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4章
于伟正微微点头,手指在笔记本上轻轻点着,没有插话。
孔德文继续道:“困难是明摆着的,师资、设备、教材、特别是办学经费,都是大问题。不过,”他话锋一转,试图找出一些积极的方面,“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比如,有一些硬件设施,只要市里下定决心,加大经济投入,见效还是会比较快的。像校区的基础建设,可以先规划起来;师资规模,可以通过引进和现有师资提升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扩大。总之,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开了这个头,后面就好办一些。”
他的汇报比较务实,重点摆困难,也略微提了提可能的方向,但听起来底气并不是很足。汇报完后,他合上笔记本,看了看于伟正,又看了看张庆合。
于伟正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分管副市长侯成功。侯成功比孔德文要小几岁,戴着金边眼镜,显得更文气一些。作为分管副市长,理论水平比较高。
“成功同志,你谈谈看法。”于伟正道。
侯成功坐直了些,他没有打开笔记本,显然思路已经理得很清楚。“书记,孔局长把基本情况都汇报了。我补充几点感受。”他说话条理更分明,“第一,部里领导强调,高校建设不能搞‘无米之炊’,关键是可持续的投入机制。我们东原财政底子薄,这方面需要市里有个长远的、可靠的规划,不能今年有钱就搞,明年没钱就停,那样上面是不会批的。”
于伟正“嗯”了一声,表示在听。
“第二,”侯成功接着说,“学科设置是关键。部里领导建议,我们要立足实际,不能贪大求全。可以优先考虑加强现有的医专和师专,以它们为基础进行整合提升,这样既有基础,也能较快见到成效,满足地方对医疗和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搞综合性大学,目前来看,条件和必要性都还不够成熟。”
“第三,”侯成功放缓了语速,“是关于沟通协调的问题。这次我们去,感觉程序很复杂,涉及计划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好几个部门,光靠我们市这一级教育局,力度恐怕不够。需要市里更高层面的统筹,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才能有效对接上级部门。”
侯成功的汇报显然比孔德文更有层次,也更能抓住关键问题。于伟正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了几笔。于伟正没有抬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片刻后才低声说道:“土地爷,云超,你的建议。”
常云超道:“书记啊,我们光明区全力支持,土地方面学校看上那块地,我们就支持那块地。”
等常云超说完,于伟正将目光转向了市长张庆合。“庆合同志,你的意见呢?”
张庆合一直静静地听着,手里拿着眼镜,偶尔在指间转动一下。张庆合年龄最大,面相更显敦厚,眉头习惯性地微锁着,仿佛总是在思考着什么难题。见书记点名,就道。
“伟正书记啊,孔局长、云超和成功同志啊汇报得很全面、很到位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张庆合的声音沉稳,带着东原本地口音,语速不快,但很有力量,“我再补充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供你和市委参考。”
“第一,”他伸出一根手指,“这件事既然看准了,就要下定决心,举全市之力来推动。我同意成功同志的意见,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我建议,尽快成立高校筹建领导小组,规格要高,于书记你和我来担任组长,宣传部的白鸽同志,还有成功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功同志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相关的计委、财政、建设和教育等几个一把手作为成员。这样,协调起来才有力度,才能避免部门之间推诿扯皮。”
(https://www.02ssw.cc/2_2213/433617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