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着话音落下,房玄龄走了出来。
看着场中的房玄龄,在场众人脸色各异。
秦叔宝面无表情。
程咬金一脸疑惑。
卢玉山和谢恒则是皱着眉头,仿佛是嫌房玄龄这个时候出来多管闲事似的。
唯有长孙无忌垂着眼睑,仿佛早就料到了这一幕一样。
“噢?房相有话要说?说说看吧……”
龙椅上,李世民直了直身子,看着下面的房玄龄,脸上无悲无喜,看不出什么表情来。
房玄龄点了点头,躬身道: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国本之事,还是要三思后行啊!
换一个人是简单,可是同时也是有可能为江山社稷埋下了祸根呢。
正如长孙大人说的那样,稳固朝局或许能收一时之效,稳固江山才是重中之重”,然而,有的时候,人们又容易被眼前的事情蒙蔽双眼,什么叫做长久?
什么又叫做稳固?
微臣以为,慢才是快,不争一时之长短,争万世才是稳!”
“嗯?”
听到房玄龄的话,别人还没有什么反应,这边的长孙无忌却是突然睁开了眼睛。
他深深看了一眼房玄龄,目光中竟然多了一抹忌惮之色。
不过他依然没有说什么,就那么犹如老龟般站在那里,不动如松。
“这老房是怎么回事,他这套说辞,怎么和长孙说的一模一样,怎么了,难道他不想保护那两个孩子吗?”
程咬金有些埋怨地看了房玄龄一眼,低声和旁边的秦叔宝嘟囔起来。
却收到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以及一句“蠢货,看不明白就闭嘴,别添倒忙……”
别看程咬金平日里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模样,可是在秦叔宝面前,却乖巧如鸡,一点都不敢放肆。
被秦叔宝怼了一番之后,果真安安分分地站在原地,继续养起神来。
龙椅上,李世民对于房玄龄的话,却是来了兴趣。
“难道你们两位重臣今日意见一致啊,看来你们都是主张朕改弦易张了?”
闻言,却见房玄龄摇了摇头,笑道:
“陛下这是误会臣的意思了……微臣觉得,恰恰是为了稳固江山,才不能轻易动摇国本啊!”
“房相这么说却是将朕弄糊了,你方才还赞同无忌的说法呢,怎么又变了?”李世民微微皱眉道。
房玄龄连忙解释道:
“回禀陛下,微臣曾经听过一首诗,蛮有意思的,便记了下来,今日正好与众位大人一起欣赏欣赏……”
说着,只见房玄龄清了清嗓子,开口朗声道: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坑儒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某学明高实糟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空谈不如写文章。熟读小爷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嘶!”
随着房玄龄念完整首诗,大殿里不由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类似程咬金这种粗人,自然是不明白这首诗里面的含义,可是上到李世民,再到长孙无忌,秦叔宝,以及卢玉山,谢恒几人的脸上全都是一副震惊之色。
这首诗,并非是其辞藻有多华丽,或者使用的典故有多么高雅,恰恰相反,这首诗的语言极为直白,可关键的是,它的气势却无可匹敌。
此为其一。
第二点,寥寥数语,却能够将王朝兴替的本质讲的清清楚楚,可谓是一针见血。
其水平之高,可谓是世所罕见,若不是浸淫朝堂数十年,断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的。
很快,便听到龙椅那边传来了李世民的赞叹之声。
“不愧是咱们房相啊!真乃我大唐第一才子也!今日能得到此诗,也算是一件幸事了,回头真定然要将此诗装裱起来,挂在书房,时常品味才是……”
李世民目光炙热的看着房玄龄,脸上露出一抹惊喜之色。
他一直以为,房玄龄之才,在于统帅全局。
可没有想到,房玄龄居然在朝堂法度方面也有着极为精深的研究。
这对李世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惊喜。
长孙无忌看着房玄龄,此刻脸上再也难保持平静了。
因为往常类似于这种话题,他才是其中真正的主角。
这与两人的才智无关,而是家族底蕴使然。
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主要活跃于隋文帝时期,官拜右骁卫将军,乃是朝中禁军的高级职位,正儿八经的正三品高官。
而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最高不过到了监察御史,只有正八品的级别。
试问一个中枢高官的政治资历,家庭底蕴,又怎么是一个八品小官可以比拟的。
所以在此前的朝堂上,别看房玄龄也是八面玲珑,可是在长孙无忌面前,或多或少总是有些底气不足。
这也是长孙无忌自认有些优越感的地方。
所以哪怕让辞去了相位,依然没有任何失落之感,因为他知道,李世民真正需要他的地方,是房玄龄根本给不了的。
可从今日房玄龄这首诗来看,这位房相却似乎有些深藏不露啊!
一时间,长孙无忌只觉得充满了危机感。
可到了这个时候,他又不能不表示些什么,否则就显得他太过小气,有了妒能嫉贤的嫌疑。
想了想,长孙无忌咳嗽了一声,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
“陛下,房相这首诗意境颇高啊!看来房相近来对朝局之事,没少琢磨,只是老臣觉得,既然房相能明白治标治本的道理,为何对于眼下此事,却还有些异议,莫非是老臣有什么地方,没有考虑周全吗?
还请房相赐教才是……”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不愧是朝堂上的老手,一个四两拨千斤,便将整个局面翻转了过来。
明面上是在赞扬房玄龄,实际上却在无形中,反将了房玄龄一军。
若是房玄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么便说明,即便做出来这首诗,也不过是空谈误国而已。
那么,李世民对于其在这方面的期待,自然也就会荡然无存。
“怎么,无忌这是较上劲了?不过既然如此,房相你不妨便给他一个痛快吧,好叫他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省得他动不动就向朕乞骸骨,一点斗志都没有……”
听出来了长孙无忌的弦外之音,李世民非但没有不高兴阻止,反而眼神变得炙热起来。
因为他也想借此机会,看看房玄龄是否是真的有了新的领悟,还是灵光一现。
感受到全场的的目光,只见房玄龄轻轻一笑道:
“回禀陛下,其实这首诗并非是微臣所作,此乃魏县子的作品……”
“谁?你说这诗是谁写的?”李世民目瞪口呆道。
长孙无忌也是傻在了当场。
至于秦叔宝,卢玉山,谢恒等人脸色更是精彩万分。
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https://www.02ssw.cc/2_2044/5026282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