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2370章 夫人,来一场百件大拍卖!

第2370章 夫人,来一场百件大拍卖!


这是一件龙泉窑梅子青釉缠枝花卉弦纹凤尾尊,此尊造型端庄典雅,圆形撇口如莲花般优雅地向外展开,呈现出完美的喇叭状弧度,口沿处的线条流畅自然,没有丝毫做作之感。

明早期  龙泉窑梅子青釉缠枝花卉弦纹凤尾尊

长颈部分收束有致,线条优美而挺拔,展现出古代工匠对比例美学的深刻理解。圆润饱满的肩部过渡自然,仿佛是大自然雕琢出的完美曲线。

长敛腹部收束得恰到好处,既不显臃肿也不失丰满,展现出古典美学中的黄金比例。深足圈稳重有力,为整件器物提供了坚实的根基。口沿外侧环绕着精致的弦纹,这些细如发丝的线条在光线下若隐若现,展现出工匠们鬼斧神工的技艺。

颈部与腹部四面浮雕的牡丹花卉枝叶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片花瓣都栩栩如生。

腹部的浮雕牡丹卷草枝叶缠绕交织,如同一幅立体的花鸟画卷在陶瓷表面展开,生机灵动得让人仿佛能闻到花香。

这缠枝牡丹又名万寿藤,其深刻的寓意不言而喻——花开富贵,吉庆祥瑞,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整器通体施以梅子青釉,这种釉色如同初春时节青梅的颜色,釉质纯正细腻得如同婴儿的肌肤,色泽幽深欲滴,蕴含着千年的时光积淀,浑然天成的美感让人不禁屏息凝神。这件凤尾尊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幽深欲滴,浮雕纹饰生动流畅。

“龙泉窑的杰作!”陈阳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眼中闪烁着专业鉴定师特有的光芒,“这是一件明代早期,龙泉窑梅子青釉缠枝花卉弦纹凤尾尊。”

“这件尊圆形撇口,呈喇叭状,长颈收束,圆肩,长敛腹,深足圈,造型端庄大气。整体比例协调,线条优美流畅,符合明代早期工艺。”

他的手指轻抚尊身上的弦纹和浮雕,“口沿外侧环绕弦纹,颈部与腹部四面浮雕牡丹花卉枝叶。”

“看这些缠枝牡丹,又名万寿藤,寓意花开富贵,吉庆祥瑞。雕刻刀法流畅,枝叶缠绕,生机灵动。每一片叶子都栩栩如生,仿佛微风吹过就会轻摆。”

安德森被釉色深深吸引,凑近细看:“这种青色...太特别了。就像雨后青山的颜色,深邃而富有生命力。”

帕特西亚也忍不住赞叹:“这种青绿色调让人想起清晨的湖水,透明而神秘。”

“这就是我们华夏著名的梅子青釉,”陈阳笑着解释道,声音中透着深深的自豪,“釉质纯正细腻,色泽幽深欲滴,浑然天成。”

“这种釉色的配制技术在当时是绝密的,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掌握火候。”

“梅子青釉的烧制温度要求极其严格,”陈阳继续说道,“温度稍有偏差,就无法呈现出这种完美的青绿色调。你们看这釉面,光洁如镜,没有一丝瑕疵。”

安德森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叫梅子青?”

“因为这种青绿色就像青梅的颜色,”陈阳耐心解释,“青中带绿,绿中透青,如青梅初熟时的那种清新色泽。古人取名总是如此富有诗意。”

“而且你们看这釉层的厚度,”陈阳指着瓶身,“厚薄均匀,釉面莹润,这需要工匠具备极高的技艺水平。釉料要经过反复研磨,才能达到如此细腻的效果。”

帕特西亚轻抚瓶身:“触感竟然如此温润,就像抚摸丝绸一样。”

“没错,”陈阳点头,“好的青釉瓷器,手感应该是温润如玉的。这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触觉的艺术。”

“你们不知道,龙泉窑在明代早期达到工艺巅峰,这件凤尾尊正是那个黄金时代的代表作。”陈阳的语气变得深沉而充满敬意,“那个时代的工匠们,不仅仅是在制作瓷器,更是在创造艺术品,每一件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龙泉窑的青瓷技艺传承千年,”陈阳继续说道,“从宋代开始就闻名天下,到了明代早期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虽然,这件没有明确的年款,但是从工艺上,不难判断,是明代早期的作品。”

安德森感慨道:“能够看到如此精美的艺术品,真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这件凤尾尊,”陈阳最后总结道,“不仅仅是一件器物,更是明代早期龙泉窑工艺水平的完美体现。”

帕特西亚若有所思:“怪不得华夏瓷器能够征服全世界,这样的工艺水平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是的,”陈阳微笑着说,“这就是我们华夏工匠精神的体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才能创造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品。”

鉴定结束后,客厅内一时陷入沉默。这种沉默不是空虚的,而是充满了敬畏与震撼的沉默。

五件华夏珍宝在水晶吊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每一件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重量,诉说着华夏千年的文明密码。那些精美的纹饰、温润的釉色、优雅的造型,无一不在向在场的每个人展示着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

