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字条
满满一桌佳肴,都是八仙楼做的最出名的几样,香气扑鼻,光是闻着就教人食指大动。
江周两家虽有主次,却不重尊卑,平日里用饭时也不分先后主仆,眼下五口人围着一张圆桌坐开一圈,倒是显出了几分热闹人气。
等人都落了座,江琉率先举盏邀大家共饮一壶美酒以示庆贺,之后便动箸开席。
韶宜早馋了好几日,如今心愿得偿,一口一样吃的痛快,连话都没舍得多说几句。
江琉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模样,将离她较远的几碟菜调近了些方便她夹取:“慢些吃,别着急。”
“唔唔,谢谢姑娘。”韶宜嘴里塞得满满当当,含混不清的道了声谢。
韶宛在一旁看的抚额轻叹,还是小孩儿脾性。
她们二人自幼相伴,韶宛长韶宜几岁,便以姐姐自称,对她如亲妹妹一般照顾。
韶宜刚被门主带回来的时候还是只浑身脏兮兮的泥猴儿,连是男是女都辨不清,且不知幼时是吃了什么苦,张牙舞爪的很,寻常人都不能近身。经过许多年好生教养才恢复了如今女儿家的模样,只有一点自小到大都不曾变过——便是护食。
就好比眼下,她虽未有争抢之意,但仍是习惯狼吞虎咽,吃得着急忙慌。
好在,此处也无人会苛责于她。
韶宛低头缓缓动箸,时不时地捡几样韶宜平日爱吃的菜夹在她碗中。
众人吃得餍足,顿生几分惫懒之心,酒足饭饱后懒洋洋窝靠在椅背中,无一人起身,也无一人开口。
这般模样,倒少见得很。
休憩之间伴随着暮色中阵阵夏虫浅鸣,江琉这才觉得心中积攒着的郁气消散了不少。
也是。
顾大公子有旧时佳人一路追随相伴身侧,再是寻常不过了。
且她与顾珩之间……从岭南,到九烟阁,再到现下,本就从未触及情谊二字。
紧绷的细弦一朝卸了力,震起弦上轻尘洋洋洒洒坠入墟烬,再寻不见踪影。
多年前皇城脚下的惊鸿一瞥,少时女儿家的隐秘心绪——都太轻了。
不值一提。
江琉收整好思绪,正欲第一个起身,却忽听窗外传来熟悉的啾啾声。
清脆的鸟鸣在静谧的暖夜中显得格外清晰。
——是小金!
众人又惊又喜,韶宜更是一个翻身直直冲到窗沿边。
通体乌黑、覆羽染金——的确是小金无疑!
“姑娘!”韶宜回身大喜:“是小金回来了!”
江琉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伸出手正要如往常一般轻抚它柔顺的羽毛……却见那只从不怕人触碰的青信鸟儿,竟是微微瑟缩着身体,爪尖不安的来回踩着窗檐,犹豫着不敢近前。
那双原本明亮机敏的乌瞳,更是隐隐含着怯懦与惊惧。
小金失踪的一个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女子低垂着脑袋,唇角微微抿起,窗外月光柔柔洒落周身。
夜风微暖的夏日里,似有冷冽气息徐徐铺开。
一人一鸟,静默着相对而立,女子保持着伸出手的姿势,却是堪堪停在了鸟羽不远处。
饶是素来直肠子的韶宜也瞧出不对劲来,默默从窗沿边退远了些。
不知过了多久。
小金似是终于认出了眼前的女子,亦或是确认了此处安全,猛地振翅一跃而起,如往日一般轻巧立于女子纤细腕间——复又歪着脑袋,“啾啾”唤了两声。
江琉见状这才微松了口气,伸出另一只手抚了下它圆圆的脑袋,又轻柔的替它顺着羽毛,边不着痕迹的验看是否有伤处。
一月不见,原本光洁油亮的鸟羽变得粗糙打结微微炸着毛,周身许多地方更是斑驳着透出灰白鸟腹,而在那鸟腹之上,密密麻麻——女子瞳孔猛地一缩:这是行针留下的孔洞!
这自然不会是哪位“好心人”替小金施展了套针法。
江琉心中隐隐有了不好的猜测。
还没等她细想,又瞥见鸟足之上似是缚着一枚小小的纸筒。
江琉手微微顿住,先是将小金带回了桌边,拿出它平日爱吃的口粮零嘴将它安抚好,这才小心翼翼的将纸筒解下。
纸条不过掌宽,用的也是市面最常见的桑麻纸,纸面上不过短短两行字,可上书的内容却叫江琉心口猛地一跳。
山色四围,始为君开。
二月廿九。
乍一看去……倒是像一份邀约简信。
韶宜见自家姑娘面色有异,遂也蹙着眉探头过来,待看清了内容,却是愈发不解了,嘟嘟囔囔道:“这写信的人好生奇怪,眼下都七月了,怎还写着二月?”
“难不成……是明年二月?这也太早了些吧!”
其余几人亦是纷纷点头附和。
趁着众人不解之际,江琉不着痕迹地一点一点找回自己方才已然僵透的身体,蓦地松快一笑:“想是哪位书生儿郎的玩闹之举罢!”
边说,边将纸条揉做一团,随手就着最近的一盏烛火燃了。
江琉动作极快,根本没等众人反应过来。
“且慢!”周忠眉头一皱,堪堪伸手欲阻已然来不及,不由生出几分不认同,道:“倘若是重要的信物呢?怎可随意处置。”
江琉张了张口,还未想好如何作答,却听韶宜纳罕道:“周老,您何时关心过这些?”
是呀。
周老他素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琢玉技。
今日这是怎么了?
竟是关心起这“人间”俗事来了。
周忠被韶宜这一打趣打岔,腹中的话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哽在喉咙口上不去下不来,只好佯怒瞪了韶宜一眼。
韶宜自是看出周忠并非真的生气,嘻嘻一笑又开始讨饶,左一个周老又一口师傅,很快便将此事揭过去了。
江琉见状,也是微微松一口气。
方才若周老继续往深里问,她倒是真不知道该如何答。
毕竟,正如周老方才所言,那字条笔墨尚新,自不是江琉胡诌的什么“玩闹之举”,它的确是一样信物。
且这信物背后之人,是冲着自己来的。
二月廿九。
旁人兴许不明所以,她却是一看就明白了。
启正十五年,二月廿九。
这是当年江家大火的日子。
也是爹娘亡故之日。
她年年祭拜,日日铭记,未有片刻忘怀。
而那句“山色四围、始为君开”,看似诉情,实为暗语。
山山相连,得以四围。
指的是一“田”字。
扬州城最大的田姓,便是田家香铺。
写下字条的人,是在以江家为饵,邀她赴田家一会。
(https://www.02ssw.cc/2_2204/1111093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