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 第6236章

第6236章


于伟正不以为然地说:“老孙啊,看问题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不能等缺电了再修电站,不能等缺水了再找水。今天咱们市委大院没停电,那是后勤部门做了保障的!这说明我们的电力供应,还是紧张的嘛!”

旁边的工作人员也带着看笑话的心态,笑着说道:两位领导,考察记录表上,我怎么写?

于伟正插话道:如实写,你们是和张庆合同志接触时间短,接触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个同志是极为难得的人才。于伟正接着又带着一丝的憧憬说道:“按照老张的说法啊,咱们,不出五十年,就是世界第一了。我争取再活五十年,真想看一眼争了气的中国人啊!

在走廊里,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们配合着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忙碌地安排着谈话顺序,气氛紧张而有序。

我被引导进了第五谈话室。里面坐着三位考察组的同志。我进去后,自报家门。带队的一位处长态度很和气:“朝阳同志,你好。我们是省委组织部考察组,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要求,在东原市范围内,推荐一位适合担任副省级领导职务的干部人选。这是符合基本条件的同志名册,请你看看。”

我接过名册,上面只有三个名字:市委书记于伟正,市长张庆合,市政协主席唐瑞林。我几乎没有犹豫,说道:“我推荐张庆合同志。”

旁边负责记录的同志写下名字后,带队的处长说:“请你具体谈一谈张庆合同志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以及群众基础等方面的情况。尽量详细一些,最好能举些实例。”

我脑海里瞬间闪过与张叔共事的一幕幕。这个个子不高、说话带点口音的老头,为了东原的发展,真是呕心沥血。我想了想,说:“太多了,一时不知从哪说起。就从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在东原的落实开始说吧……”我讲述了张市长如何顶住压力,既要完成上级任务,又要讲究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又讲到他如何力排众议,推动修建“两高路”,如何跑部进京争取火车站改造和新建发电站项目……一桩桩,一件件,说到动情处,我声音哽咽,眼圈泛红。

我最后说:“群众心里有杆秤,组织的考察更是全面、深入的。我认为,张庆合同志如果能够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工作,无论对党的事业,还是对东原未来的发展,都将是极大的利好。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任人唯贤、公正用人的组织原则。”

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考察组的工作非常细致,上午重点谈张庆合,下午又专门抽出时间,对常务副市长王瑞凤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这一前一后的安排,让敏感的人们立刻意识到,王瑞凤下一步的提拔重用,也基本确定了,即便不接任东原市长,也会交流到其他地市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傍晚时分,谈话全部结束。市委书记于伟正和市长张庆合,率领市委班子主要成员,将省委组织部考察组送到楼下。于伟正以前在省委组织部担任过常务副部长,和考察组的很多成员多数都很熟悉,他热情地挽留他们在东原住一晚。

带队的孙成峰副部长婉拒道:“老领导,于公于私,我们都该住下,好好向您汇报工作。但是部里的曹立人部长特意交代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我们当天返回。部委的领导一天催问三次省里的进展,省里的程序要尽快走完,后面中央组织部那边还有程序。您是老组工,这里的规矩您最清楚,实在不敢耽搁啊。”


  (https://www.02ssw.cc/2_2213/433616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