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新闻司
四月十五
紫微宫
晨曦初露,紫檀香炉中升起的青烟在朝阳中袅袅飘散。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梁朝端坐在龙椅之下,面色沉静如古井无波,唯有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的节奏透露着其内心的不平静。
"殿下!"新任御史大夫严世贞手持笏板,一步跨出班列,声如洪钟。
"臣有本奏!"
果然来了!
百官末尾,王清晨却是已经知道其到底要说什么。
这几日朝堂上下关于那些报道的讨论可谓是纷扰不断。
上奏者更是不知几何,如今却是直接摆到了台面之上。
"严爱卿请讲。"梁朝微微抬眼。
这新任御史不用问必然是梁朝的人,这些天朝堂上的缺额,也多是梁朝这一派系填充,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严世贞将手中奏折高举过头:"臣奏京师诸多报端刊登大逆不道之言,诽谤朝廷,污蔑储君,其罪当诛!臣请查封报馆,逮捕主笔,以正视听!"
殿中大家虽然已经知道今天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足为奇,但仍旧一片哗然。
毕竟报纸也算言路,自古还没有这么大规模封禁言路的事情发生。
这要是做出来,恐怕难免要遭受唾骂。
几位老臣交换着眼色,年轻官员中则有人面露愤慨。
严世贞不待众人反应,继续道:"其中尤以《议古论今》最是可恶,该报无端攻讦殿下亲情,诽谤陛下,此等言论,动摇国本,蛊惑民心,若不严惩,不足以维护朝廷威严"
这显然是想要往死里搞的节奏。
余音在殿内回荡,字字如刀。
"严大人此言差矣,《议古论今》虽言辞激烈,却也是民间喉舌。若因一言不合便查封报馆,岂非堵塞言路?先帝曾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一位年纪不大的礼部官员出列反对。
这也是诸多官员的想法,封闭言路的头可不好开。
没看除了那位新任御史,御史台其他御史全都没动,往常即便不附庸也要声援一二。
这次却不同,这些御史靠的就是言路。
而且他们其中
大多还会给京师报馆供稿,可比御史赚的多。
新来这位不仅要断他们的言路,还要断他们的财路,他们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不过身为太子的人他们却是不好多做什么。
严世贞冷笑一声。
"林大人好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若任由此等诽谤流传,朝廷威严何在?太子殿下声誉何存?莫非林大人与那报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你!"林文远面色涨红。
"严大人这是血口喷人!下官只是认为,治民如治水,堵不如疏。报纸所言固然不妥,但正因如此,朝廷更应澄清事实,以理服人,而非以力压人。"
王清晨侧目多看了两眼,这位林大人倒是个明白人。
"启禀殿下,报纸所言,虽与事实不符,却也反映了民间一些疑虑。老臣认为,与其强行压制,不如开诚布公。
可命《大朔新闻》刊登澄清文刊,同时朝廷也可设立审查制度,既保言论之通,又防谣言之害。"
新任礼部尚书赵崇武此时也站了出来维护自己手下。
"臣以为不妥,此等谣言已经传播,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何挽回?如此轻易揭过,后者效仿又该如何?臣以为当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说话之人王清晨也熟悉,正是尚书令王冕。
如今世家正风雨飘摇,若是再因此惹出祸端,屠刀说不定要继续蔓延。
所以现在肯定是快刀斩乱麻,将一切拨到正轨更合适。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
梁朝的目光扫过众臣,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杜秀臣身上:"右相有何见解?"
杜秀臣面容沉静,缓步出列,向皇帝深施一礼。
"本相以为,几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
自从这次崔珏伤假之后,所有人都有预感这位右相恐怕要挑大梁了。
毕竟目前来看,这位储君对于世家同样没有好感。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都没有诧异,一碗水端平本就是国相应该做的,不过不给出一个解决办法肯定不行。
“近日京师诸报臣下也有所耳闻,谣言起于谋者,兴于愚者,止于智者;
臣以为当务之急当查清其背后可有别有动机之人,同时还要朝廷尽快出面澄清真相,制止流言;
至于废止报端一事,臣以为不可因噎废食,报端之利远大于弊,若加以引导,可有奇效”杜秀臣继续道。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
王清晨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而严世贞的脸色则越发难看。
"下官请教右相大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若不严惩,日后人人效仿,朝廷法度何在?"严世贞忍不住打断。
杜秀臣转向严世贞,目光平和却坚定。
"严大人,本相问你,百姓心中有疑,是让他们说出来好,还是憋在心里好?
说出来,朝廷尚可解释;憋在心里,只会滋生更多误解,民心易改你我可知?朝廷可知?"
这话就有点杀人诛心了,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时候民心变了你还蒙在鼓里。
什么时候天下变了你还蒙在鼓里。
严世贞一时语塞。
"臣以为只有朝廷及时澄清事实,才能梳理民心,强壮民意,
只有真相才能攻破流言,至于恶意散播谣言者自然不必姑息!"杜秀臣此言颇有持重意味。
梁朝静静观察着这一切,目光深邃难测。
"诸卿争论,孤已明了。"
梁朝顿了顿继续说道。
"京师报馆暂不查封,但经此一事,诸多报馆必须整改,接受朝廷监督;
各刊物十日之内需到礼部登记受审,逾期不登记者视为野刊,不登记而发刊者直接取缔,同时交由刑部追责;
礼部新设新闻司,以后大朔一应刊印业务必经新闻司审定,无审定而刊印者,交由刑部追责;
至于谣言一事,交由三法司追查,看其是否存在谋逆乱党。"梁朝显然早就有所计较,不过却比想象中温和很多。
这一裁决既未完全采纳严世贞的强硬主张,也未全盘接受林文远的宽容意见,而是取其中道。
严世贞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言。
"至于此次事情真相,待秘书省整理后,尽快刊印出来,以解民疑,唤民心。"梁朝继续说道。
“臣遵命”秘书监齐戈拜伏,如今《大朔新闻》这个官方媒体还在秘书省手中,可是让其他衙署眼红的紧。
“殿下英明”
(https://www.02ssw.cc/2440_2440270/240014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