帕特西亚和安德森两人仿佛着了魔一般,仔细的观察着五件瓷器的每一个细节。

帕特西亚时不时低头在她的小本子上记录着什么,那支昂贵的钢笔在纸上快速划过,记录下每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特征。安德森则更加专注,他甚至拿出了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瓷器表面的纹理和釉色变化。

“这个开片纹理真是太神奇了,”安德森轻声自语道,“就像是大自然在瓷器表面作画一样。”

帕特西亚甚至还拿出了她的专业相机,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角度和光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值得记录的细节。相机的快门声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脆,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这些艺术珍品的致敬。

“能不能再近一点拍?”帕特西亚轻声询问着陈阳,得到允许后,她几乎将镜头贴近了瓷器表面,捕捉着那些精美绝伦的浮雕花纹。

而陈阳则安静地站在一旁,低头摸着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资深的古玩鉴定师,他不仅仅是在欣赏这些瓷器的美,更是在评估它们的市场价值和收藏意义。

这五件瓷器确实都是真品,陈阳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别看自己跟他们说的多么多么精美,多么多么好。就这五件瓷器,如果放在现在的国内,拍卖价格都不会超过三十万,别看他们工艺精美,就这类物件,现在去京城找一家古董铺子,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几件类似的,毕竟国内好东西太多了。

冯·霍恩海姆夫人注意到了陈阳的表情变化,她优雅地起身,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

“陈先生,”冯·霍恩海姆夫人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沉默,她的语调中带着真诚的敬意,“你的鉴定能力,真的让人很是佩服。”

“我从未见过有人能够如此详细地解读这些古代艺术品的秘密。”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陈阳专业能力的由衷赞叹,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我计划下个月举办一场拍卖会,”夫人继续说道,她的眼中闪烁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光芒,“除了这五件华夏瓷器,还要搭配一些我收藏的欧洲艺术品,包括几幅印象派大师的画作和一些巴洛克时期的雕塑。”

“陈先生,以您的专业眼光来看,你认为这五件华夏瓷器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价值如何?”

这个问题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夫人需要一个权威的评估来为她的拍卖会做准备。

陈阳沉思片刻,他的手指轻敲着茶桌,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然后他抬头看了看冯·霍恩海姆夫人,目光中带着一丝犹豫,“夫人想听实话么?还是想听一些...比较乐观的评估?”

“当然要听实话!”夫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她微微点点头,眼神变得更加认真起来,“陈先生,我需要的是专业的、客观的评估,这样我才能制定合适的拍卖策略。”

陈阳听到这话,笑着轻轻摇了摇头,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既有欣赏又有无奈:“夫人,我个人觉得,虽然这五件瓷器都是真品,工艺也确实精美,但是在当前的国际拍卖市场上,它们还不至于构成太大的影响力。”

“坦率地说,我觉得单独拍卖的话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

夫人轻轻挑了一下眉头,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解,随即带着一种探寻的意味:“哦?陈先生,那您的意思是?”

陈阳缓缓抬起头,目光在眼前的几件瓷器上一一扫过,他的神情变得更加严肃,手指轻轻敲打着椅子扶手,思考着如何措辞。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谨慎的专业态度:“夫人,这五件瓷器,论其价值,确实还可以。”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继续说道:“这里面,两件雍正年间的官窑,从工艺、胎质、釉色来看,品相都相当不错。在当前的国际拍卖市场上,我估计最少能卖到五六十万马克,如果遇到真正懂行的收藏家,或许还会更高。”

“还有那件康熙年间的五果花纹杯,”陈阳的目光转向那只精美的杯子,“虽然体积不大,但康熙朝的官窑精品向来备受推崇,图案寓意吉祥,工艺精湛,最少也能卖到十多万马克。”

“还有这件,”陈阳抬手一指那只龙泉窑凤尾尊,手势中透露着一种专业的自信,“明早期的龙泉窑,虽然说在某些收藏家眼中,不比明宣德、成化年间的价值高,但这件的品相和工艺都属上乘,卖到上百万马克,也是非常轻松的。”

“可是.......”陈阳说到这里,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虽然说这些瓷器的价值都不低,单品也都是难得的精品,但恐怕难以形成真正的轰动效应。”

“如果您想涉足华夏瓷器拍卖,就这几件,还不足以吸引收藏家目光。”

“那陈先生.....”夫人听完之后,神情变得有些复杂,眉头不由微微皱起,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陈阳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月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直视夫人的眼睛,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夫人,您为什么不举办一场百件华夏瓷器大展?”

他的话语在客厅内回荡,每个字都清晰有力。

“这样不仅能吸引全球顶级藏家,更能迅速提升罗勒比拍卖的国际地位。想象一下,当苏比、佳得的那些老牌拍卖行,看到罗勒比突然拿出如此规模的华夏瓷器收藏时,他们会是什么表情?”


  (https://www.02ssw.cc/2_2602/236834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