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 第6082章

第6082章


市委书记于伟正抛出了他的第一个体会,话语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稳。在场的教育工作者和各县区领导们,脸上大多露出些微的思索,但更深层的,或许是一种习惯性的审慎。毕竟,在当下,无论是学校考评还是家长间的谈论,衡量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好坏的最直接、最硬核的标准,往往还是看尖子生考了多少分,有多少人上了重点线。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扭转。

我坐在那里,听着于书记的讲话,心里却是有另一番感触。于书记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成绩数字上,而是深入到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内涵,关注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成长和出路,这确实显示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和不同于寻常的思路格局。作为一市之首,能从这个角度切入问题,也让我感受到了与一把手之间的差距。

于伟正端起茶杯,目光平和地扫过全场,继续沉稳地说道:“同志们,谈完第一点体会,我现在再谈谈第二点想法。我们东原,究竟该怎么向‘教育强市’的目标迈进?”

他略微停顿,仿佛在组织更精准的语言:“当前,我们东原的教育资源,客观来讲,还处于一个比较分散、层次不高的状态。我说的高等教育这一块。个别县有师范中专,有广播学校,市里面呢,也有医专、农校和师范专科学校。这些学校,为地方培养人才做出了历史贡献,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学校的办学层次总体还比较低,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与省内一流院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啊。”

他的语气加重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紧迫感:“一个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城市,没有一所能够在全省叫得响、有分量、有特色的高等院校,这是不正常的!这与我们东原的地位、与我们未来的发展需求是不相匹配的!”

“前几天,我和庆合同志在研究工作时,也重点谈到了这个问题。庆合同志很有远见,他明确指出,教育短板,特别是高水平高等教育资源的缺失,是我们东原当前面临的最大短板之一,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也是统一的。”

“所以,同志们,”于伟正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更具凝聚力,“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也给大家吹吹风,通通气。市委、市政府经过初步酝酿,已经有了一个共识:下一步,要下决心筹建一所属于我们东原自己的、高起点、有特色的高等院校!”

他环视一周,仿佛预见到了其中的困难,语气依旧坚定:“当然,这件事牵涉面广,协调的部门、单位非常多,从规划、审批到土地、资金、师资,困难重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他重重地强调,“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去谋划,不去推动,不去克服困难,那么,‘拥有东原人民自己的大学’这个梦想,就真的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积极行动起来,着手谋划,稳步推进!只有拥有了我们自己的高等院校,才能更好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才能把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留在东原、建设东原!”


  (https://www.02ssw.cc/2_2213/437153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