 水利工程

第66章 水利工程


崔新城闻言起身朝着赵安深深躬身一礼,他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些事情落实。

这种生产方式是他前所未见的,但在理解之后他便明白,王爷这法子对燕州百姓来说是好事,也会让燕州的生产快速恢复起来。

“崔郡守,不用多礼,本王还有事情要交代你。”赵安露出淡淡微笑,一副“将来还有让你吃惊,震惊”的表情。

“殿下有事尽管说,微臣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崔新城像是被赵安打了兴奋剂,一个劲地揽活。

赵安想到:“本王想从都督府拿笔银子。”

崔新城隐隐有种不妙的感觉,下意识地从怀里拿出笔记本和一支郑耀祖送他的铅笔,准备随时记录赵安出格的行为。

“殿下,拿银子做甚?”

“当然是修大坝,你知道的。”赵安一副“你是知道”的表情,讪讪地笑。

相比小农经济,南燕河大坝修建后带来利用是巨大的,那可是赵安的工业蓝图,轻工业园区的选址可就在南燕湖两岸。

崔新城一听要银子,还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脸色黑得跟猪肝似的,下意识地就要张嘴喷。

可又想到每次喷完过后,自己马上被王爷打脸,又给将说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殿下,这南燕河修筑大坝的事情还是等等再说,现在都督府实在拿不出银子。”

铁公鸡果然名不虚传…赵安对这个很无奈,只好妥协:“那崔大人就去安排吧,本王这边就从别处想办法。”

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他就不开口了。

赵安考虑自己要不要开个银行和财政分开,自己需要用钱也方便。

“臣告退。”

回去的路上,崔新城回想起淡定自若的赵安十分困惑,近一个月的相处,现在的燕王和以前相差太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皱眉苦思,他忽然想到一种可能:“难道燕王真的如他自己所说一直在隐藏自己的才华,为的是不其他皇子当成对手?而这次的刺杀让燕王明白自己不能在躲下来了。”

走在雪地里。

让二皇子就藩的人会是谁…崔新城回眸看了眼燕王府的方向,面露沉思喃喃:

“淮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时燕王府中。

赵安也向都督府的方向看去,在他看来崔新城此人是有抱负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哪个不是心怀国家社稷,天下苍生,总而言之古代的读书人都是有逼格的,不然也写不出那么多豪言壮语的诗句。

自古言官都是忠君爱国的,这样的人很难得,像陈县令,崔郡守这样的人干实事,不会拖泥带水,这样的人也很讨厌,像崔新城就不懂得变通。

但不管怎么说,论治理封的崔郡守算是把好手,来燕州二年多,百姓没有揭竿起义把他挂在城门头上,也多亏了崔新城。

当他在说生产队的事情的时候,崔新城眼睛发光,看样子他是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估计在年后落实下去问题不大。

打了个喷嚏,赵安裹紧身上的狐球披风,这玩意可是货真价实,是用养殖园几十头白狐做的,如今他又不是之前的二皇子,用不着讨好以前的老相好浮香花魁。

“殿下,你这是又要去兵曹吗?”见赵安走下台阶,春桃也朝他走来。

今天穿的是一件粉色的群衫,不过群衫里面却是厚厚的冬衣,这种当下应季的衣服赵安也有,他拆开看过,里面是有木棉的。

在大渊国南方地区还是有大规模种植棉花的,但也仅仅是富裕人家才穿得起,不然古人何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说?

“本王去兵曹看看郑大人为本王打造的武器做得如何了?”赵安期待道。

自从在豪族手里收购所需的矿石,他便命郑耀祖攻破钻头的技术难题。

没让他失望,在芯片的帮助下。

本时空正在意义上的第一枚车床钻头在燕州诞生。

自从得知赵安被刺杀,有了这玩意后,郑耀祖简直是“拼命三郎”附体,一直加班加点地呆在兵曹为赵安打造武器。

“那奴婢差人给殿下备马。”春桃说着,雷厉风行就差人去了马厩。

赵安嗯了一声,点点头。

海大富现在准备年后寻矿,如今这王府上上下下的杂事都是春桃在代为打理,这丫头也没有辜负赵安期望,将王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刺客的事情已经过去两天,但每次赵安出去的时候都会加强侍卫随行保护。

来到王府门口,有两名贴身侍卫在此等候了。

这是曹达特地给赵安挑选的两名侍卫,专门负责他的安全,两人还是亲兄弟配合起来也极为默契。

“初一,十五,我们走,去兵曹看看。”赵安招呼了一声。

“是殿下。”两名侍卫应声答道。

原先的兵曹已经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工业部和军工部,如今都已经搬去南燕河边的军事禁区,有一队骑兵在把守。

原先的兵曹现在是熔炼锻造的地方,搬运锅炉的成本太高了,所以保持原样一直没动。

到了兵曹,赵安先去看了看这次准备分发下去的农具。

有曲辕犁,铁锹等新式农具,其关键部位都是用的铁制,其手柄其他部分则是用的木料。

这要多亏了孙郎中的一位老友,培养了好几名木匠学徒。

这样一来便减少了铁料的用度。

兵曹衙门里,匠人们在在忙碌,有的在锻打,有的在熔炼铁矿石。

大渊国的冶炼技术还停留在灌钢法上,这种发方法就是把生铁捆绑在熟铁上,一般来说熟铁的含碳量在0.02以下,而生铁在百分之2以上,这样一来,生铁液就可以均匀地融入熟铁中,产生含碳在两者之间的钢。

这种方法在大渊各地流传已久,相对来说是个不错炼钢的方法,只是按照兵曹对农具的需求来说,这种方法不光炼钢速度慢,品质也不是很好,已经远远跟不上要求了。


  (https://www.02ssw.cc/2_2827/277918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